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今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楚雄州“努力走在滇中地区发展前列”目标任务,践行“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抓工作三部曲和“七天工作法”,各方面重点工作成效显著,经济运行持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聚力攻坚、接续奋斗,经济运行向上向好。坚持把稳增长摆在突出位置,紧盯发展不动摇,强化政策研究和形势研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5年1—8月,全镇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1.83万元,完成目标数的83.04%,其中,实现税收收入118万元,完成目标数的62.43%,实现非税收入73.83万元,完成目标数的175.79%;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6228万元,完成目标数的77.08%;实现招商引资20187万元,完成目标数的67.26%;实现限额以上商贸业销售额683.6万元、零售额463万元、住宿158.3万元,分别增长4.8%、2.1%和10.7%;实现市场主体培育109户,完成目标数的72.6%。
——勇闯敢干、务实笃行,重点项目善作善成。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完成第二批临时用地475.903亩征收工作并兑付资金114.02万元;牟元高速二期完成便道续租协议签订并兑付永久用地和临时用地征占资金2538.34万元;滇中引水二期工程完成永久用地和临时用地实物量调查并兑付资金523.99万元;消防安全一体化工程建设项目完成75%,1000m³消防水池建设完成,消防队站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380万元的景观亮化(二期)项目已进入验收阶段;投资55.61万元的牟元高速公路Q3弃土场斗把石、红石岩、河沙坝村饮水工程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
——立足优势、提量增质,三农工作有声有色。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力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各项工作。截至2025年8月,黑井镇共有脱贫户和三类监测对象743户2715人,其中三类监测对象106户286人,已消除风险96户265人;完成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转移就业1357人;通过“雨露计划”帮扶脱贫户和三类监测对象子女就读中高等职业院校学生53人次、补助资金11.15万元。发挥黑井牛产业优势,积极培育黑井牛菜馆创业品牌,180家黑井籍牛菜馆遍布省内外,实现从养殖到餐桌全链条带动就业增收540余人,年产值超过8000万元;完成大春粮食作物栽种2.39万亩,建设水稻高标准生产样板650亩;发展林药、林菌等林下经济,种植中药材55亩;4个提升村、32个整治村“两污”治理和村容村貌整治有序推进,打造“美丽庭院”示范户20户。
——倾心倾力、民生为本,群众福祉日臻日善。严格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发放社会保障资金277.846万元;组织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班1期50人,打造“家门口务工车间”5个,完成农村劳动力和新增转移就业引导性培训940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就业增收;养老医疗保险扩面增效,养老保险新参保20人、完成缴费1044人,医疗保险完成缴费13447人,完成市级下达任务的92.7%。坚决落实“双减”“双升”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抓牢控辍保学工作,入学率与巩固率均达100%。开展四高共管、七病同防专家诊疗,覆盖人数517人。
——盘活资产、塑造品牌,旅居黑井做优做强。聚力打造“旅居黑井”品牌,通过资产收储、人才回引、招商引资推动古镇及周边区域闲置资产与老旧民居的活化利用,“一户一策、一宅一策”打造了一批以烟溪苑、莫问炁舍为代表的精品民宿。以古镇为核心向周边村落辐射发展,培育形成特色民宿、采摘体验、观光农业等庭院经济业态,深度挖掘黑井古盐文化,发展盐史研学、沉浸式文旅等体验业态,成功举办第十届盐龙女文化旅游节,顺利承接井盐文化研学活动1期113人,接待旅居团5个121人,催生节庆经济、庭院经济、网红经济等附加效益超过700万元,累计接待游客29.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5580万元。
——防范风险、守牢底线,社会治理高质高效。微网格和“四项机制”工作扎实推进,因地制宜划分微网格460个,微网格员业务培训全覆盖完成,累计走访5149次,发现问题277件,处置率达100%;认真开展宗教领域“六大专项行动”和各项集中排查,辖区内8所宗教场所、教职人员、信教群众、民间信仰点实现“一网两单”管理,全镇民族团结、宗教和顺;依托一个智慧小镇平台、一颗智慧芯,推进数字孪生赋能古镇治理。投资2万元建设数字化综治中心,增设209个点位,依托3D数字孪生系统,整合70路监控、智慧灯杆、LBS大数据等技术资源,实现监测人流、交通疏导、应急响应等场景的数字化管控;完善镇、村、组三级调解机构,配备镇村调解员150名,协调解决各类信访、纠纷65起,调解成功率和办结率均达100%,风险家庭发生案(事)件0起,获评州级连续五年无命案乡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