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禄丰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决策部署和省、州党委政府工作安排,紧紧围绕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目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禄丰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现将禄丰市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列入党校(行政学校)重点课程,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模范践行,增强领导干部应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本领。运用好普法阵地及各类媒体平台,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二)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提速。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7次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及时调整充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和依法行政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人职责。制定印发《禄丰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规划(2021—2025年)》《禄丰市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2022—2024年)行动方案》等,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将法治政府建设和领导干部述法纳入年终考核,全面落实集体学法和领导干部任职宪法宣誓等制度,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全市联动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格局,“一部署、一考评、一述法、一报告”的工作机制日趋完善。
(三)行政决策程序不断健全。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严格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推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年度目录公开制度,公布《禄丰市人民政府2022年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清单》。全面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各乡镇、市级各部门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制定实施《禄丰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职律师工作意见》,法律顾问参与或审查招商引资项目合同、重大决策事项等涉法事务212件,出具法制意见书212份,法律顾问的参谋助手作用有效发挥。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监督管理,加大备案审查力度,2022年全市制定备案行政规范性文件3件。
(四)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成立市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领导小组,制定印发《禄丰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禄丰市加强法治保障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行动方案(试行)》等,助推全市营商环境全面提升。“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一颗印章管审批”持续巩固深化,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推行重大项目手续代办、政务服务“好差评”等制度,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0.25个工作日内,完成跨省通办事项1064件,全程网办率达100%,“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在人民日报头版刊载,政务服务工作站进园区做法被省州予以表扬,最大限度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和企业“少跑腿”。
(五)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5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深入推进,广通经济发达镇改革试点经验在全省示范推广。行政执法机关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实行行政执法案卷每月评查和案卷质量正负面清单通报制度,2022年全市参加州级评查案卷35件,其中:优秀案卷10卷,占评查总数的28.6%;合格案卷24卷,占评查总数的68.5%;不合格案卷1卷,占评查总数的2.9%,合格率97.1%。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网上考试制度,率先在全州县(市)建设执法证考试标准化考场,组织全市行政执法单位394人参加考试,参考率100 %,考试合格率67.5%。加强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开展行政执法人员专题培训班2期534人,组织全省经济发达镇广通镇行政执法人员培训2期120人,组织市级有关部门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专题培训,制作《龙城说法》专题片。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对接。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完善执法机关内部人员干预、插手案件办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六)行政权力监督不断强化。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制度,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202件,政协提案293件。依法接受司法监督,尊重并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主动接受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2022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0749条,办理12345政府热线转办件3205件、网站在线咨询569件。
(七)矛盾纠纷依法有效化解。整合市大调解中心、乡镇司法所、各类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村(社区)调委会等各类法律服务资源,不断健全调解、信访、仲裁、行政复议、行政裁决、诉讼等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引导群众通过法治渠道解决矛盾纠纷,2022年全市开展矛盾纠纷排查313次,受理纠纷1783件、调解率100 %,调解成功1703件、成功率97.99 %。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扎实推进,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全面加强,2022年全市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8件,行政应诉案件12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
(八)良好法治氛围逐步形成。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宣传,深入开展“法律六+N进”活动364场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6.2万余份,培养“法律明白人”844名,坚持“一月一普法”,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学习宣传,进一步发挥市法治文化广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辐射带动作用,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逐渐形成。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和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实现市、乡镇、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2022年办理公证225件,开展法律服务咨询5965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85件,解答法律咨询1850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0700余份,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恐龙山镇阿纳社区创建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金山镇河口村、仁兴镇马鞍村、黑井镇黑井社区创建为云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楚雄州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5个。
二、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还不够强,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不到位,法治政府建设区域间、部门间进展不平衡。二是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有待提升。一些乡镇和部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不到位,行政执法人员素质不高,还不同程度存在执法不规范等现象。三是普法宣传覆盖面不广、针对性不强,一些部门对普法和守法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对“谁执法谁普法”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创新利用新兴媒体开展普法仍存在短板。四是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力量与承担的岗位任务不相适应,人员结构老化、业务素质不高等情况在基层较为突出。
三、下步措施
(一)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认真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建设法治禄丰的强大动力、思路举措和生动实践。
(二)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推动市场、创新、政务、法治、人文“五大环境”全面提质,力争营商环境75%以上参评指标进入全州第一方阵。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扩大“一件事一次办”“省内通办”“跨省通办”“零跑办”范围,推动服务事项线上线下同源发布、同步更新、一体化办理。
(三)依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认真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云南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等,积极梳理编制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清单,强化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刚性约束,确保各项决策始终在法治框架范围之内。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畅通社会公众参与的渠道,切实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深入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在依法决策中的“智囊团”“护航者”作用。
(四)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推进重点领域综合执法改革,深入推进广通镇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工作。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劳动保障、医疗卫生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违法问题的执法力度。加强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升行政执法能力水平。严格落实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着力解决同事不同罚、处罚畸重畸轻等突出执法问题。坚持文明执法,杜绝粗暴执法、野蛮执法行为发生。
(五)依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效衔接和联动,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工作合力。全面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依法、及时、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健全完善行政应诉工作机制,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加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推进“智慧矫正”工程建设,确保重点社区矫正对象“在矫通”使用率达100%。深入学习贯彻《云南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等普法责任制,扎实开展“法律六+N进”活动,拓展普法宣传渠道,充分运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各类宣传载体,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加大《龙城说法》拍摄力度。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依托现有法律服务资源,不断拓展服务平台,延伸服务触角,推动优质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向基层下沉,健全完善符合实际、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
(七)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基层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保障,加大执法保障力度,着力解决一线执法队伍经费、装备等问题。强化对执法队伍和行政工作人员的法制培训,提高执法队伍和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八)积极开展示范创建活动。扎实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深入总结法治政府建设的成绩和问题,摸清制约法治政府建设进程的“难点”“痛点”和“堵点”,尽快补齐短板、强化弱项,精准发力、重点突破,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提质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