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市人民政府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禄丰市2024年主要经济指标与全省重点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对比分析报告

日期:2025年03月18日   作者:   来源:    点击:[]


在当前快速变化的全球经济背景下,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推动区域整体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县域经济不仅承载着地方财政、就业和民生等多重功能,更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环。为了更全面地把握禄丰市经济发展状况,明确其在全省经济发展大局中的位置与角色,本报告对禄丰市在全省129个县(市、区)、滇中城市群49个县(市、区)、18个县级市及全州10县(市)2024年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揭示禄丰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亮点与短板,以更好地理解全市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挑战,为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经济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提供科学依据。

一、基本情况

(一)地区生产总值

禄丰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37亿元,省排名第28位(以下简称“省排名XX等”),州排名2,滇中城市群49个县(市、区)排名20,18个县级市排名12;增速-4.1%,省排名128,州排名10,滇中城市群49个县(市、区)排名48,18个县级市排名18,差全省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差全州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58.32亿元,省排名16,州排名2,滇中城市群49个县(市、区)排名8,18个县级市排名5;增速2.4%,省排名91,州排名7,滇中城市群49个县(市、区)排名32,18个县级市排名15,差全省、全州平均水平均为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107.91亿元,省排名26,州排名2,滇中城市群49个县(市、区)排名17,18个县级市排名11;增速-16.6%,省排名124,州排名10,滇中城市群49个县(市、区)排名47,18个县级市排名17,差全省平均水平19.3个百分点,差全州平均水平16.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114.14亿元,省排名40,州排名2,滇中城市群49个县(市、区)排名26,18个县级市排名14;增速6.2%,省排名9,州排名5,滇中城市群49个县(市、区)排名8,18个县级市排名1,超全省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超全州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

(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0.7%,省排名127,州排名10,滇中城市群49个县(市、区)排名48,18个县级市排名18,差全省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差全州平均水平27.7个百分点。

(三)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80.31亿元,省排名23,州排名2,滇中城市群49个县(市、区)排名16,18个县级市排名9;增速-26.9%,省排名127,州排名10,滇中城市群49个县(市、区)排名48,18个县级市排名18,差全省平均水平30.1个百分点,差全州平均水平23.9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6%,省排名46,州排名1,滇中城市群49个县(市、区)排名17,18个县级市排名9,超全省平均水平15.3个百分点,超全州平均水平19.9个百分点。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60亿元,省排名33,州排名2,滇中城市群49个县(市、区)排名21,18个县级市排名14;增速-1.2%,省排名109,州排名6,滇中城市群49个县(市、区)排名35,18个县级市排名15,差全省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差全州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

(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823元,省排名29,州排名4,滇中城市群49个县(市、区)排名25,18个县级市排名5;增速4.0%,省排名65,州排名5,滇中城市群49个县(市、区)排名13,18个县级市排名11,与全省、全州平均水平一致。

(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67元,省排名42,州排名2,滇中城市群49个县(市、区)排名35,18个县级市排名5;增速6.0%,省排名128,州排名10,滇中城市群49个县(市、区)排名49,18个县级市排名18,差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差全州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

(八)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7亿元,省排名34,州排名2,滇中城市群49个县(市、区)排名23,18个县级市排名12;增速25.0%,省排名14,州排名1,滇中城市群49个县(市、区)排名9,18个县级市排名3,超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超全州平均水平19.3个百分点。

(九)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36.87亿元,省排名37,州排名2,滇中城市群49个县(市、区)排名23,18个县级市排名15;增速4.1%,省排名68,州排名5,滇中城市群49个县(市、区)排名31,18个县级市排名9,超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

(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88.84亿元,省排名34,州排名2,滇中城市群49个县(市、区)排名18,18个县级市排名16;增速6.3%,省排名64,州排名8,滇中城市群49个县(市、区)排名24,18个县级市排名9,超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十一)住户存款余额

住户存款余额191.28亿元,省排名36,州排名2,滇中城市群49个县(市、区)排名24,18个县级市排名14;增速8.1%,省排名87,州排名10,滇中城市群49个县(市、区)排名41,18个县级市排名11,差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综合分析,从细化指标来看,9个绝对数指标全省排名均在42名以前。全州排名除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第4外,其余8个指标均排名全州第2。滇中城市群49个县(市、区)排名中有8个指标在25名及以前。18个县级市排名中仅有3个指标排名在9名及以前;11个增速指标中,7个指标低于全省平均增速。全州排名中仅有4个指标排名在5名及以前,有5个指标排名全州末位。滇中城市群49个县(市、区)排名中仅有4个指标排名在25名以前。18个县级市排名中4个指标排名在9名及以前,4个指标排名末位。

“十四五”以来,禄丰市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在全省排位从2021年至2024年分别居30位、27位、27位、28位,增速分别居31位、5位、49位、128位。绝对数均在30位前,增速起伏较大。

二、差距和短板分析

(一)经济面临更大下行压力。从GDP总量看,禄丰市2024年GDP在全省129个县市中排名28、处于中上层次,但在18个县级市排名12、处于中下层次。从增速看,除超陆良县(-5.1%)外,排位基本垫底。增速的持续下滑,势必导致绝对数的下行压力加大。

(二)产业结构不优问题突出。总的来看,二产独大,基本决定了经济发展整体走向。分产业看,一产绝对数在排名均在中上水平,但增速排位均在中下水平。从2014到2023年的10年间,一产绝对数排位稳居全州第1,2024年被楚雄市赶超。二产绝对数排位除18个县级市外均处于中上水平,但增速几乎均在末位水平左右。近年来,禄丰部分重点规上工业企业基本决定了二产发展规模,一枝独秀尤为明显。三产绝对数排位与二产类似,但增速排位均在中上水平。三产在2024年持续发力,但不足以弥补二产亏空。三产小散弱现象依然存在。

(三)工业支撑作用后劲堪忧。工业增加值绝对数均在中间偏上,但工业增加值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位均在末位左右。受硅片、钢铁等大宗工业品价格持续下跌和硅光伏、钛白粉等产业出口受阻的多重影响,工业经济对GDP形成较大负拉动,且短期内无明显改善。

(四)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从绝对数看,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均较靠前,但增速均排名靠后,特别是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排名均在末位左右,城乡居民增收还需持续发力。

三、对策及建议

(一)突出抓好重大项目,扩大经济总量。坚持大项目、大带动,坚持重大企业引领带动,既扩大经济总量、又增加财税收入。利用好硅、钛、数控等资源,延伸上下游产业。落实好主体培育计划,大力培育各类市场主体,着力增加市内法人、企业个体的数量,为扩大全市经济总量奠定基础。

(二)突出发展重点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突出将二产作为核心引擎来打造,稳步发展一产、快速发展二产、加快发展三产。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绿色食品制造产业,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打造“绿色食品牌”基地;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提升先进制造水平;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健康服务和物流等产业,吸引外地人到禄丰促进消费,带动三产发展。

(三)突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支撑经济快速增长。工业是禄丰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直接决定禄丰GDP的增速。要稳存量,加强对企业的电力等要素保障,确保各条生产线能满负荷生产;要扩增量,加大规上企业培育力度,加快企业新建或改扩建项目实施力度,争取早日投产、达产。

(四)加大民生投入与经济转型,提升就业与收入水平。一是提高财政中用于改善民生、扩大就业等支出的比例,落实惠农政策,确保农业、农民双增收。二是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提供更多高收入就业机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提高居民工资性收入。三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吸引资源和人口回流,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增长。四是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鼓励创新创业,拓宽收入来源渠道。


上一条:禄丰市2025年1~2月经济持续下行
下一条:禄丰市2024年经济承压运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