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市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解锁文明创建新密码 绘就文明村镇新画卷

日期:2023年12月14日   作者:高峰乡   来源:高峰乡    点击:[]

禄丰市高峰乡素有“大刀舞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之美誉,近年来,该乡始终把文明村镇创建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域环境、提升对外形象的重要抓手,会就了一幅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和美新画卷

整合公共资源,激活文明“新引擎”“党委引领、多元协同、社会参与、借势发力”的工作思路,构建“1+3+X”文明实践工作模式。将“综治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整合于一体,全新打造高峰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培育彝乡讲堂”宣讲品牌,组建1+8”宣讲队伍深入各村开展理论宣讲。各村因地制宜、各显其能,利用党群服务中心等各类阵地资源打造村级活动场地形成“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社会治理+群团服务”的高标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链”。

拓展实践活动,点亮文明“新生活”探索建立“党建+志愿服务”运行模式组建8支志愿服务队开展文化下乡、广场舞大赛、理论宣讲、政策宣传、民情恳谈会等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次。各村因地制宜组建山歌小调左脚舞、彝族大刀舞、传统民族服装秀等乡村文艺队8,表演者120余人,现有非遗传承人国家1、省级2、州级3积极开展各类评优树先活动,2021年以来,评选“优秀共产党员”53人,星级文明户72“好邻居”72户,“好夫妻”68对,“好婆婆”72“好媳妇”72通过榜样树立,发挥典型示范带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建立完善关爱服务行动责任清单,按照“一对一”“一对多”的帮扶机制70名干部与146脱贫户及易返贫致贫户结成“帮扶对子”,围绕“一老一小一困”开展“爱心助学”“送温暖”等关心关爱活动100余场次,家庭医生签约率100%开展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8场次700余人次,完成劳务输送15批次400人次,群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

提升乡村颜值,擦亮文明“新底色”利用农房改造和美丽村庄建设契机,三年来全硬化道路60公里,疏通消防通道25公里,安装路灯320盏,改厕410,打造州级美丽村庄示范点2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聚焦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实施,在一羊线、集镇周边、房前屋后等重要地段、重点部位栽植苗木200株,花草80余亩,绿化面积进一步扩大。建立实行“五个一”督导落实机制全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三年来全乡共开展环境卫生专项督查13场次、交办问题180项、观摩学习15次,清理各类垃圾300吨,作物秸秆堆肥回田400余吨,进一步刷新乡村颜值。

探索治理模式,践行文明“新风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邻里关系等内容融入《村规民约》让群众日常生活习惯有规可循,从“要我为”转化为“我要为”。推行“多网合一、网中有格、格中定人,责任明确、部门联动、各负其责”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全划分一二三级网格77个,实行“一格多员”的管理服务,落实专职网格员9名、辅助网格员68名,积极推行“楚雄治理通”智能化治理模式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完善乡村法律服务体系,扎实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行动,落实“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全共培养法律明白人40名,组建普法工作组8截至目前开展法律讲座24次、普法宣传活动96次,实现辖区全覆盖。成立高峰乡“知心”调解工作室,年来调节矛盾115次、调解率100%先后荣获全州信访工作“三无乡镇”,楚雄州20182022年“无命案乡镇”等荣誉称号平安和谐已成为高峰乡的又一道风景。

突出产融发展,注入文明“新动能”围绕现代农业、清洁能源、休闲观光三个重点,深化农文旅融合,全面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通过“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运营模式,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加速发展,新建高山苦荞种植基地1200余亩,红薯种植基地300余亩,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5万元左右。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建成高标准农田6500余亩,节水率50%以上、节本率30%以上、机械化程度90%以上,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实现节本增效。壮大苹果特色产业,优化5100亩苹果配套管理,提升口感品质,挖掘品牌优势,推动苹果文化融合发展,打造“第二个苹果”名片,把小苹果做成大产业。以高峰刺绣、彝族大刀舞等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为抓手,深度挖掘高峰最原始的火把节独特魅力,逐渐形成“农业+文旅+产业”的多元融合发展格局。成功举办云南禄丰高峰2023彝族火把节,共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0余万元,产业的迭代升级为高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上一条:高峰乡“144”工作法深入推进信访工作示范乡镇创建
下一条:河西村党总支“三个+”打造党建示范“三条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