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4月7日在北京召开“世界卫生日”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设健康城市做法和成效。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也是国家卫生健康委“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一场。
今天是第73个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全球主题确定为“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健康”。当前全球正在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也正在努力促进一个更健康,更绿色的世界。
今年也是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世界卫生日中国主题定为“健康家园,健康中国”,旨在新时代继续传承爱国卫生运动的优良传统,营造爱祖国、讲卫生、树文明、重健康的浓厚文化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卫生运动不是简单的清扫卫生,更多应该从人居环境改善、饮食习惯、社会心理健康、公共卫生设施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共产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创造了卫生与健康的“中国奇迹”。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强化党和政府领导,组织发动群众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十年来,城乡人居环境卫生明显改善,蓝天碧水净土围绕身边;
十年来,卫生城市和卫生乡镇建设深入推进,健康城市全面探索,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进一步落实;
十年来,健康家庭、健康促进医院等“健康细胞”茁壮成长,健康生活方式成为新时尚,构筑起抗击疫情的群防群控坚强防线。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请来了: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信息司司长毛群安先生;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林航女士;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吴文铭先生;请他们共同回答媒体的提问。
下面,请记者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请问毛群安司长,今年的主题是“健康家园,健康中国”,这些年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爱国卫生运动,围绕这一主题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信息司司长 毛群安
各位媒体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再次和大家在发布厅见面。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爱国卫生运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爱国卫生运动作出了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发挥群众工作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建设健康、宜居、美丽家园。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中国区主题是“健康家园,健康中国”,应该说爱国卫生运动这些年来正是围绕着健康环境促进这样一个主题开展了很多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爱卫办、国家卫生健康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会同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30多个成员单位,扎实地推进爱国卫生运动。我想分几个方面简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工作的情况。
一是打造健康环境,建设健康家园。我们会同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等部门启动了第二轮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这个行动以城乡的垃圾、污水、厕所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老旧小区、城乡 结合部、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场所开展环境卫生的集中整治。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我们在全国开展了多轮的爱国卫生专项行动,清理整治环境卫生,打造了一个干净整洁的城乡人居环境。
二是涵养健康理念,提升健康素养。我们会同宣传、教育、体育等部门和共青团、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围绕着疾病防控、健康生活方式等广泛地开展科普活动,特别是针对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在全国启动了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活动,引导广大公众将疫情防控中养成的一些好习惯、好做法长期坚持下去,群众健康素养水平明显提升,应该说正是由于公众的积极参与,为我们赢得了疫情防控成果的社会基础。
三是强化健康治理,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我们在全国全面开展卫生城镇创建和健康城镇建设,将健康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目前全国地级以上国家卫生城市占比超过60%,打造了一批健康城市建设的样板市,为健康中国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城乡人居环境不断优化,人群健康水平大幅提高,农村的卫生厕所普及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空气质量等环境指标以及人均预期寿命、婴幼儿死亡率等健康指标均较十年前有明显提升。
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公立医院是健康促进的主要阵地之一,对于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有着重要作用,请问北京协和医院在新时期健康素养促进工作方面有哪些实践和创新?谢谢。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 吴文铭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首先健康素养促进,里面一个很核心的就是健康知识和健康常识的普及,以及科学知识的传播。协和早在1926年,一批医务人员就成立了“丙寅医学社”,1926年是丙寅年,当时主要是想唤醒中国民众的健康自觉、卫生自觉。一百年来,协和人不断地在健康促进方面作出诸多贡献,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协和医院紧紧围绕总书记指示精神,我们围绕“防、诊、控、治、康”几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健康促进工作。
首先坚持科学引领、学术引领。协和医院为了做好健康促进工作,专门成立了医学科学普及委员会和科普专家库,特别是在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发布以后,协和在科普支持力度、专家参与热度上均有显著提高。
二是坚持专业引领。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2017年有“协和医生说”微信公众号上线,上线以后获得了广大群众非常大的关注,在公众号每年推出一百多篇的健康知识来提供健康指导。特别是2021年北京协和医院建院100周年的时候推出了“百年协和健康科普月”活动,活动获得了2亿人次的观看,起到了良好健康引领作用。我们还致力于专业的健康科普活动,比如由北京协和医院牵头的全国疑难罕见病的诊治网,我们在全国办了多场活动,医务人员达到10多万的情况,同时覆盖了80多种罕见病种。另外风湿免疫科做了“解码狼疮”活动,这样的线上科普活动有300多万人次关注到。
三是坚持需求引领。把健康科普传播和患者需求结合在一起,我们成立了十多个患友俱乐部,比如我们的医学营养科给肥胖病人开出的减肥处方,在家里就可以进行减肥方面的科普知识的传播以及改善他们的健康行为,实际也是让近十万的胖友“脱胖”。另外乳腺癌的“粉红花园”,除了给乳腺癌的患者治病以外,我们组织医患联动的科普行为,帮助更多的乳腺癌病人认识这种疾病,摆脱肿瘤的困扰。同时还有眼科的微信群,是患友的微信群,医务人员也参与到微信群,为病友以及社会上百姓提供更多的眼科方面的支持。新冠疫情期间,协和医院开通了线上健康咨询热线,通过发热咨询、营养咨询,生活方式指导,使得几十万群众受益。
谢谢。
健康报记者
请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海淀区在爱国卫生运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这些工作对于疫情防控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谢谢。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林航
爱国卫生运动是党和政府把群众路线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促进人民健康发挥了重大作用。海淀区一直坚持“以创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在全市率先实现国家卫生区、国家卫生镇、卫生街道三级创建全覆盖。同时全面发动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村)、非公经济组织建立爱国卫生组织,截至目前,海淀区各级各类爱国卫生组织共22357家。此外,海淀区在此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设置爱国卫生运动工作组,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的统筹协调作用,持续动员开展“周末卫生日”活动,以城乡 结合部、城中村、背街小巷、菜市场、老旧小区、筒子楼简易楼的环境整治为重点,引导市民践行卫生健康公约,落实疫情防控各种措施,截至目前开展30次周末卫生日活动,发动动员14余万人次参与,共清理卫生死角3.7万处,将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紧密结合,为全面战胜新冠肺炎疫情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现阶段巩固疫情防控成效、强化预防优先、全面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有着重大的意义。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我们了解到4月份是爱国卫生月,请问今年爱国卫生月将采取怎样的重点行动来践行健康中国的理念,同时如何让更多居民参与其中。谢谢。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信息司司长
毛群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树立良好的饮食风尚,推广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各地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长期坚持下去,引导群众养成并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去年,全国爱卫会、中央文明委和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联合启动了为期两年的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活动,去年和今年爱国卫生月的活动主题都确定为“文明健康 绿色环保”目的是将有关工作真正落实,推动群众文明健康习惯的养成,助力疫情防控。
今年爱国卫生月活动是在去年开展相关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推进层次,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深化科普活动,让文明健康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二是进一步强化实践活动,让低碳环保生活走进千家万户;三是持续共建活动,让绿色家园环境更加整洁亮丽。第四,今年是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我们要求各地组织开展纪念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主题活动,发扬优良传统、讲好爱卫故事,今年4月我们正在组织全国性的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的问卷调查,各位记者刚才已经通过扫码看到我们的问卷,我们希望通过媒体广泛地宣传,让更多公众参与到“爱卫月”的活动中。爱卫月核心就是群众动员,做的其实就是群众身边的小事,提升的却是健康这个大事。
一直以来,群众都在广泛的参与爱国卫生运动,比如我们日常开展的家居环境的清洁、生活垃圾的分类、生活小区的环境以及基础设施的维护。再比如疫情发生后,公众用实际行动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之中,大家能够做到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用公筷、保持一米社交距离,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养成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良好生活习惯,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其实就是爱国卫生运动的主要内容。
下一步我们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在群众动员方面做更多工作,比如利用好我们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和社区网格、居民健康管理小组等发挥好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的作用,加强群众动员,推动爱国卫生运动更好地融入到广大公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谢谢。
新华社记者
请问爱国卫生运动开始的背景是什么,侧重是什么,我国开展爱国卫生取得了哪些成就?谢谢。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信息司司长
毛群安
今年是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回溯历史,1952年为了粉碎美军的细菌战,毛泽东亲自倡导发展爱国卫生运动,时至今日已经走过了70年,70年来爱国卫生运动始终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以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环境卫生突出问题,全面提升文明健康素质为重点。但是在每个不同历史阶段又各有侧重,历史上我们爱国卫生运动先后组织开展了除“四害”“两管五改”“五讲四美三热爱”“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三讲一树”活动、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卫生城镇创建和健康城镇建设等。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启动了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活动,引导群众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社会大防线,这是新时代的一场健康革命。
70年来,爱国卫生运动蓬勃发展、历久弥新,成效显著。我们把爱国卫生70年来的成就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据有关部门统计,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已经超过7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到了89%和84%。全国339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占比达到87%,各项环境健康指标显著提升。二是传染病防控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我们有效控制了鼠疫、霍乱等急性传染病,降低了伤寒等肠道传染病、疟疾、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以及血吸虫病、寄生虫病的传播风险。回溯公共卫生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肠道、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对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造成极大威胁。正是通过爱国卫生运动,特别是在非典、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全社会群防群控,为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爱国卫生运动在一些重大的自然灾害中,比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和灾后防疫,以及举办奥运会、世博会、杭州G20峰会等重大活动保障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三是全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通过开展广泛的健康科普活动,健康的理念和基本的技能日益深入人心,目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7.2%,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了23.15%,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人均健康状况大幅改善。四是爱国卫生运动影响力不断扩大。爱国卫生运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工作方式,也为国际社会所称赞。世界卫生组织先后授予中国政府“卫生城市特别奖”“社会健康治理杰出典范奖”,给予了“远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成为全球口号之前,中国就已经通过爱国卫生运动践行着这一原则”的高度评价,是我们政府颁奖词中讲了这句话,“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作为公共卫生运动的号召是希望关注健康,我们70年来就通过实施爱国卫生运动把这样的理念在中国真正得到实现,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
建设健康促进医院的关键点是什么?医院对爱国卫生运动能作出哪些贡献?谢谢。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
吴文铭
感谢您的提问。我想健康促进对医疗机构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医院是推动健康促进事业的一个核心机构。无论是医院还是医务人员,它是健康理念的倡导者,是健康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是健康行为的推动者。
在这里举个例子,这次疫情期间大家听到最多的恐怕是戴口罩、勤洗手,为什么要戴口罩、勤洗手?在19世纪中叶一位匈牙利医生叫森梅威斯,他是手卫生先驱,他是产科医生,通过观察产科病房里两组不同的治疗小组,其中一组医务人员要洗手,另一组不洗手,他发现两组患者中产妇产后死亡率不一样,因此他在其所在医院倡导洗手这个行为,使产妇术后产褥热导致的死亡率从18%下降到2%。这就是一个手卫生改革的例子。
公立医院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带领和指引下,在医疗体系、在院感防控中,我们通过提高医务人员的洗手率、体表细菌采样以及督查整改来提高院感防控的效果。这次新冠疫情期间,戴口罩、勤洗手,这是医务人员对健康促进工作作出的贡献。
所以这次疫情起来以后,北京协和医院迅速地录制了如何进行了规范的手消毒、洗手的小视频,我们推广“七步洗手法”,很短的时间,一上线它的点击量就破百万。以洗手这个简单行为,我们医疗机构对健康促进的工作所产生的重大推广意义。我想,这里医务人员可以起到专业规范的引领作用。
医院在爱国卫生运动中的实践可以追溯到建国之初,五六十年代,医学大家张孝骞、林巧稚、曾宪九、黄家驷教授,以这些大家为代表,他们走入农村、走到田间地头,帮助我们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理念,推动广大农民健康行为的改善和提高,他们编撰了《农村妇女卫生常识问答》来进行推广,后来随着电视等媒体的推广,我们医务人员从幕后走到台前,更广泛的宣传健康知识,促进健康传播。协和百年历史一直秉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患者”的理念。协和只是一个缩影,应该说所有医疗机构都是在健康促进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信息司司长
毛群安
我作一个补充。在健康促进,特别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过程中要发挥好医院、医务人员主阵地、主力军的作用,我们提出来“健康中国、医者先行”,我们要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要贯彻落实总书记强调的要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治疗疾病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健康知识的普及、健康技能培训,让公众更关注到疾病预防以及病后的康复,从而真正提升公众健康水平。我们提出来医务人员要注意广泛积极地参与健康知识的传播活动,同时在医院,因为公众有病的时候到医院治疗,利用医院这个场景进行健康知识、技能的传播。所以要把医院真正建设成为一个健康促进的场所。同时,我们也提出来医疗机构要关注医务人员本身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提出来“健康中国、医者先行”,我们正会同有关学会、协会也在倡导公立医院,特别是公立医院要创建健康促进型的医院,希望媒体朋友关注我们医院和医务人员在健康促进方面作出的努力。
谢谢。
总台央视社会与法频道记者
请问林区长,在健康城市建设当中健康家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健康社区服务?谢谢。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林航
健康家庭是健康城市建设中细胞培育的重要一环,是家庭完整与支撑的重要基石,也是民族昌盛与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管理好每一个家庭、每一位成员的健康,就会为健康中国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增添无穷的动力。同时健康家庭也是服务乡村振兴、助推基层治理的重要手段,开展健康家庭建设活动,有助于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不断推动健康家庭创建活动,带动家庭成员健康素养提升,以健康家庭子 细胞覆盖面的不断拓展,带动城市乡村的风貌变化和人民群众健康观念的转变。
社区健康服务的不断发展,是提升社区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基础,也是打造健康城市的重要路径。海淀区一直坚持“以政府主导,让部门参与,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服务模式,根据居民不同的健康服务需求,充分调动各种资源,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模式,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心下移到社区(村),试点建成10个家庭医生巡诊工作室,变“群众找寻医院”为“家医上门巡诊”,将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打通健康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谢谢。
香港中评社记者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健康城市作为健康中国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当前我国健康城市工作建设的状况如何?有哪些亮点和难点?谢谢。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信息司司长
毛群安
谢谢你的提问。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把健康城市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2016年全国爱卫会全面启动了健康城镇建设工作,近些年来我们重点推进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不断地健全政策体系,我们先后印发了健康企业、学校、社区等健康细胞和健康乡镇、健康县区建设的规范,打造了健康中国、健康城市、健康县区、健康乡镇、健康细胞这样一套全链条的建设体系,正像刚才林区长介绍的,我们实际上把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任务,怎么样通过我们的城市县区一步步 的落实落细。目前已经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健康城市建设的工作格局。
二是积极探索适宜的模式。我们提出“6+X”的建设模式,“6”就是建立党委政府领导工作机制、制定健康城市发展规划,开展“健康细胞”建设,推进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建立全民健康管理体系,开展建设效果评价。“X”是指要推进特色建设,鼓励各个地方结合本地的实际来探索适合本地的一些建设模式,比如苏州市从党委政府健康优先的制度安排,相关部门健康促进的职责履行,卫生行业健康管理的有效供给,以及市民百姓健康主责的共建共享这四个维度推动“健康苏州”建设高质量发展。成都市形成了自上而下提升健康意识,自下而上汇聚健康细胞的建设模式,探索适合西部地区的建设路径。马鞍山市系以微城管、微细胞、微志愿“三微”行动为抓手,发动市民全方位的参与健康治理。
三是融合推动相关工作。为了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中国行动,我们选择了15个城市,开展了健康城市建设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的创新模式试点工作。将健康城市建设与妇幼健康促进、癌症防治行动相结合,探索条块结合、防治结合、群体个人结合的服务模式。同时在健康城市建设中推动开展健康影响评估试点工作,加强健康影响的各类风险隐患的源头发现和早期控制,促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四是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我们印发了健康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定期的开展评价工作,推出了一批健康城市建设的样板城市,以典型示范引领带动工作开展。
通过近几年的工作,各地健康城市的综合指数和分指数稳步提升,人群健康状况持续改善,人均预期寿命的中位数达到79.40岁,婴幼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持续下降,达到或优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健康城市建设进入了快发展、显成效的重要时期。我刚才讲的这几个指标就是建设健康城市的健康指标有了明显改善。
但我们实际工作中发现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难题。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直辖市的辖区,比如海淀这样的城市区,总体优于地级以上市和县级市,东部地区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另一方面,各项指标的进展也不平衡,健康环境和健康服务领域,一些指标的进展相对好一些,而健康社会以及健康文化领域从指标之间的比较来看相对薄弱,这些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协和医院有不少医生经常出现在电视健康节目中,也有很多成为互联网健康科普的大V,请问协和医院如何看待医生开展这种科普,对他们有什么鼓励和支持措施吗?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
吴文铭
谢谢您的提问。实际上医院是非常重视科普工作。很多医生在互联网上传播健康知识,是医院统一部署、精心安排的。比如大家可以看到《养生堂》《健康之路》,是医院通过精心组织各个专业的医学专家,特别是在健康传播方面有经验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健康工作者推出的一系列科普节目,所以医院对这方面高度重视。同时医院对于医务人员参与健康科普活动一直是秉持支持和鼓励的态度。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坚持几个大方向和原则。首先,科普质量是最重要的。专家也好,包括医院进行健康宣教、科普推广过程中,无论是标准、知识体系,还有专家所讲的专家建议都要符合科学普及和健康科普相关的行业规范。同时医院出台了新媒体管理制度,引导专家规范有序地开展健康科普方面的工作。
另外,我们通过赛事来挖掘科普人才,建立科普团队。比如协和现在有一个品牌“健康中国 协和行动”科普大赛,通过和媒体导师、科学导师的结合,来发掘年轻一代的医护人员积极参与科普相关的工作,通过赛事发掘人才、培养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一支科普团队。
同时我们特别注重科普文化建立,厚植科普沃土。今年协和医院即将开展跨行业、跨领域的在医学科普方面的“星原计划”,希望由医务人员、媒体各个行业共同组织的科普活动,推出更多的科普作品,高质量引导群众积极地面对和看待健康问题、疾病问题,通过科普的形式来促进健康中国建设。谢谢。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请问海淀区怎样发挥大数据在健康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谢谢。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林航
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海淀区一直依托“城市大脑”建设平台,以城市大脑赋能健康数据治理为抓手,打造健康数据扩容的“数据中心”。“城市大脑”作为海淀区疫情防控工作的“指挥棒”,“海淀区疫情防控平台”集合了个性化数据分析、返京人群分析、人口排查分析、重点人群动态监测、跟踪、预警服务等重要功能,构建起了各级行业管理部门、属地管理部门、社会单元和公众四位一体的立体化疫情防控体系,我们希望用科技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同时,“城市大脑”作为健康支持性环境的“助推器”,通过统筹职能相关委办局,13类资源类目,49个业务系统,200余项数据资源,从尾气排放超标预警、载货汽车和货车每日NOX排放、油烟在线数据监测报警,到河湖水质实时监测数据、提前2小时大风及降水预警数据、电磁辐射环境在线监测等,实现了数据融合、业务协同,不断强化智慧化治理手段,全面提升了健康支持性环境的综合治理效果。
此外,智慧平安小区建设、食药安全的“阳光监管”、垃圾分类科技支撑工程的初步实现、重点场所的卫星图斑、AI中心能力建设等一大批的科技项目,均在医疗健康分析、健康便民服务、流行病预警监测、精准健康服务、健康支持性环境监管等方面研发和利用,初步实现“大健康”数据的“统一处理、统一存储、统一分析、统一应用”。谢谢。
南方都市报记者
之前四部门发了文件要求推进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请问毛群安司长,您如何看待这个工作对于爱国卫生运动的助益?现阶段爱国卫生运动有什么短板和困难?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信息司司长
毛群安
爱国卫生运动走过70年的历程,对公共健康、对社会治理、对社会文明程度提升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评估我们现在工作的实际情况,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很突出,环境卫生长效管理上也存在一些短板,可能有一些整治行动、创建活动有时候存在着一阵风的情况。再有,爱国卫生运动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信息化程度不高,基层队伍能力也比较薄弱,群众的组织动员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在接下来的爱国卫生工作中进一步的研究解决。就记者刚才提到的这个问题我作个回应。去年年底,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四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的指导意见》,此举是助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文件把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明确纳入了公共卫生委员会的基本职责,要求组织居民群众、群团组织、经济和社会组织以及驻地单位开展爱国卫生等活动。我想这个文件的出台也是针对当前基层如何更好的动员以及把各方面的力量整合好作出的一个规定。大家也可以通过这次疫情防控看到,我们只有把基层的工作做扎实,我们才有可能巩固好社会面防控的成效。
我们相信通过加强村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的建设,一定可以进一步将爱国卫生运动融入到基层治理大格局中,形成自上而下行政动员与自下而上主动参与相结合,平战结合的群众动员机制,使爱国卫生运动更好地深入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回顾爱国卫生运动70年的历程,我们有好多经验值得我们继承发扬,同时针对现在存在的问题,我们怎么样围绕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能力提升和体制机制完善,所以基层治理是当前爱国卫生运动能力提升的一个重点,我们希望各地在落实文件过程中把爱国卫生运动和基层治理更好地结合起来。
谢谢。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谢谢毛司长,谢谢以上几位嘉宾,今天发布会几位嘉宾为我们介绍了我国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开展情况,也介绍了在健康城市建设中的一些工作经验,介绍了医疗机构开展健康促进的有关工作,这些都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健康,也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共同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防线,从我做起,每个人都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共建共享健康中国。
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