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少了,有更多时间抓落实”“牌子少了,负担轻了,干劲足了”。近日,谈起基层减负带来的变化,基层干部的感受很直观。
近年来,禄丰市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将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困局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统筹推进。通过减形式、清事项、优体系等综合施策,有效为“车”减负、为“马”赋能,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减形式,破解权小事多之症。
走进彩云镇彩云村委会,宽敞整洁的办公环境取代了昔日挂满标牌的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分区清晰,服务流程简明。
牌子做“减法”。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等多部门联动,全面摸排14个乡镇168个村(社区)挂牌及证明事项,制定村级组织履职、协助服务及外部挂牌等5项指导目录。累计清理对外标牌1003块、不合理证明62项,同步建立挂牌备案审查和证明倒查机制,严防问题反弹。
服务做“加法”。推动92项政务服务下沉乡镇中心、46项进驻村(社区),全域推行“掌上办”“零材料办”,审批时效提升80%以上。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企业登记耗时压缩至较短时间内,“个人创业”表单由8张简化为1张,材料压缩89%,办理时限压缩至5天,群众跑动减少70%,实现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清事项,破解权责不清之症。
“履职事项清单把生产安全、自然灾害预防这些事的市、乡两级责任划分得清清楚楚,该谁管、怎么管,一目了然。”广通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李桂珍说。
清单厘权责,建立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明确基本事项148项、配合事项141项、上级收回事项117项。通过逐项论证2000余项工作事项,剔除乡镇无力承接或无政策依据的评比考核事项,配合及收回事项占比达63.5%,确保责权统一。
机制保落地,将“3张清单”对应至乡镇“5办3中心”,形成职责明细表。推行“一主+两辅”(岗位主业+包村工作+中心任务)定责模式,建立清单考核评估机制,通过自评、听证、合规审查等“五步法”确保清单实效。
优体系,破解多头考核之症。
“往年疲于应付季度查、半年评、年终考,如今可以腾出精力抓落实。”金山镇党委副书记龚雪净坦言。
考核精简化。动态优化年度综合考核方案,市级考核总分调至100分,一、二级指标由35项、764项分别精简至21项、99项,取消三级指标。国考事项由15项压减至3项,取消药品安全等9项责任目标及8项“一票否决”,实现从重“量”到重“质”的转变。
评价高效化。对14个乡镇实施分类差异化考核,实地考核仅保留党风廉政建设等4项。明确所有考核由市委统筹合并开展,且实地抽查乡镇事项不超过3项且无需提交佐证材料。全市基层督检考频次同比下降40%,辅以“回头看”机制巩固减负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