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城镇:保障农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为加强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治理,全面打击市场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违规等行为,督促食品经营主体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切实增强农村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日,碧城市场监管所采取五项举措深入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工作。
强化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把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列入2022年度工作重点,成立专项小组,落实属地责任,研究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措施,分解工作责任,紧紧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对象、重点区域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确保行动落实到位、抓紧抓好、取得实效。
完善联动机制,形成打击合力。碧城市场监管所联合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经发办及市级食药环犯罪侦查大队等深入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查处假冒伪劣食品经营行为,集中力量开展联合整治、通力合作,对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进行专项工作督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开展全面整治,维护市场秩序。整治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资质,确保食品生产经营证照合法有效且亮证经营和公开承诺,确保农村“三小”登记备案率和监管全覆盖;整治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场所环境,确保布局合理、整洁卫生;整治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生产经营过程,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及时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加强生产经营过程管理,按要求强化进货查验、索证索票、标签标识、出厂检验、销售等环节管理。
深入排查摸底,做到不留死角。以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集贸市场、超市、农村食品经营店为专项整治重点对象,以各节日期间热销食品为专项整治重点品种,以食品进货渠道、索证索票、食品储存、销售及生产加工制作关键控制点为重点环节,结合各节日期间食品安全检查,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把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工作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来抓,对整治中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做到信息互通,整治及时,不留隐患,不留死角。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大广播、小喇叭”、微信群、公众号等向群众宣传假冒伪劣食品以及投诉举报等相关知识,制作300余份专项整治工作公告张贴在各村(社区)公告栏、集贸市场、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提升公众知晓率;公布举报电话,发动群众参与到打击假冒伪劣食品整治工作中,积极揭发检举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提高社会参营心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良好氛围。
截至目前,碧城市场监管所出动执法人员42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82户次,下达责令改正8户次,开展使用农产品及食品快速检测211批次,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食品26批次,立案查处经检验不合格食品案件3件,查处经营过期食品案件1件,无证经营食品案件3件。
下一步,碧城镇将深入贯彻省、州、市委市政府关于食品安全的决策部署,推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切实加强统筹谋划,树立问题导向,主动担当作为,确保措施、责任落实到位,全面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农村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文:李玲玲、张芸慧、杨连保
编辑:李玲玲
主编:杨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