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城这十年】碧城财政:十年辛苦非寻常 快马加鞭未下鞍
十年时光荏苒,碧城镇财政所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财政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紧紧围绕镇人大会议上确定的财税工作目标任务,以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标为中心,创新思路,积极作为,不断加强和改善财政运行质量,全力补短补缺补弱,全面完成市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十年来,碧城镇地方财政收入由2012年的收入2270万元跃升到了2021年的4127万元,基本上翻了一番,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2795万元跃升到了3399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187元跃升到了15677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72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77元,比上年增加1642元,增长11.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914元,比上年增加4065元,增长10.2%),财政直接发放惠农“一卡通”补贴由“良种补贴”1项增加到了62项,金额由10万元达到了到了652万元......,财政支农惠民政策不断出台。
十年来,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为中心的财政管理体制改不断深入,按“账户统设、票据统管、采购统办、集中收付”为改革的主要方向,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碧城镇财政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建立起与社会治理功能相匹配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聚焦末梢管理,提升治理效能,促进乡镇职能转变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十年来,碧城镇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工作不断推进,我镇村级会计工作站管理的村集体资金规模从2009年的650多万元发展到目前的3700多万元,番了两番以上,财政团队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覆职,通过苦练村级理财、算账这一看家本领,不断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服务水平,使村级集体资金安全、高效运转,让组织放心,群众省心,多年来一直困扰各级组织的“三资监管”工作在我镇正向良性方向发展,形成了制度优势,会计委托代理服务的对象已经从2009年的20多家发展到目前的320多家,增长了20多倍。
十年来,财政管理“一体化”改革不断深入,支付能力不断增强,标准化财政管理模式正在形成,特别是2022年新的“一体化”管理系统上线后,云南省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了预算、核算、资产管理一个平台办理,做到全流程监管无死角,全云南省一个核算模式进行会计处理,财政管理标准化建设日益推进并不断深入。
十年来,“数字财政”建设加速,近年来,推进“数字财政”建设成了群众对各级财政提出的重要课题,一方面,不断完善预算编制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非税收入管理系统等财政信息平台建设,另一方面借助信息技术推动实行“宜统尽统、一户一卡、集中直发”,建立“一卡通”惠民补贴发放机制,借助信息技术推动实行“宜统尽统、一户一卡、集中直发”,逐步解决多头发放等问题,实现最大限度便民利民,提高我市乡镇财政信息化建设和财政管理现代化水平。
展望未来,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我们底气十足;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我们脚步从容;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我们意气风发。碧城镇财政所将继续为我镇当好家、理好财,做好领导的参谋,促进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健康发展,为百姓营造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再做贡献。
文/图:财政所、宣传办
编辑:李玲玲
主编:杨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