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黑井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打造阳光财政、服务经济发展”为总基调,依法理财、文明理财、廉洁理财、为民理财。在进一步建立健全财政制度的基础上,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为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现将黑井镇2025年1月—8月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5年1月—8月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2025年,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任务数231万元,其中:非税收入42万元,税收收入189万元。1月—8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6.83万元,完成任务数的93.87%,其中:
1.完成税收收入142万元,完成下达任务数189万元的75.13%。
2.完成非税收入74.83万元,完成下达任务数42万元的178.17%。
(二)一般公共预算争取上级补助完成情况
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争取上级补助资金任务数1719万元。1月—8月完成一般公共预算争取上级补助资金956万元,完成任务数的55.61%。
(三)财政拨款收入预算情况
2025年,全镇财政拨款收入预算数为1451.36万元: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50.58万元,占收入数的65.5%。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1.32万元, 占收入数的11.8%。卫生健康支出62.43万元,占收入数的4.3%。
农林水支出200.82万元,占收入数的13.84%。
住房保障支出66.21万元,占收入数的4.56%。
(四)财政拨款预算支出情况
2025年1月—8月,全镇财政拨款预算支出执行数为917.7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1451.36万元的63.23%。2025年1月—8月支出分类执行情况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83.14万元,占支出数的63.54%。其中: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支出548.62万元;党委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支出34.52万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7.16万元, 占支出数的10.59%。其中: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96.50万元;抚恤支出0.52万元;临时救助支出0.03万元;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0.11万元。
卫生健康支出41.43万元,占支出数的4.51%。
农林水支出159.5万元,占支出数的17.38%。
住房保障支出36.49万元,占支出数的3.98%。
二、2025年1月—8月财税工作开展成效
2025年以来,我镇紧紧围绕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按照财政收支平衡及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保重点、促发展的基本要求,编制2025年度财政收支预算并严格执行。虽然目前面临较大的财政压力,预算执行数仅为63.23%,但是我们依旧遵循“财”服务于“政”的要求,聚焦中心、服务大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严守“三保”底线,压缩一般性开支,狠抓“三公”经费管理,逐步改变支出固化格局,集中财力办实事、大事。
面对税源单一、纳税企业少且税收减收等因素,我镇从实际情况出发,完善重点税源监控机制,提高涉税信息的及时性和规范性,在税务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税源控管;同时依托非税收入票据管理系统,顺利完成从“被动等待”到“主动管理”的模式转变,形成了“规范透明、应收尽收、便捷高效、监管有力”的财政收入管理体系,提高了征管质量和效率,确保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三、下步财政主要工作及措施
我们将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深化零基预算管理改革,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深入贯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求,持续推进党政机关“过紧日子”,高质量推进财政科学管理。
(一)持续向上争资,支持重点项目建设
协同镇属各中心(站所)常态化开展好项目谋划和储备,吃透上级政策,抢抓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机遇,积极争取,用好用活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债券资金,保障我镇重点产业发展和政府投资项目建设。
(二)习惯“过紧日子”,促进支出结构优化
将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要求贯穿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在合理保障各中心(站所)履职的基础上,严控非刚性、非重点支出。完善财政资金分配机制,坚持“三保”等刚性必保支出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优先顺序。严格控制预算追加规模,精准测算各中心(站所)提出的资金需求,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三)盘活资产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以“盘活存量、挖潜增效”为目标,全面提升国有资金、资产的使用效益,将低效闲置资产通过租赁、委托运营等市场化方式盘活利用。加快实现资源提效、资产盘活、资本增值、资金增效的“四资”统筹管理新格局。
(四)防范财政风险,守牢资金安全防线
加强债券资金管理,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向上争取再融资债券,降低债务风险水平。完善财会监督体系和管理机制,将资金安全摆在突出位置,真正做到无预算不支出、无资金不支出,切实防范支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