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通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先手棋”,紧扣努力争创全市最干净最绿美乡镇目标,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通过“示范打造”立起“引领标杆”、“全域推进”凝聚“百村整治”合力,不断擦亮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靓丽底色。
一、驰而不息狠抓工作落实,以点带面推进全域治理
深化镇情认识,坚持“一体谋划、长短结合、年年不同、年年进步”原则,修订完善了《广通镇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明确并坚定践行“一心一带多点全覆盖”总体思路,即:“集镇区、村社区办公所在地列为镇村两级重心先行打造,人流车流多的路域地块和沿线村庄作为示范带打造,村社区每一年须新创示范点2个、同时提升原有示范点,集镇区和16个村社区199个村民小组村全域开展整治”,镇村两级工作思路统一、方向重点明确。针对农村农事生产、人员居家等实际情况,镇党委政府认真研究、及早谋划,先后印发了《广通镇2024年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春季行动方案》《广通镇2025年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冬春行动方案》,明确以污水治理、垃圾转运、三园建管、飞线治理、墙体净化、长效机制执行等20余项具体工作的时序任务和标准,从细处着手,向实处发力,高位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实现乡村增颜值、升品质。
二、持续发力夯实工作基础,聚焦破解难点热点问题
聚焦村庄路面保洁、垃圾处理基础工作,自然村组坚持周一集中清扫、每月大扫除,集镇区实行每日清扫、实时保洁。2024年,5项重点工作成效明显:一是大力推动污水治理。在4个村社区5个村小组先行先试,精心打造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村。采取了“市供管材水泥+镇级以奖代补+村集体投资+群众集捐资”、义务工找补+多元化筹资2种主要模式,镇财政划拨10万元补助16个村社区购置必要的农村污水治理设施设备和奖励,完成污水治理103个村小组,现已调运管材实施46个村小组,计划2025年底全面完成199个村小组污水治理工作。二是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投资40余万元新建垃圾压缩中转站2座,扩容改造垃圾压缩中转站1座,配置垃圾收集转运车辆4辆(1辆14吨压缩垃圾车,1辆4吨自卸钩臂式垃圾车,2辆3吨自卸钩臂式垃圾车),240升垃圾桶430个,钩臂式垃圾箱体84个,安装果皮箱230个。2024年7月份以来整治垃圾焚烧炉35个,收集转运生活垃圾2700多吨。三是大力推动厕所革命,明确专人、严格要求建好管好公厕,强化培训、严格标准推进年度计划任务落实,在完成十四五计划任务的同时,完成新增计划公厕3座、户厕100座的任务,2025年计划实施户厕改造95户。四是常态推动杂乱整治,清存量、遏增量,疏堵并举开展墙体净化、户外广告减量治乱。清除“假乱俗”广告415处;持续开展“五堆十乱”清理整治,巩固不新增、不反弹成果;探索实践“劝导畜禽圈养、随身携带工具跟扫、多倍缴纳保洁费”管理模式,有效整治山区半山区牛羊粪便乱排道路问题。如新民村委会对跑养的牛按照10元/头/年、羊5元/只/年/缴纳卫生保洁费,收缴的卫生保洁费发放给村级保洁员,用于多增加的清扫次数补贴。采取“捆扎规范一批、入地一批”等办法,有序推进“飞线”治理,现已完成“飞线”治理149个村小组。五是大力推动绿美创建,运用“建、增、提、护、兴”5字诀,大力实施拆违拆危扩绿、补缺填空增绿美、破墙拆围透绿美,全域持续共建厚植生态底色,成功创评省级绿美乡镇。
三、长态抓实“义务工找补”,健全群众参与长效机制
持之以恒深入推行“以地核工、以工计资、多退少补、每年结算、村长核收、公开公示”的“义务工找补”办法,并纳入村规民约强力执行,有力有效促动群众从“观望者”变身“主力军”。实行“红黑榜+每季推评”结合、“村组微信群+红黑榜公告”并用,村规民约作用发挥、刚性执行的基础不断夯实。提升了群众自治共治、共建共享的质效。在2024年推进农村污水治理过程中,甸尾社区、清水村委会通过召开群众会议讨论决定,结合“义务工找补”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了群众捐资筹劳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工作机制,顺利完成农村污水治理整村推进任务,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积累了经验(初步统计,义务工找补办法治理农村污水与招投标开展农村污水治理相比户均节省资金500—1000元不等)。
四、奖优评先激发干事动力,建章立制保障工作成效
建立健全镇村组三级分级考核评比制度,推行镇对村社区季度评比、村社区对村组每月评比、村组对群众每月评比,镇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0万元以上资金用于奖补,同时建立了“四个出一点”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常态化开展“美丽庭院示范户”评选,包村工作组每周二定期进村入户共抓共管,镇村一体全面推行居民“门前三包五不准”、自然村村内公共区域划段负责制,发动群众院内增植瓜果花卉、房前屋后增绿扩绿增花添彩,实现“一时美”变“持久美”。村组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返乡回乡能人话发展”活动,激发返乡回乡能人爱家乡建家乡热情,群策群智群力建设美丽家园。
同时,我镇始终坚持把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与富民强村产业发展紧密融合,通过创新创业培训引导、财政资金+村集体资金撬动等多措并举,线上线下多样宣传助力,培育发展了一批新兴市场主体,持续涌现出用“绿美资源”发展“绿美经济”的典型,如:田野部落知名度不断提高、生意稳定向好,红草莓农庄、甸尾人家在春节期间开张营业,吸引了楚雄市等周边一大批居民前往游玩。以绿美环境、绿美资源发展康养旅居产业。
广通镇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对标浙江等先进地区和群众期盼还存在较大差距。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守正创新、狠抓落实,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的新广通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