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市近年来通过引进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厂、发展特色花卉产业等方式,搭建了农民土地流转、出租、务工就业等增收平台。
近年来,为促进广大群众高质量充分就业,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积极引导群众就近就地就业,既满足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又实现强产业促就业的聚变效应,通过产业链“造岗”,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的务工车间”稳定增收。
禄丰市中村乡是一个集山区、民族、农业为一体的典型农业乡。在当地的禄丰鑫鹏农产品经营有限公司的板栗精深加工项目厂房里,常年务工人员超过40余人,季节性务工人员超过200人;公司专门成立扶贫车间和“家门口务工车间”,为脱贫群众创造务工就业岗位。公司每年支付工人工资超过400万元。
在该公司任食品生产车间主任的兰美芬,来自中村村委会傈园新村,她带领15名员工负责板栗和核桃的脱皮、挑拣、包装等计件工作。“每挑拣出1公斤板栗仁4元钱,每装袋封口一袋板栗仁6分钱;每月上足26天班有200元满勤奖”。据兰美芬介绍,在家门口务工有效兼顾了照看家中老人和小孩的问题。
作为云南省30个花卉产业重点县市之一,禄丰市2020年7月被列入国家级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实施县市。在当地的金山、中村、仁兴、碧城、勤丰、土官、彩云、恐龙山等乡镇花卉基地,一个个规模化连片种植的花卉大棚正绽放“美丽经济”,也为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开拓了新路径。
碧城镇锦海花卉基地专门从事月季新品种引进、种苗繁育、月季鲜切花和绣球盆栽示范种植销售,目前已带动4024户农户种植1.3万亩,户均增收4.2万元;吸纳100余名村民长期务工,带动5000余人季节性务工增收。
中村乡的花卉种植面积达1700余亩,种植户通过向省内外市场销售种苗、鲜花来创收,而当地村民通过出租土地、务工就业实现增收。一些村组到花卉企业务工的村民超过600人,年务工总收入超过1200万元。
据了解,禄丰市近年来通过引进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厂、发展特色花卉产业等方式,搭建了农民土地流转、出租、务工就业等增收平台。“家门口的务工车间”让全市不少群众实现了做工挣钱不离乡,进厂上班不进城,有了稳定就业收入来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