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市交通运输局在绿美公路建设中,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低成本、高效益建设模式,通过创新的“自主育苗+合作管护”模式,大幅降低了建设成本,较传统模式节省约80%以上,实现了“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目标。将生态建设与当地旅游发展紧密结合,优先完成杨三线、张一线、彩鄂线3条共45公里绿美公路,栽植各类苗木9100棵,成活率高达99.8%,确保了绿化成果的即时性与长期性,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环境。
一、创新“道班育苗”模式,实现降本增效。
科学规划先行。开展详细的前期调查,遵循“适地适树”原则,确保绿化方案的科学性。进一步盘活闲置资源。巧妙利用公路沿线道班的空地、房前屋后零星土地,将其改造为“道班苗圃”,变废为宝。通过采购小规格苗木进行1—2年的集中培育,有效降低了直接采购大规格苗木的昂贵成本,掌握了绿化苗木供应的主动权,保障了绿化苗木根系完整,缩短缓苗期,栽植后能立即生长,实现了四季供苗的稳定保障。
二、建立“共建共管”机制,激发多元参与
创新合作模式。通过竞争性谈判引入当地小微企业,采用“公路部门供苗+企业施工管护”的分工模式。实行“建设与管护分期支付”方式,将企业收益与苗木成活率、管护效果直接挂钩,极大调动了其建设和后期管护的积极性,确保了工程质量。绿美公路建设过程吸纳了公路沿线群众参与,不仅增加了群众收入,也增强了公众对绿美公路的认同感和爱护意识。
三、注重融合发展,助力旅游产业提质增效
在路线选择上,紧密结合禄丰旅游发展,优先推进与恐龙谷等景区景点及星宿江峡谷氟温泉、星宿江漂流、露营、恐龙山(九渡竹海)、彩云竹溪村片区江岸竹林和生态田园风光联系紧密的关键路段的绿美建设,直接服务于旅游产业,提升了禄丰市的对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