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5月17日是第18个“世界高血压日”,主题为“精准测量 有效控制 健康长寿”。我国约有2.45亿成人患有高血压,达标率仅为15.3%。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增强全民自我管理、预防为先、降压达标意识。
高血压是什么
血压指的是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就像水管里的水对水管内壁造成的压力。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家庭连续规范测量血压5-7天,平均血压>135/85mmHg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血压标准的细致划分:
<120/80mmHg,属于成年人理想的血压值
120/80~139/89mmHg,属于正常血压高值
140/90~159/99mmHg,属于1级高血压。
160/100~179/109mmHg,属于2级高血压。
180/110mmHg及以上,属于3级高血压。
高血压的症状?
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症状。有症状也非常不明显。只有部分患者血压明显升高时,可能会有头晕、头痛、后颈部发紧等症状。当患者适应了长期高血压的状态后,连这些症状也感觉不到了...
所以,没有症状不代表血压不高,也不等于没有危害!
等高血压已经引起了其他更要命的疾病,出现了明显症状,就晚了!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是心脏病、脑卒中、肾病发病和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我国因心脑血管病导致的死亡占居民总死亡的40%以上。
约70%的脑卒中死亡和约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为什么会得高血压?
高血压出现的几大原因有:
遗传因素、精神紧张、爱吃盐及盐加工食品、不运动或少运动、肥胖、吸烟

如何正确量血压?

如何应对高血压?
1、坚持运动:经常性的身体活动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如健走、游泳、太极拳、家务劳动等,活动量一般应达到中等强度。

2、健康饮食——低盐、低脂、低热量:高盐饮食显著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3.减少摄入富含油脂和高糖的食物,限量使用烹调油,多吃蔬菜和水果。

4、戒烟:吸烟有害健康,吸烟者应尽早戒烟。

5、保持乐观心态: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保持一个良好乐观心态,定期监测血压,避免情绪过激。

6、坚持吃药:确诊为高血压后,最重要的就是按时按量服药,这对高血压的控制非常重要。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能把血压控制得非常稳定,减少或者避免了高血压对于身体脏器的危害。
7、早期干预——早发现、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