2022年,受多点散发疫情影响,全市经济承压运行。在市委市政府的科学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盯全年发展目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强化组织协调、项目投资,充分激发经济增长的动力活力,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在去年同期基数“前低后高”的基础上,高位开局、走势企稳、渐回常态,承压向好、稳中加固的势头不断巩固,发展韧性不断增强,结构性潜力逐步显现,经济增长更趋均衡,高质量发展更加稳键。
一、基本情况
1.生产总值: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8.23亿元、同比增长9.4%。三次产业比重为21.0:41.4:37.6。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6%。
3.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0%。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87亿元、同比增长2.5%。按行业分:批发业销售额38.31亿元、同比增长10.7%;零售业销售额84.33亿元、同比增长4.3%;住宿业营业额3.94亿元、同比增长12.9%;餐饮业营业额25.74亿元、同比增长9.2%。
5.财政收支: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9亿元、同比下降38.6%;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59亿元、同比下降10.6%。
6.金融存贷款: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期末各项存款余额198亿元、同比增长9.1%;金融机构人民币期末各项贷款余额158.72亿元、同比增长11.7%。
7.招商引资:招商引资共实现州外到位资金216.47亿元、同比增长22.5%。其中:省外到位资金171.3亿元、同比增长20.2%;产业项目到位资金1903067万元、同比增长65.1%,占到位资金总数的87.9%。
8.居民收入: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95元、同比增长5.4%。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696元、同比增长4.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12元、同比增长6.6%。
9.旅游:实现国内旅游业总收入57.19亿元、同比增长13.8%。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全市经济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8.23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高于全国(3%)6.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4.3%)5.1个百分点、高于全州(6.7%)2.7个百分点,居全州第1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34亿元、同比增长5.1%,对GDP贡献率为11.8%;第二产业增加值111亿元、同比增长20.1%,对GDP贡献率为79.1%;第三产业增加值100.89亿元、同比增长2.1%,对GDP贡献率为9.1%。
(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粮食产量24.08万吨、同比增长1.9%,蔬菜产量100.33万吨、同比增长5.0%,油料产量1.6万吨、同比增长0.2%,鲜切花产量8.4亿枝、同比增长2.7%;生猪出栏61.03万头、同比增长14.4%,肉牛出栏3.21万头、同比增长7.0%,肉羊出栏10.26万只、同比增长13.5%,家禽出栏301.47万只、同比增长6.9%。
(三)工业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工业成为禄丰最大底气、最亮底色和最大辨识度产业。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6%,增速高于全州(14.6%)18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0.41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9.2%。
(四)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0%,其中建安工程投资增长12.0%。分行业看:数字经济项目投资同比增长585.4%,旅游业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07.4%,教育项目投资同比增长68.5%,卫生项目投资同比增长63.3%,工业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0.3%,生态保护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5.1%。
(五)物价同比保持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2021年上涨0.8%,控制在3%的预期目标以内。涨幅低于全国(2%)1.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1.6%)0.8个百分点,物价上涨幅度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4%,衣着价格上涨0.7%,居住价格上涨2.4%,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9%,交通通信价格上涨3.7%,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0.5%,医疗保健价格下降3.7%,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5%。
三、经济运行中需关注的问题
虽然全年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加固、质提优显的特征,但稳中有忧、稳中承压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工业经济运行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仍然突出。从总体情况看,工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质量效益稳步提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稳的基础牢固,进的动能集聚,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增多。但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保持工业平稳增长和实现高质量发展仍然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从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业增速分别达到158.2%、120.1%、59.0%,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金属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速分别为-52.1%、-51.0%、-45.8%。规下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4%。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企业之间分化严重,且由于总体用工成本、物流成本上升,部分中下游企业由于价格传导不畅、盈利困难,停工减产,进而影响产业链平稳健康运行。
(二)财政保障能力依然不足。受全面贯彻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影响,税收收入大幅减少,非税收入全年持续低迷,偿债压力与日俱增,市级预算收入完成进度缓慢,国库资金严重不足,财政自给能力不断削弱,国库资金运行调控能力日趋薄弱。
(三)服务业稳定恢复尚需时间。疫情放开后,服务业相关行业虽然积极恢复正常复业、复工,但产能恢复需要时间,前期损失难以弥补。从恢复程度看,服务及相关四大行业有效需求仍不足。
(四)商品房销售面积实现较快增长困难较大。受房地产发展市场环境及常住人口持续减少等因素影响,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渐趋走低,四个季度增速分别为30.4%、1.5%,-5.6%和1.1%。从目前在库和在建房地产项目看,2023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实现较快增长困难较大。
四、下步工作意见建议
(一)稳住工业支撑作用。围绕服务好楚雄隆基、龙佰新立、锦润数控等重点企业,强化要素保障,支持稳产达产扩产,在继续发挥重点企业支撑作用的同时,加快云南德胜钒钛金属生态产业园、百斯德年产5GW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一期等项目建设进度,积极推进项目竣工投产达产,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四梁八柱”支撑效应。
(二)强化项目谋划及要素保障。在项目谋划储备上下功夫,逐个认真梳理,逐一建立台账,明确时间表和任务图,加强精细化管理和清单化推进,强化动态监测和日常调度;在项目服务保障上下功夫,坚持结果导向、强化专班调度,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要素保障和配套服务,做到审批流程再优化、审批环节再精简、审批效率再提升,千方百计协调解决堵点难点问题,集中力量、集中精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加力提速。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全面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及时抓好项目入库纳统,力争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三)提质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实施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全力推进禄丰花卉产业园、禄丰生猪绿色养殖全产业链示范园建设,推动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以双丰、万锦、方德波尔格等农业龙头企业为引领,加快花卉、萝卜、冬早蚕豌豆等特色产业发展,扩大生猪、肉(奶)牛养殖规模,统筹发展粗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等项目,延伸农业产业链,确保农产品附加值稳定增长。
(四)做优做活现代服务业。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大力推进产品创新、业态创新,迎接新一轮旅游、消费热潮,推动“门票经济”“观光经济”向“综合消费经济”转变。加快侏罗纪文化旅游产业园、黑井古镇旅游基础设施、罗次温泉康养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培育红色文化、工业遗迹、特色村落等文旅新业态,打造星宿江、龙川江流域乡村旅游新亮点。制定出台促消费政策措施,积极发展“新零售”、电商经济、夜间经济、网红经济等新兴消费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推动大宗商品消费回流。
(五)做强做实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联网直报企业做好数据支撑材料、建立好统计台账,做到“先有支撑资料后出数”,不断提高数据质量,夯实统计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