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诈骗套路层出不穷,一些犯罪分子假借“养老”之名实施诈骗犯罪,给老年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精神痛苦。为保护好老年人合法权益,守护好老年朋友的“钱袋子”,现就防范“养老诈骗”“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相关事项提醒如下,请广大老年朋友时刻保持警惕。
不贪、不给、不上当
1.“不动心”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赚大便宜”、“不劳而获”的念头,不相信“保本高息”、“高价拍卖”等投资承诺,不参加“0元购”、“全额返利”等购物活动,切忌“捡漏”、“占便宜”心态,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2.“不留名”不随意填写调查问卷、不点击陌生链接、不对陌生人谈及真实个人信息和家庭情况,包括姓名、年龄、电话、住址、银行账户、家庭成员等。
3.“不参加”不随意根据传单、广告指引参加线下“养生讲座”、"健康体检”、"拍卖换购”、“抽奖兑换”、“旅游参观”等可疑活动,防止陷入诈骗分子的圈套。
不听、不信、不转账
1.“不接听”谨慎接听陌生号码和境外来电,如果接到自称是银行保险、购物网站要求根据提示进行转账汇款的电话,不要随意听信、冲动转账,可以询问子女或直接拨打110报警。
2.“不转账”不要轻易付款转账,凡是要支付较大金额的钱款时,一定找老伴、孩子或自己信得过的邻居和朋友,向他们征求意见,商量对策,必要时要及时报警。
3.“不拖延’在发现被骗后一定要及时拨打110电话报警或通过12337智能化举报平台反映,不要等待、拖延,以防延误公安机关侦查抓捕和追赃挽损的黄金时期。
4.“多关注”老年人平时要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等,提高警,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如发现自己受骗,及时报警处理。
老年人消费常见的8大“陷阱
1. 谎称代办社保的骗局
2. “保健品”骗局
3. 冒充公检法的骗局
4. “以房养老”的骗局
5. 冒充亲朋好友的骗局
6. “投资返利”骗局
7. “免费旅游”骗局
8. “中奖”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