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禄丰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0085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索  引  号:11532331015179648Q-/2025-0724002 公开范围:公开 发文机关:禄丰市政府办 著录日期: 发文字号: 主  题  词: 标      题:禄丰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0085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7-24


李正良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完善各项扶持政策,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建议》(0085),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发展林下经济,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金钥匙”,是促进农民稳定就业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展发展空间的需要,是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市林地、森林资源总量丰富,全市行政区域总面积 3536平方千米,林地总面积378.28万亩,林下经济发展可利用面积为375.32万亩。其中:优先利用林地面积222.35万亩;适度利用林地面积152.97万亩。适宜发展林下种植面积57.98万亩,适宜发展林下养殖面积63.23万亩,适宜发展景观利用面积252.51万亩,林下采集面积345.16万亩。近年来,禄丰市依托丰富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有效促进了林业增效、林农增收、农村发展。至2024 年,全市实现林草行业总产值43.78亿元、增长29.5%,林下经济产值30.69亿元、增长58.9%,占林草行业总产值的70.1%。但与我们的资源禀赋、群众期盼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工作中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加快林下经济高质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政策把握不精准,资源底数不清、产业发展方向不明、办法措施不多。二是经营主体竞争力不强。全市现有林草企业(合作社)94户,经营(种植户)1827户,但仅有嘉园绿化1户省级龙头企业,99%的市场主体小、散、弱,带动效应不明显,林农单户经营仍是林下经济的主要生产组织方式。三是无深加工产业链。全市林草产品多为初级加工产品,大多数处于卖原料阶段。无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大资源、小产业和小散弱问题突出。四是联农带农作用不明显。全市大部分林草企业基础薄弱,联农带农效益不明显,机制不完善,带富能力强的林业经营主体不多。

针对目前产业的发展情况,市委市政府将采取以下措施:

()把握政策支撑。2023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林下经济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我州出台了《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林下经济促进条例》《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楚雄州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等政策。 开展了禄丰市林下经济发展相关情况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并于2025523日和526日召开了楚雄州及禄丰市两级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州委及市委主要领导做出相关要求及部署。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市林下经济提供政策支持保障。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充分利用禄丰市处于滇中一小时经济圈,交通区位优越,发展林下经济有空间、有资源、有主体,发展基础扎实、优势明显的特点发展林下经济。

()享受政策红利的难得机遇。中央、省、州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政策支持力度大。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抢抓发展机遇,加快林下经济发展。

()把握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发展林下经济,一方面缩短传统林草产业经济发展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另一方面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拓展发展空间,实现联农、带农、富农,提高林农的林地转租收入、务工收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市委市政府明确将林下经济作为未来一段时期禄丰市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

下一步着力做好的工作:一是盘清资源,拓展林下经济发展空间;二是吃透政策,精准分类包装项目加大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力度;三是外引内培,壮大龙头企业;四是联农带农,保障林农持续稳定增收;五是加大典型及样板的宣传,营造浓厚发展氛围;六是科技引领科学发展,行业及相关部门加大对林下经济发展培训及技术指导;七是扶持公司十基地十农户发展模式,合理布局开发林下经济;八是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九是拓展营销市场。鼓励建立形式多样的营销平台,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产品模式,拓宽销售渠道,扩大销售领域,实现规模化销售,进一步有效推进林下经济和林下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感谢您对全市林草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多提宝贵意见

禄丰市林业和草原局

202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