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通过对第二、三产业的全面普查,可以摸清国家家底、发现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探索转型升级的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禄丰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清查工作在各级普查机构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宣传、试点、清查等阶段的工作,目前清查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纵观整个试点和清查工作的全过程,在不同阶段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为了对以后开展的经济普查总结积累经验,我们在认真分析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可操作的合理化建议,以起到共同研究、共同探索的目的。
一、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一)入户登记数据采集难
经济普查涉及普查对象广泛,包括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各类经济主体,宣传覆盖不到位,导致公众不了解普查的目的、意义和要求,一定程度影响普查的参与度和数据质量。国家、省州整理下发的清查底册信息不完整,数据资料罗列不完善、没有电话号码,信息不准确等情况,导致普查员在查找登记的过程中难度较大。
(二)调查对象配合度不高
按照经济普查单位清查流程要求,普查员应逐门逐户进行登记,直接询问相关数据指标并通过手机小程序采集端登记上报。但由于有些单位负责人工作忙,难以联系和见面,即使见了面,也由于不了解详细情况,需要等会计查账才能登记;部分个体经营户账目不清,只能通过估计填报资料;出于种种原因,还有部分调查对象隐瞒收入;部分机关和单位存在门难进、人难见的现象;个别机关单位以保密为由进行推脱。一家企业跑三、五次才能登记完毕是常有的事。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政府行为,所有调查对象都应该积极配合,但在实际中往往需要利用个人人情、面子才能完成普查表填报登记工作。
(三)部门资料参与度较低
从本次经济普查单位清查的实施情况看,各级都非常重视,希望通过部门资料比对,形成清查底册,掌握基本单位的详细情况,为正式登记打好基础,但从清查的实际情况与部门比对看,由于部门登记管理的口径、方法、要求不一致,且部门资料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给清查比对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
(四)普查员工作难度大
经济普查指标填报专业性很强,对普查员来说,经济指标的填报需要大量的统计知识和会计知识,机关、事业、企业、社团等单位情况不一,调查报表也不尽相同,而普查员要在短时间内看懂各种报表,按照统一口径准确填报存在很大困难,并且多数普查员都是兼职的社区、村工作人员,精力有限。另外,普查员补助较低,探索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选聘普查员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五)重复工作现象严重
在实际清查工作中,完成各阶段工作所要求时间设置不合理,导致各阶段工作穿插。上级在各阶段工作布置时未能充分考虑基层实际情况,不断设置多项查询任务,基层工作人员需要一边兼顾单位查找、信息核实,一边完成上级下发的各项查询,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另外,在登记工作未达到阶段性完成状态时,频繁下发单位名单进行查询,导致重复工作,也极大地增加了基层工作量。
(六)普查程序有待优化
单位清查工作过程中,普查员直接用手机小程序采集数据,需要先选择要登记的对象所在建筑物,然后在建筑物中搜索清查底册,再填报相关清查表信息,增加了操作难度和复杂程度,对基层普查员有了更高的要求。手机小程序在正常操作下很方便,但在上传保存数据的时候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致使普查员返工,浪费人力物力,引起普查对象的反感,出现了大量审核错误。程序的使用往往在发生了种种问题后,才给出一些解决的方法,之前已发生的问题只能自己承担返工的后果,使基层普查员缺乏行动力。
(七)平台系统有待完善
清查数据上传至单位清查系统平台后,要对上报数据进行锁定、赋码、审核、修改。由于系统更新不及时,当天修改的错误要第二天才会清除,当天申请的赋码数据要第二天才会成功,导致了审核错误条数一直存在,影响数据验收进度。
二、对做好经济普查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部门行政资料日常共享机制
各部门行政审批登记资料是名录库维护更新的主要资料来源,因此,需要制定统一完善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各部门行政资料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实现名录库行政登记资料实时共享,特别是要进一步与市场监管和行政审批部门联系,核实个体户与企业单位具体的办证标准,协调好市场监管和行政审批部门每月新增、变更、注销单位资料情况,使统计登记能够动态地反映基本单位创建、变更和消亡全貌,使基本单位名录库做到信息共享。
(二)完善登记程序和数据审核平台
新的普查登记程序应该适应各阶段的人群,基层普查员的素质参差不一,尤其要提前预想各种问题和突发状况,在保证数据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节约劳动力,避免普查登记返工。数据审核平台应该实时更新,审核错误、行业代码赋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等功能应该实时更新提交数据。
(三)扩展社会各界对普查的支持度
全国经济普查是国家摸清经济现状的重要手段,是为国家制定未来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当前,社会对普查的重视程度依然需要加强,无论是机关部门、企业单位、个体经营户都缺乏积极配合的主动性,更多的是统计部门以一己之力在争取各方的配合,既影响普查效率,又影响普查质量。所以,国家大型普查的宣传和普及要持续进行,并且营造配合普查光荣的社会舆论。从机关起自上至下,各级领导积极重视普查、配合普查,以机关带动企业,以企业引领个体,这样才能更加摸清当前经济发展的“家底”。
(四)锻造高素质的普查队伍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复杂,当代社会对普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继续加强普查队伍培养,提升普查队伍能力素质,基层普查员素质的不平衡将会直接影响普查数据采集工作。一方面,建议继续增加统计队伍人力调配,另一方面,建立一支攻坚小队可以适时适当帮助困难地区开展普查工作。
(五)增强普查工作的前瞻性
在布置工作前充分考虑基层实际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预判,给基层足够的时间来完成相应工作任务,精简业务流程。频繁计划性不强地下发工作任务,不断重复工作,会直接引起基层负担过重,影响工作积极性,要设法避免造成应付普查数据采集和审核的现象发生。
(六)探索部门联合开展普查登记工作
建议国家召开各部门协调会议时,对各部门的责任和任务进行明确划分,并由部门自上而下安排配合普查工作,要将普查工作精神落实到部门的最基层,减轻基层与部门联合工作的压力,提高相关部门在普查工作中的参与度。
(七)探索提高普查员补助标准
整个普查工作持续时间长,在入户登记的同时还要反复与调查对象核实重报,不仅普查员的工作量很大,在经济普查专业要求越来越高的基础上,也对普查员的素质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提高待遇支持,利于招聘专职普查员,能够全心承担普查工作,也能够调动普查员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对收集高质量的源头数据十分重要。
(八)设置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经济普查的指标设置要科学合理、宜精不宜多。建议国家在普查指标设置上应该坚持“精简与实用相结合、易懂与易填相结合”的原则,合理设计常规指标;适当增加政府和社会关注指标;减少和删除使用频率较低的指标;尽量用简洁明了的普查指标,易取易填的普查内容,一目了然的普查表式,使普查对象能接受、可配合,取得真实可靠的资料。
总之,经济普查的各阶段工作特别是数据采集和审核改错阶段,工作任务重、工作强度大、工作标准高、基础困难多,我们要通过不断积累经验,真正实现普查一次、提高一次、优化一次的目标,确保经济普查工作科学实施。
(撰稿人:禄丰市统计局李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