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禄丰市委、市人民政府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稳增长、稳就业”的经济目标,积极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城镇单位劳动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城镇单位工资总额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稳步提高。
一、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及工资总体情况
据禄丰市2021年劳动工资统计年报经上级反馈数据显示:
(一)全市城镇单位年末从业人员达38323人,同比增加439人,增长1.2%。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年末从业人员为24941人,同比增加437人,增长1.8%,城镇私营单位年末从业人员13382人,同比增加2人。
(二)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为27.09亿元,同比增加1.9亿元,增长7.5%,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为21.16亿元,同比增加1.56亿元,增长8%;城镇私营单位年末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为5.93亿元,同比增加0.34亿元,增长6.1%。
(三)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1518元,同比增加4153元,增长6.2%,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83973元,同比增加4714元,增长6%,城镇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46764元,同比增加2624元,增长5.9%。
二、城镇单位分行业的从业人员分布
2021年,禄丰市城镇单位各门类中从业人员年末人数最多的几大行业分别是:制造业14787人,同比增加418人,增长2.9%;教育4986人,同比减少117人,下降2.3%;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3945人,同比增加661人,增长20.1%;建筑业3251人,同比减少381人,下降10.5%;卫生、社会工作2809人,同比增加1人,增速与上年持平;农、林、牧、渔业1422人,同比减少183人,下降12.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065人,同比增加76人,增长7.7%;批发零售业995人,同比增加210人,增长26.8%;采矿业889人,同比减少426人,下降32.4%;住宿和餐饮业840人,同比增加144人,增长20.7%;房地产业709人,同比减少132人,下降15.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576人,同比增加49人,增长9.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572人,同比增加31人,增长5.7%。上述十三个门类的从业人员年末人数合计为36663人,占全部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年末人数的95.7%。其余的六个门类(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年末人数合计为2640人,只占全部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年末人数的4.3%。
三、城镇单位分行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情况
2021年,禄丰市城镇单位各门类中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71518元,各门类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从高到低依次是:金融业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35752元,同比增加2810元,增长2.1%;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9787元,同比增加5765元,增长5.5%;教育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8991元,同比增加3704元,增长3.5%;卫生和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89257元,同比增加10614元,增长13.5%;采矿业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83131元,同比增加18783元,增长29.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9388元,同比减少3841元,下降4.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3712元,同比增加11479元,增长18.5%。其余12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年平均分别是59707元、57851元、56530元、53720元、51609元、47500元、44352元、43623元、40162元、39237元、37146元。最低的门类是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37146元,同比增加7475元,增长25.2%。
四、劳动就业存在的困难
(一)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交织在一起,就业质量不高。结构性失业是当前失业的主要类型,一方面专业性技术性强的岗位技术工短缺,另一方面普通岗位又有大量求职者排队应招,就业结构矛盾仍然存在,就业人员仍然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二)各大行业间工资差距较大。带有垄断性质的行业能取得较高的利润,工资收入比其他行业高,年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为135752元,最低的行业年平均工资只有37146元,平均工资之比为3.65:1。部分技术含量低、竞争激烈的行业则利润微薄,工资待遇较低,工资增长缓慢。
五、劳动就业工作建议
(一)加强职工素质和劳动技能培训。改善投资和创业环境,留住本地人才,吸引外来人才,通过建立和完善劳动技能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各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重点加大对基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政策业务培训力度,突出重点,强化效果,切实提高基层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
(二)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工资增长机制,缩小各行业工资差距。逐步规范部分垄断行业的工资发放,加大主管部门的监督、考核,实行绩效评价结果与资金分配挂钩。通过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劳动力市场价位制度等,激励和推动企业合理提高职工工资待遇。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解读就业创业优惠政策,提高群众知晓度,以扩大就业来促进了全市工资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撰稿人:禄丰市统计局 杜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