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就是民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宜居乡村,事关广大农民福祉,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碧城镇强化党建引领,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痛点难点,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建立长效清洁管护机制,着力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多点发力努力打造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支部引领,整治乱象。集镇区新大街商贸繁荣,一直以来都是占道经营最难整治的区域,每天清早,农贸市场周围都挤满了贩卖蔬菜水果的摊贩,常常造成交通拥堵,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对一这乱象,碧城镇以党组织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推行“机关党支部+村两委+村民”的组织方式,重点针对经营商贩落实“门前五包”制度、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非法小广告乱贴乱挂、花台中垃圾丛生及“五堆十乱”进行集中清理整治,有序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规划建设了网红商贸街和集中摆摊点位,将游动商贩集中到固定区域进行经营售卖,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缓解了部分路段游商扎堆问题。碧城社区村民袁明感慨万千道:“曾经这条街一碰上过节和赶集就水泄不通,现在通过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宽敞明亮了好多,从街头就可以看到街尾了,变化真是大啊!”
党员带头,提升村貌。碧城镇积极推进党建引领与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合,领导班子、机关干部下沉一线,党员带头干,群众积极干,全面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卫生死角1000余处,整治残垣断壁、危废建筑,通过集约利用村庄内部闲置土地等方式扩大村庄公共空间。在镇域范围内开展美丽村庄建设和美丽宜居村庄创建,引导农户利用村旁、路旁、宅旁、水旁建设“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200余处,好义庄子村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初显成效,提升了村庄颜值,扮靓了“面子”,做实了“里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走深走实。
建立机制,长效管护。碧城镇建立健全“一周一研判、一季一考核、一季一曝光、一季一调度“4个一”工作机制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考核办法,定期分析研判7次,不定期开展检查暗访9次,发现问题60余个,对存在问题进行曝光交办、督促整改。建立周四清洁日、红黑榜、垃圾清运制度,推动村庄清洁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目前共落实周四清洁日24次,发布“红黑榜”6次,举行红黄旗授牌仪式2次。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绿树掩映下的农舍庭院花香四溢……碧城镇通过持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擦亮了乡村振兴底色,让美丽抬头可见,幸福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