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镇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财政经济审查委员会
(2025年2月14日)
镇人民政府向彩云镇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提出的《彩云镇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各代表组进行了认真审查。财政经济审查委员会在经过初步审查的基础上,根据各代表组的审查意见,进一步对彩云镇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进行了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2024年财政预算收入执行情况。彩云镇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批准的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24.3万元,执行情况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71万元、上级各项转移性补助收入1221.4万元、基金收入610万元,合计收入为2902.4万元,比年初数增加1278.1万元。
(二)2024年预算支出执行情况。彩云镇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批准的镇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1624.3万元,执行情况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71万元、上级各项转移性补助收入1221.4万元、基金支出610万元,合计支出2902.4万元,比年初数增加1278.1万元。
(三)2024年预算收支执行平衡情况。2024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71万元,上级各项转移性补助收入1221.4万元,政府性基金财政预算收入610万元,收入总计2902.4万元,上年结转和结余0万元,本年支出总计2902.4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0万元,收支平衡。
财政经济审查委员会认为,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镇人民政府及其财税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市确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镇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决议,克服经济下行的压力和财政支出增大的困难,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组织财政收入,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全力保重点、保民生、保运转,着力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圆满完成了镇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财政预期目标。同时,在预算执行和财政运行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经济稳增长压力较大,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预算执行的规范性有待提高;政府性债务负担较重,化解风险的任务十分艰巨;部分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资金统筹整合和投放的针对性有待加强。对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2025年收支计划编制本着继续树牢过紧日子理念,健全过紧日子制度,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强化过紧日子监督。始终将“三保”摆在财政收支计划的最优先位置编制思路,不断完善财政运行监控,筑牢“三保”底线,加强财政管理,加快收支计划管理一体化建设,规范收支计划执行,是符合当前实际的,具体收支计划如下:
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安排1670万元,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670万元,增长2%,收支平衡。
财政经济审查委员会认为,镇人民政府提出的2025年财政收支计划(草案),体现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改、先破后立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了镇党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新常态下我镇经济发展实际。收入预算按照合理的预期和范围编制,支出预算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来编制,收支计划目标任务积极稳妥、措施可行。财政经济审查委员会建议本次会议批准镇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彩云镇2024年地方财政收支计划执行情况和2025年地方财政收支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25年地方财政收支计划(草案)。2024年镇本级决算待市财政部门批复后,报镇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三、实现2025年财政收支计划的建议
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顺利完成今年的收支计划,对于促进我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财政经济审查委员会根据代表们的审议意见,提出以下建议:
(一)全力抓实收入征收管理
进一步深化税源分析,配合税务部门依法强征管不放松,大力开展专项稽查工作,全面加强对石场纳税监管,加大光伏项目、水电项目的税收监管,千方百计采取措施将税收留在本地。积极寻找新增税源,精准把控一次性税收收入。加强保障性租赁住房租赁管理,有序推进1处闲置资产处置,多渠道筹集征缴非税收入形成可用财力。同时紧紧围绕土地出让计划,进一步细化责任,将计划出让清单的1宗地块项目逐一制定出让计划,实时按项目逐一跟进展情况,千方百计组织土地出让收入入库,以确保财政平衡。
(二)全力抢抓国家化债新政机遇
围绕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债务风险底线,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化债政策支持,妥善做好债务风险处置化解工作。一是抢抓2024年至2026年国家每年新增2万亿专项债额度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政策、2024年至2028年国家每年8000亿专项债用于化债政策。二是抢抓中央财政赤字增加、扩大专项债规模和用途、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加大、加大两重两新投入、加大地方转移支付五项增量空间政策。三是加大偿债资金筹措力度,确保政府法定债务足额偿还。
(三)全力抓实向上争取资金
紧盯国家财税政策,准确把握国家政策支持导向、重点投入和扶持领域等关键点,积极做好向上争取工作。统筹好发展和化债的关系,积极争取国债、一般债券、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强化招商引资,以项目为支撑,充分发挥项目投资“双拉动”作用,实现在发展中化解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