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5日在禄丰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禄丰市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禄丰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禄丰撤县设市获国务院批准,禄丰美丽县城、黑井特色小镇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命名,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通过省级技术评估,喜讯连连、振奋人心。一年来,面对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项目投资为抓手,以开放转型为动力,按照振兴一产、提速三产、攻坚建筑业、保持工业和外贸高速增长的工作思路,全力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国民经济趋稳向好。综合研判国民经济发展的形势和任务,强化经济运行分析调度,贯彻落实省22条、州30条、市10条稳增长政策措施,按照一季度“开门红”、二季度“双过半”、三季度“功九成”、四季度“大收官”的目标要求,实行目标倒逼机制,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认真落实“六保”任务,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期间。据统计预测,202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8亿元、增长12%左右,其中,一产增加值58亿元、增长11%左右;二产增加值94亿元、增长15.2%左右;三产增加值96亿元、增长10.6%左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04亿元、增长16%左右;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59亿元、增长3.1%;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1亿元、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亿元、增长18%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11亿美元、增长39.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3834元、增长10%左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578元、增长11%左右;金融机构人民币期末各项存款余额183亿元、增长8.5%左右;人民币期末各项贷款余额139亿元、增长7%左右;镇城登记失业率2.3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1.7%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和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等约束性指标控制在州下达指标范围内。总体上看,市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发展目标圆满实现。
——一产步履稳健。以“一县一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抓手,聚焦打造我市具有特色优势的重点产业,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示范引领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粮食种植面积62.19万亩,产量23.85万公斤;禄丰花卉产业被列为国家产业集群、云南省特色农产品(花卉)优势区、云南省30个花卉产业重点县之一,种植面积发展到3.51万亩,产值达12.02亿元;大力实施“菜篮子”工程,蔬菜种植面积46.85万亩,产值15.98亿元;水果面积6.68万亩,产值3.2亿元;以唐人神、禄和智生等企业为带动,新增规模养殖大户60户,肉类总产量达7.52万吨,养殖业产值达29.7亿元;现代烟草提质增效,收购烟叶1200万公斤,产值3.83亿元,烟农户均收入46100元。预计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90.6亿元,增长22.8%左右。
——二产增速放缓。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左右,其中:隆基、德钢、新立、天宝、锦润、中云电等年产值5亿元以上的企业工业产值占比达89%;预计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产值29亿元、增长28%左右;商品房销售面积22万平方米,全年房地产投资累计完成15.8亿元左右;规模以上制造业可比价增加值增长9%左右;规模以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可比价增加值增长6%左右。
——三产势头强劲。聚焦“批零住餐”,拉动消费提质升级。预计批发业销售额增长22%左右、零售业销售额增长25%左右、住宿业营业额增长25%左右、餐饮业营业额增长29%左右。加快发展服务业,预计全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9%左右,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8%左右,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17%左右。主动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和“四大走廊”建设,金山古镇二期开街、世界恐龙谷二期建成运营,彩云镇竹溪村入选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央视“重返侏罗纪—云南禄丰恐龙化石科考”直播进一步提升世界恐龙之乡知名度,禄丰全域旅游的大格局基本形成。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60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70亿元。
(二)重塑支柱产业发展新优势。持续打造农业品牌。着力打造禄丰花卉产业园、禄丰生猪绿色养殖示范园2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完成3.3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三品一标”认证5个,禄丰香醋、花卉、“牛角乌”梨、彩云云岭牛、罗次萝卜、土官桃、广通葡萄、中村核桃板栗等地方特色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培育工业发展新动能。以楚雄隆基公司为龙头建成了单晶硅切片产业基地,以龙蟒佰利新立公司为龙头建成了钛白粉、海绵钛产业基地,以昆钢云钛公司为龙头建成钛材产业精深加工基地,以昆钢钢结构公司为龙头建成了民用钢构生产基地,以锦润公司为龙头建成了数控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以德钢公司为龙头进一步巩固提升了优质抗震钢生产基地,形成了支撑全市工业经济联动发展的冶金、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集群。禄丰工业园区入园企业109户、规模以上企业41户,园区产值达367亿元。壮大消费市场主体。新培育限额以上“批零住餐”申报达规企业22户,天龙大酒店和世界恐龙谷温泉酒店成功创建为“四叶级”中国绿色饭店。全市限上批发业16户、限上零售业49户、限上住宿业13户、限上餐饮业38户。
(三)抓项目增投资。树立“项目为王”的思想,认真落实“构二破三”项目推进机制,突出“调二提三”工作重点,强化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全力推动“四个一百”重点项目和“补短板、增动力”省级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组织集中开工项目5批,项目总投资292亿元。充分发挥招商引资对投资的拉动作用,预计引进州外到位资金176.7亿元、增长26.2%左右。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年内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7528万元,专项债券资金12.43亿元,省级项目前期经费500万元、州级项目前期经费630万元,撬动了投资增长。
(四)稳住就业基本盘。持续加大援企稳岗政策落实,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156.6万元;帮助重点群体就业,组织高校毕业生见习136人,公开招聘事业单位人员76人、紧缺人才42人,招募“三支一扶”人员4人;不断拓展转移输出渠道,举办招聘会37场次,帮助3570名务工人员返岗;实施职业技术提升行动,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65万人次、新型学徒制培训464人;扎实抓好城乡重点就业困难群众就业帮扶,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423个、乡村公益性岗位1451个。全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7451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567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800人。期末实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59万人,其中: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万人,期末实有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24万人。
(五)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淘汰低效落后产能,加快腾笼换鸟,粗钢产量压减至130万吨,拆除德胜煤化工捣固焦炉4座、清理焦油储罐10个;针对“两高”项目制定“一项目一方案”,通过错峰生产、有序用电等最大程度减少企业损失,保持员工相对稳定;深化国资国有企业、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广通经济发达镇改革,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发挥外贸的促进作用,实施育主体、增品种、拓市场行动,外贸进出口总额持续扩大;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一颗印章管审批”,大幅缩短审批流程,不动产登记由原来的30个工作日压缩为5个工作日办结,抵押登记由原来的5个工作日压缩为1个工作日办结,将涉及设立登记的270多项前置审批减少为31项。
(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开展米、油、肉、菜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储备和价格监测,做好生活必需品重点保供企业调运协调服务,搭线市域乡镇400余吨蔬菜直供城区商超,力保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借助“禄丰商务”公众号发布抗疫保供促销系列信息,助力滞销的高原黑土鸡开展龙城速递、中村鲜花走进商场超市、广通夏黑葡萄和恐龙山蔬菜外销,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积极兑现商贸(内贸)企业奖补资金343.64万元,为促消费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撑。鼓励海丰车市、家世界等17家企业开展让利促销、扶贫促销等线下促销活动20余场次,在线上开展直播带货15场次,扩大销售。组织9家企业参加南京农产品对接会、上海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商品洽谈展销会等会展节庆活动,举办“精准扶贫电商年货”购物节、“禄丰味道”美食节,不断激发城乡消费活力。
(七)完善五大枢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昆楚大高速(复线)禄丰段、广黑公路等建设,市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99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19.6公里),铁路通车里程达252.4公里(高铁通车里程达99.4公里)。实施了城镇供水一体化、禄丰城区至恐龙谷片区供水管网、西河中村段河道治理、黑井芹菜沟水库引水工程,续建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5座、新开工建设14座,金山、罗次2个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启动了整市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及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新增燃气管网建设2公里,县城燃气普及率达34.6%。加快5G网络建设,新建5G基站107个,8个乡镇和昆楚高速沿线试点应用,千兆宽带不断提速,并向旅游景区和农村地区延伸覆盖;实施4G补短板工程,建成4G基站166个,偏远山区信号明显增强。加快推进广通商贸物流园、勤丰工业物流园、长田国际物流港、滇中智慧商贸物流城等项目前期工作,预计全市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速32%左右。
(八)加快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7个标志性战役”,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努力将禄丰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先行示范区。深入实施“两江三山、四湖百库成网千龙头”生态空间布局,加强金沙江流域禄丰市境内段生态保护和修复。持续推进森林禄丰建设和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强化公益林管理,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修复、退耕还林还草、防护林建设等工程。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整治和土壤及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9%以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47.4%。全市165个村委会(社区)州级生态村创建和13个省级生态乡镇创建获命名。积极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湿地保护率达74.67%,自然湿地保护率达85.32%。
(九)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紧扣州委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样板“1234818”工作思路,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强化责任、政策和工作落实,“一平台三机制”有效运行,“十八项巩固拓展衔接工程”示范创建稳步推进,7227户26256人脱贫人口和772户2312人消除风险“三类对象”稳定发展,165户499人未消除风险“三类对象”精准落实帮扶措施,脱贫质量得到全面巩固提升,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平稳有序衔接。实施“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按照三年完成村庄规划编制任务的工作要求,2021年编制41个,其中省级试点3个,州级试点2个。全力改善自然村道路基础设施,推进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把发展壮大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走“一县一业、一镇一品、一村一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
二、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体要求和目标建议
202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形势依然错综复杂,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从国际形势看,世界正处于动荡变革期,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同时我们更应看到,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为我们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扩大开放合作提供了机遇、拓展了空间。从国内形势看,我国经济面临的困难挑战明显增多,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将持续,但随着“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扩大内需战略的深入实施,特别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有序推进,经济发展韧性不断增强,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从省内形势看,在疫情反复冲击、经济结构性矛盾和周期性因素的多重压力下,稳增长压力持续增大。随着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深入落实,打造“三张牌”和全产业链重塑支柱产业新优势、绿色能源与绿色先进制造业结合等战略实施,全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将呈现加速发展趋势。从州内看,疫情多点散发的影响仍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市场主体散弱、发展不充分,受有序用电政策、房地产调控政策等影响,部分企业减产、停产,房地产投资和消费市场低迷疲软,同时财政、金融风险不容忽视,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经济稳增长的压力依然较大。从我市情况看,产业结构不优,民营经济、市域经济、园区经济还不强,核心产业支撑不足、城镇化水平较为滞后、城乡人口双降幅度大、城乡空间体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的压力较大。但随着州委州政府把禄丰作为全州发展的“核心引擎”“四大走廊”核心节点、世界光伏之都核心区、绿色钛谷、云南最强智能数控装备制造产业园的主战场,必将催生更多新兴业态布局我市。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之年,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意义重大,需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把握历史机遇期、有效应对新挑战、厚植发展新优势,增强机遇和风险意识,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既要正视困难,又要坚定信心,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奋发有为地做好2022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奋力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2022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州第十次党代会和市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为把禄丰建设成为滇中崛起增长极核心引擎、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先行区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3%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镇城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粮食产量稳定在23万吨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单位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州下达的指标范围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十二个方面的工作:
(一)准确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经济稳,人心稳、大局稳。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上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供应链韧性;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继续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兜住民生底线,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扎实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贯彻好“六个立即”和“一个及时”要求,加强高风险地区进入人员的排查管控,落实好公共场所健康码扫码查验、体温检测等防控措施,坚决防止疫情反弹。稳妥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加快形成全市免疫屏障。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扎实抓好定点监测医院、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医疗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等工作。深化拓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加快构建五大枢纽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夯实发展基础。交通枢纽方面,抓紧推进昆楚大高速(复线)禄丰段扫尾工作,全力保障牟元高速禄丰段启动建设,力促杨三线、广黑线三级公路改建工程全面完工,争取武易高速禄丰羊街互通立交早日开工建设,配合做好昆楚大丽高速铁路前期工作,继续实施人口规模(30户)自然村硬化200公里以上,争取实施存量安防工程项目(村庄)和危桥改造项目,为加快构建“三纵三横”铁路网和“三纵两横一联”高速公路网形成更加有力的支撑。水利枢纽方面,持续推进滇中引水二期、东河水库扩建、绿汁江大型灌区、罗申河水库、杞栽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抓好响水河水库建设,新开工建设东河水库提水到勤丰工业园区供水工程,提高全市水利化程度。能源枢纽方面,积极配合做好中缅石油炼化二期项目,推进石化产业园、大德成品油库建设;加快天然气管网布局,推进液化天然气(LNG)应急储备站建设;推进老青山风力发电、整市屋顶分布式光伏、集中式光伏发电、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数据枢纽方面,加快5G、产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传统基础设施“数字+”“智能+”升级行动,推进交通、能源、物流、城市公用设施等基础设施物联网应用,建设“数字禄丰”;实施4G网络补短板工程,推进农村偏远山区、自然村等区域4G网络深度覆盖和扩容提速。区域性物流枢纽方面,力争勤丰工业物流园、广通商贸物流园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扶持德胜物流网络货运平台做强做大,加快禄丰物流信息化建设步伐;建成14个乡镇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和物流配送中转站。
(三)乘“市”而上,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高地。打造滇中崛起增长极核心引擎。围绕硅、钛、钒钛钢铁、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上下游延链、补链、强链,以工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狠抓重点产业体系建设,把关键点放在产业培植上。在禄丰产业园金山片区规划6000亩水电硅材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基地,将禄丰打造成为云南省重要的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光伏制造基地;积极引导硅粉利用、光伏发电等配套产业和研发设计、物流管理、运营管理、检测检验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产业基地集聚,不断拓宽硅光伏产业发展路径;推进单晶硅三期项目稳产达产,一二三期总产能达50GW,推进15GW电池组件生产、10万吨锂电池纳米硅负极材料项目建设,打造绿色硅光伏全产业链的核心区,力争隆基公司年内实现工业产值270亿元,净增产值100亿元。加快建设绿色钒钛金属生态产业园,布局年产300万吨绿色优钢、10万吨钒渣生产规模的绿色钒钛钢铁基地;建设2.5万吨/年的清洁钒生产线,50万吨/年钢材精深加工配送中心;推动昌飞、明宇等企业扩产升级。以禄丰产业园勤丰—土官片区为建设重点,加快推进龙佰新立2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3万吨电熔氧化锆建成投产,云南国钛海绵钛1扩2项目产能达3万吨,新建3万吨项目释放部分产能。在禄丰产业园碧城片区继续推进数控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重点抓好锦润公司年产1000台数控龙门等重点项目,打造国内先进智能化铸造生产车间和“网络化车间”。加快永兴纸业年产10万吨瓦楞纸及300万平方米纸箱扩建项目建成投产,抓紧禄丰静脉产业园、中州碳素20万吨合成金红石、东方锆业石墨电极和锻后焦、三一重能新建30GW单晶硅拉晶及配套电池组前期工作。2022年,力争全市新增规上企业5户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380亿元。打造“风光水储充”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围绕云南省建成“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发展思路,依托可开发的300万千瓦绿色能源资源优势,在处于昆楚大复线、安楚、武易、牟元4条高速公路经济带的和平、彩云、碧城、黑井、妥安、高峰等打造“风光水储充”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整市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拟建成新能源装机300万千瓦(光伏装机150万千瓦,风电装机150万千瓦),其中年内计划装机40万千瓦。在黑井镇、高峰乡交界处规划建设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项目总投资75亿元,拟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以“一县一业”为抓手,聚焦生猪、花卉、肉(奶)牛、蔬菜、野生菌五大优势主导产业,着力打造精品花卉基地、高端蔬菜基地、肉(奶)牛智能化生态养殖示范基地、野生菌保育基地和生猪绿色养殖全产业链“四基地一链条”,示范引领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2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23万吨以上;稳步发展现代烟草产业,完成烟叶收购1200万公斤,实现烟叶产值4亿元左右;持续打造“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围绕唐人神年产1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以和平镇、金山镇、碧城镇为核心区,在全市打造一批生猪产业专业村、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以土官镇、勤丰镇、一平浪镇、广通镇等为重点发展区,同步新建年产36万吨饲料加工厂和规模化屠宰场,促进生猪产业形成优势产业带,生猪出栏78.9万头以上,产值达18亿元以上;坚持科学规划、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推动肉(奶)牛产业健康发展,着力构建具有禄丰特色的现代肉(奶)牛产业体系,牛出栏3.6万头,增长6%以上;加大花卉研发、种植、加工龙头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力度,打造玫瑰、非洲菊、观赏苗木等一批自主品牌,建立标准化产地型集散中心和冷链物流体系,花卉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以上;完善蔬菜田头市场预冷、储藏等采后冷链设施,推广小包装净菜加工,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46.85万亩,产量稳定在87万吨以上;加大野生菌保护和培育力度,划定野生菌保育区140万亩,加快野生菌冷储冷链园区、交易市场等建设,拓宽野生菌销售渠道。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步伐,力争新增1户省级、5户州级农业龙头企业、30个农业专业合作社、50个家庭农场;扎实推进“三品一标”认证,新增认证7个以上。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继续推进3.3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新亮点。深度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和“四大走廊”建设,持续拓展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加快推进侏罗纪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和世界级恐龙IP打造,力争创建黑井古镇AAAA级景区,提升打造土官溶洞温泉、妥安太极湾等乡村旅游示范点,持续打响恐龙文化旅游节、龙舟赛等节庆赛事品牌,不断提升禄丰旅游供给能力。实施黑井古镇提升改造工程,加快中山天坑旅游开发,建设一批田园综合体,培育彩云竹溪、一平浪大窝、恐龙山九渡等一批具有禄丰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打造一批集温泉养生、旅居康养、中医理疗、休闲健身等于一体的康旅业态和文旅深度融合的主题型、体验型产品及旅游线路,将禄丰打造成为大滇西旅游环线新亮点、文旅产业发展新高地,实现从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力争年内旅游业总收入达100亿元以上。
(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先行区。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持续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成果。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融合,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实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和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2个以上,有序推进黑井古镇及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落实“八+N进”创建措施,深入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行动,争创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五)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把坚持绿色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决遏制“两高”项目发展,不断健全完善绿色低碳发展五个体系,推动节能和关键环节科技创新,大力实施重点领域降碳、增加森林碳汇、筑牢能源安全这道“闸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德胜钢铁产业转型,形成“价值链趋向高端、产品链趋向终端、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的钒钛金属产业体系,构建“钒钛为主、钢铁为辅”的新发展格局;继续推进数控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围绕工业机器人及自动控制系统、增材制造(3D打印)装备等,建设“数字化生产车间、无人化操作生产车间”和“网络化车间”,力争将碧城数控装备产业园打造成为云南省功能最全、最强的数控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抓好德胜钢铁、勤攀磷化等“两高”企业的能耗管控,坚决把能耗降下来。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六)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深入实施“项目工作法”,进一步发挥好“构二破三、调二提三”抓项目稳投资指挥调度工作机制的作用,强化投资运行调度,加快重大前期、在建、新开工项目建设进度。以提高项目成熟度为着力点,做好项目储备,充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以上。积极谋划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支撑项目175个,总投资930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30亿元。紧盯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债券支持范围,继续做好项目推送,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州盘子,通过向上争取资金缓解市级层面投资压力。
(七)以促进群众增收为目的,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围绕全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实施就业优先政策,采取灵活多样、贴近群众、高效便捷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对劳动者的公共就业服务,形成市内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为主,市外省内、省外相结合的格局。强化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支持力度,构建就业创业政策向贫困家庭劳动者倾斜机制,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和乡村服务岗位,加大对就业困难贫困劳动力的就业援助力度。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去产能职工、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贫困劳动力等各类群体的就业工作;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工作,加强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和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全面贯彻落实稳就业各项政策措施,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持续开展各类技能培训,为劳动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
(八)挖掘补短,扩大内需和外贸。紧盯“批零住餐”等关键性指标,扎实开展“四万三进”活动,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项目建设及融资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升中小微企业生存和生产能力。继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抓好挖潜力促消费专项行动,促进汽车、家电、成品油等重要商品消费,全力拉动消费快速回升,进一步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发展“批零住餐”,确保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培育壮大外贸主体,跟踪服务好重点外贸企业,疏通发展“堵点”,推动已开展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的企业尽早实现进出口业绩,争取更多的委托出口企业实现自营出口。加快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在规定时间内建成投入使用,并顺利通过评价验收。加快推进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和流通企业数字化改造工作,提高“上下行”产品双向流通效率。在蔬菜、水果、畜禽、花卉等主产区,大力发展冷链物流。扶持加快智慧物流平台建设和网络货运平台应用,加快禄丰物流信息化建设步伐。
(九)加强平台建设,完善园区配套支撑。沟通对接《云南禄丰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2021—2025》早日通过省级评审实施,加快推进金山、土官、勤丰、碧城四个工业片区控详规编制工作。尽快启动勤丰工业片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移交运营,持续推进勤丰工业片区天然气输配主管网、东冲区域工业大道、数控装备制造产业园三期3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突出园区产业聚集与提升,依托昆钢集团、龙佰集团钛产业、隆基公司硅产业、锦润公司数控机床产业链项目,紧盯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不放,创新招商模式,搭建招商平台,夯实工业发展基础。
(十)精准研判人口流动新趋势,完善城镇化安全发展机制。正视人口净流出严峻现实,重新审视、客观正视市域、镇域的人口城镇化底数情况,进一步完善“十四五”期间的常住人口城镇化和户籍人口城镇化发展目标。依法实施三孩生育政策,有效促进国家生育政策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围绕改革户籍制度,保障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义务教育、住房保障、医疗卫生保障、创业就业、养老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权力。继续实施老旧小区改造40个2246户。推动金时花园、高铁南站片区、龙泽学府等房地产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切实激活产业园区对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释放城镇化发展对产业园区的支撑作用,形成产需协同发力、职住有机平衡、设施共建共享的城镇化发展支撑体系,最大程度提升禄丰城市的综合能力和产业迭代能力。
(十一)做好脱贫后续帮扶,推动乡村振兴。紧紧围绕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户、边缘户开展常态监测预警,严格落实已脱贫人口持续保障政策。建立产业帮扶全覆盖机制,发挥我市龙头企业多、在建项目多的优势,吸纳更多贫困劳动力发展产业、转移就业,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推动扶贫产业与富民强村有效衔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优势农业,带动贫困地区产业兴旺发展。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年内再完成村庄规划编制55个。聚焦省“百千万”、州“十百千”示范工程,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新模式,着力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精品示范村、美丽村庄及高品质示范项目,以点带面推进乡村振兴。
(十二)强化税源培植,切实化解债务风险。认真分析税收形势,积极培植财源、多渠道挖掘财税增收潜力,破解财政收支增长瓶颈,尽最大努力实现财政增收。加大历年欠税清缴力度,强化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树牢底线思维,持续抓好金融、政府性债务、国有企业债务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加大政府债务管理的政策执行督查力度,严格执行债务到期偿还规定,严格管控法定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隐性债务风险,切实化解隐性债务存量。
各位代表,实现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意义重大。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工作安排,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虚心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勠力同心、克难奋进,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