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禄丰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0188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索  引  号:11532331015179648Q-/2025-0724004 公开范围:公开 发文机关:禄丰市政府办 著录日期: 发文字号: 主  题  词: 标      题:禄丰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0188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7-24


李志祥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中村板栗核桃提质增效力度的建议》(第0188号),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发展板栗、核桃等经济林果产业,是群众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历年来,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特色经 济林果产业发展,始终按照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要求,坚持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经济林果规模持续壮大,经济效益逐步提升,至2024年底,中村乡发展板栗2.6万亩,产量2200 吨,产值1320万元;核桃6.45万亩,产量2830 吨,产值1840万元。绿色食品认证核桃4000余亩,板栗1900亩。林果产业已成为稳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

由于客观和历史的原因,导致板栗、核桃产业发展还存在许多瓶颈。板栗产业发展主要问题为:一是缺乏资金的投入,板栗树科技管理水平不高,病虫害防治不到位,致使产品质量差、价值低;二是板栗加工产能不足,精深加工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多数以初级产品销售为主,缺乏精深加工,产品附加值没有得到进一步有效提升。核桃产业发展主要问题为:一是种植品种杂,劣杂品种多加之种植户对市场认识不足,资金、技术等投入相对 滞后,基础设施不配套,科技管理水平低,造成干果产量下降,品质低,商品性差,效益低下;二是产业链体系不够完善。始于种植、止于销售,缺乏中间精加工环节,产品附加值低,增值空间有限;三是由于市场不断波动,产品价格不稳,效益差,严重影响果农的积极性。近年来挂果面积虽然逐年增加,但却出现一 方面企业用于加工的核桃收购不足,另一方面是林农销售难、价格低、增产不增收,几乎没有经济效益,严重影响农民种植及中耕管理的积极性,极大限制了产业的发展。

针对目前产业的发展情况,我局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进一步加强板栗、核桃示范基地建设,引领带动产业发展。在现有基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重点对板栗、核桃等经济林果配水、病虫害防治、施肥、修剪、疏密降冠、品种改良等提质增效措施进行 项目政策扶持。2024年积极争取了中央资金100万元,在中村河西片区实施5000亩板栗提质增效项目,争取项目资金18万元在阿勒新村实施110亩核提质增效桃示范基地建设,其目的在于以点带面,凸显基地示范引领作用。2025年争取了中央木本油料植物提质增效项目资金,在山前和鲁支两个村委会实施5000亩的核桃产业提质增效项目,每亩补助400元,总投资200万元,此项目正在组织实施中。二是合理布局板栗、核桃初加工项目。2019年中村引进投资560万元板栗深加工企业(多味食品科 技云南有限公司)、2022年争取产业发展资金200万元建成板栗初精深加工车间。2022年市林草局争取项目资金65万元在鲁支 村委会新建核桃初加工机械一体化生产线各一条的基础上,实现核桃绿色清洗、科学烘烤、分选分级、吹空吹瘪、智能定量包装机械自动化生产,设计年生产加工鲜核桃可达1610吨,项目实施为果农增收致富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加强引导宣传,强化科技培训,发展林下种植。一方引导和规范板栗、核桃产业的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提质增效方针,组织种植农户、专业合作社和经营企业,参加行业组织的博览会、展销会、交易会等,通过展销平台展示自身特色优势,扩大产品知名度,同时通过相互学习、交流、借鉴其他地方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指导农户进一步打破传统思维,转变生产观念,种植(改造)市场发展前景好、价格高的优良品种;另一方面针对管理技术粗放、措施不精准、单产低、品质差的实际状况,组织技术人员对广大果农开展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种植管理水平。加强对“土专家”“田秀才”培养使用。其次是因地制宜的发展林下经济,增加林农的收入。四是拓展营销市场。鼓励建立形式多样的营销平台,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产品”模式,通过企业、电商、品牌营销和网络营销,推动板栗、核桃鲜果干果及加工产品线上、线下联动的全渠道开放购物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扩大销售领域,实现规模化销售,进一步提升禄丰市板栗、核桃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感谢您对全市林草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多提宝贵意见。

 

禄丰市林业和草原局

2025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