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禄丰市:“135”工作法擦亮养老服务幸福底色

日期:2025年10月29日   作者:   来源:    点击:[]

禄丰市:“135”工作法擦亮养老服务幸福底色

近年来,禄丰市聚焦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效,“135”工作法擦亮养老服务幸福底色。

着力建立“一个体系”,养老服务更完善。一是致力于老年人基本保障,绘就安心养老新画卷。及时发放高龄补贴。截至2025年10月,累计为 10.75万余人次的8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资金 557.99万元。不断提高特困供养水平。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办法》,积极探索建立特困供养长效机制。截至2025年10月,2025年累计为11720人,发放特困老年人补助1134.5万元。及时购买老年人意外险。近年来,以20元/人的标准为特困供养人员、重点优抚对象、80岁以上高龄老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截至目前,参保老人14167人,支付保险金27.958万元,降低老年人意外风险损失。大力推进医养结合。2021年8月我市成立医养结合中心,为楚雄州首家设立养老机构的公立医院,对独居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老人、难治性疾病晚期老人开展日常生活照护、诊疗服务、康复服务、健康保健及安宁疗护等,真正实现养老到医疗“零距离”,截至2025年10月已入住35位老人。积极协调促成全市公立医疗机构,为社区、养老机构老年人开展健康体检、健康评估等服务。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签约率90%,履约率达到92%。二是致力于居家养老服务,开启温馨养老新时代。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居家养老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60周岁及以上特殊困难老年人(特困供养对象、低保老人、重点优抚对象、经济困难的空巢、失能、失独老年人)和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送餐助餐、家庭保洁、助浴助医、精神慰藉、代办服务等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工作。严格按照政府购买服务标准要求执行,根据老年人生活能力综合评估,按照完全自理、轻度、中度、重度的失能等级进行服务。自居家养老服务开展以来,截至目前我市提供服务次数已达4.05万余人次。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第三方评估工作。认真按照省、州民政部门相关要求,委托第三方评估咨询公司对我市已享受养老服务的老年人全面开展评估工作,以入户走访调查方式测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满意度,两家服务公司平均测评满意度达90%以上,并将真实有效评估数据及承接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基本信息等录入省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保证服务质量。三是致力于适老化改造,做好便捷养老大文章。为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品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根据相关文件工作要求,开展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按照“一户一策”,尽量满足老人实际需求的原则,将全市困难群众救助范围的60岁以上老年人、重点优抚对象和80岁以上社会高龄老年人纳入居家适老化改造范围。截至目前,受益老人共800余人,赢得受助老人们的一致好评,切实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四是致力于服务设施建设,谱写多元养老新篇章。十五五期间,养老机构提质改造7个,累计投入990万元;再建养老机构2个(黑井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侏罗纪老年颐养中心),拟总投资1.047亿元;建成日间照料中心12个,老年幸福食堂5个。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运营的养老机构11所,其中:农村敬老院9所,设置床位971张;禄丰市社会福利中心1所,设置床位84张;禄丰市中医医院医疗养老中心1所,设置床位102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38个。各类养老床位共计1157张。积极探索五个一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确保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建立县乡村组四级响应机制,按照“不漏雨一户、不漏一人”原则,对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基本情况进行定期核实情况,按“关注户”“关怀户”“关心户”分类管理,更好地为高龄、空巢、失独、生活困难等各类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休息娱乐等服务,辐射带动全市养老服务水平提升。

努力做好“三个提升”,养老服务更温暖。一是提升养老服务品质。强化养老服务机构管理水平,依据中央、省、州有关规定,层层落实养老服务机构安全工作责任制。注重加强安全风险隐患的日常排查,重点加强对消防安全、非法集资排查防范、用水用电用气安全、食品分全等方面的督导检查力度,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整改,确保养老机构安全平稳运行,有效提升了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水平。加强全市公办养老机构食堂、幸福食堂管理工作,严格建设标准化食堂,开展食物集中采购,保证养老机构采购的各种食材可溯源。二是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继续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建设,启动实施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工作。要求养老服务机构规范化、标准化运营管理,建立老人入院评估制度,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照料护理等级,对院内服务收费标准挂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加强护理型床位建设,提升适老化改造与消防安全设施配置,增设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专区。强化养老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在坚持日常巡查抽查的基础上,对所有养老服务机构重点部位安装了视频监控,实时进行视频督导巡查,实时监测记录养老服务机构内活动开展情况、参与人次、居家养老护理员上门服务时长、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各项工作指标,对养老服务质量进行线上监管是提升居家养老基础服务。利用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模式,为全区高龄、空巢、独居、困难、无收入和低收入老人、劳模、残疾军人等困难老人,提供生活料理、日常家政、康复保健、精神慰藉、应急救助等5大方面服务。从依托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内设餐厅入手,积极探索多种形式老年助餐模式,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幸福食堂5个,初步解决了居家老年人就餐难的问题。依托智能物联等设备,对高龄、独居老人居家健康安全进行监测,通过安全预警信息、亲属绑定等功能,助力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

紧紧围绕“五个字诀”,养老服务更有力。一是在“统”字上下功夫,夯实发展基础,完善养老服务支撑。健全领导机制。组建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体系。实行联席会议、挂图作战、专班推进,形成齐抓共管、协调联动、整体推进的养老工作新格局。加大资金投入。十五五期间,养老机构提质改造7个,累计投入990万元;再建养老机构2个(黑井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侏罗纪老年颐养中心),拟总投资1.047亿元;建成日间照料中心12个,老年幸福食堂5个。二是在“实”字上做文章,突破制约瓶颈,完善养老服务保障强化政策保障,出台居家和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工作实施方案等综合性文件,积极落实养老服务资金扶持、用地保障、水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拓展养老公益化,全面落实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高龄津贴等政策,建立健全特困人员供养、养老机构入住评估、居民长期护理保险等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居家上门照护服务,由专业服务组织代为办理入住养老机构、就医服务。推动医养康养结合发展,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密织四级服务网络,建立“县乡村户”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嵌入式养老”机构,建成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个。三是在“新”字上求突破,坚持改革思维,拓宽养老服务维度。推动养老人才专业化,每年定期举办县级养老护理员职业培训,2025年度参训25人,培训率达到100%,各养老机构护理员、食堂等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率100%。促进养老服务社会化,积极探索“志愿助老”“邻里助老”“亲情助老”等互助养老模式,推动养老工作向基层延伸、向需求延伸。开展敬老志愿服务20余场次,关爱老年人1万余人次。四是在“深”字上见实效,探索智慧养老,织密养老服务网络。“数字赋能”提速度。积极推进“互联网+养老”,持续壮大“线下”服务队伍,探索形成“点单式”智慧居家养老等服务模式,积极构建“一键呼叫、即时响应、多方联动”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精准服务”增温度。按照“一院一策、精准服务”的原则,对老年人状况开展差异化评估,量身定制服务方案,实施个性化智能适老改造。目前全市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633户,为老年人打造“温情守护”场景。“融合发展”拓维度。实施智能化产品配置、适老化产品改造、规范化养老服务,健全完善互助志愿者、助老社工站、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等服务网络,让老年人舒心安心又暖心。鼓励引导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融合互促,形成“机构+社区+居家”服务闭环,打造“足不出户、环境友好、服务专业、智慧宜老”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五是在“严”字上强管理,定向精准施策,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强化综合监管。建立养老服务综合监管、信息共享、联合惩戒和“四专员”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养老机构登记备案率100%。推广实施养老服务标准化,养老机构达标率100%。加强技术监管。实施养老机构智慧化提升改造项目,增设远程监控设备,实现日常业务远程系统化、可视化监管,完成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全面加强养老领域安全管理工作,全市各养老机构安全平稳运行,从未发生安全事故。加强社会监督。建立养老服务质量信息公开清单和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制度,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及时公开养老服务政策、机构备案信息、服务清单及指南等信息,满足老年群体对养老服务的多元化需求,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上一条:禄丰:绿美公路绘就“交通风景”新画卷
下一条:恐龙街“萌警”金金上岗:出来巡逻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