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禄丰市高峰乡积极探索群众增收新路径,念好“活资产、招小商、促就业”三字经,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务工车间”,走出了一条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实现乡村产业发展与农民就业增收良性互动,让群众既能守住“乡愁”,生活又有“钱景”。
“活”资产,深挖闲置资源。高峰乡全面梳理各类闲置资产,围绕产权归属、类型、规模、土地性质、用途以及潜在市场价值,建立闲置资产信息库。通过自主运营、租赁运营、改造提升、招商引资、收股转包、重组整合、产权交易等方式盘活闲置资产,吸引个体工商户或小微企业入驻经营。截至目前,高峰乡就业工坊、普华珍彝绣工作室、仓底村苦荞加工厂、龙骨村榨油坊4个项目已达到“家门口的务工车间”认定标准,共吸纳就业人数47人,其中普华珍彝绣工作室已完成认定挂牌。
“招”小商,拓宽就业渠道。高峰乡健全招引企业机制,发挥经营成本等比较优势,动员本土企业家、致富能手、创业带头人创办“小车间”“小工厂”“小作坊”等小微企业,回引在外务工、开办企业的优秀人才回乡创业。抓住抽水蓄能重大项目用工用料契机,积极盘活牛街村委会原有闲置石场,通过“招小商”引进楚雄磊桓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禄丰分公司投产运营,吸纳本地群众16人务工就业,其中返乡回流未就业劳动力7人、向阳村易地搬迁劳动力3人、脱贫劳动力3人,人均月收入3500至4000元左右。
“促”就业,带动群众增收。高峰乡充分利用当地气候条件优势,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依托特色农业建设“家门口的务工车间”,为群众提供大量就业岗位。2024年,推广种植万寿菊500余亩、苦荞1000余亩、无筋豆1500余亩、冬早蚕豌豆1200余亩、油菜1000余亩,带动280余人稳定就业、160余人临时用工,人均月工资收入2000至3500元;30户收购商年均创收8万元,辐射带动180余户种植农户户均增收5000余元,既帮助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又兼顾了“一老一小”。
高峰乡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两个作用”,做实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做优企业扩产、农特产品配送中心和产业链延伸,聚力打造“家门口的务工车间”。依托抽水蓄能等重大项目建设,吸纳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稳定增收,实现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致富“三赢”,助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