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2025年7月,全市未发生生产经营性事故。2025年1—7月,全市共发生生产经营性事故2起,死亡2人,受伤0人,直接经济损失200.37万元。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起,死亡1人、受伤0人,直接经济损失0.37万元;重点建设项目工程(滇中引水项目)发生冒顶片帮事故1起,死亡1人,受伤0人,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5·5”尾矿库坍塌事故相关情况待州人民政府事故调查报告公布后确定)。
二、事故情况分析
2025年1—7月,生产经营性事故起数同比持平,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人,受伤人数持平,分别持平、下降33.33%、持平。
(一)交通运输业(道路运输业):土官镇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起,死亡1人、受伤0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1起,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人,受伤人数持平,分别下降50%、下降66.67%、持平。
(二)重点建设项目工程:黑井镇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起,死亡1人、受伤0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上升1起,死亡人数同比上升1人,受伤人数持平,分别上升100%、上升100%、持平。
其他行业领域及12个乡镇未接报生产安全事故。
三、工作要求
(一)严格执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进一步压实党委政府领导、行业部门监管、乡镇政府属地管理和企业主体责任,层层拧紧责任链条,夯实筑牢责任体系。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密切关注风险上升的领域,完善部门联动机制抓漏洞,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风险隐患,结合本地区、本行业特点,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全力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落细落实安全生产风险隐患闭环管理机制,进一步细化落实安全生产三级网格责任,加强“四不两直”明查暗访,持续深入推进全领域全覆盖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盯紧盯牢各个环节开展整治,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二)严格落实领导干部24小时在岗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切实加强值班值守,认真做好应急准备,配备充足的应急物资,确保突发事故和紧急情况发生时,做到迅速响应、科学救援、安全救援,做到严防发生二次事故,严防事故扩大升级,最大限度减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确保社会安全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