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村乡将青少年法治教育置于重要位置,以“普法宣传”和“依法治理”为核心抓手,通过创新方式与精准举措,织密校园安全防护网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打造安全、和谐、法治的良好环境。
创新普法实践,厚植法治根基
为改变传统普法教育形式单一、效果有限的现状,中村乡司法所主动探索、精准施策,推动法治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扎根,从思想源头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建强专业队伍,实现普法全覆盖。中村乡整合司法所、派出所干警及市级部门选派的法治副校长等专业力量,组建稳定的校园普法队伍。队伍按春秋两季分两轮,深入全乡各村完小、中小学及幼儿园,覆盖全年龄段师生,确保法治教育无死角、无遗漏。
优化内容形式,提升普法实效性。摒弃照本宣科解读法条的模式,司法所提前策划方案、打磨课件,内容紧扣未成年人学习生活,重点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核心法律开展差异化解读。同时,引入模拟法庭、安全现场演练等互动形式,结合身边真实案例将抽象法条转化为生活经验,让师生从“被动听”变为“主动参与”,深化对法律知识的理解,感受法治力量。
三年来,中村司法所牵头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累计超30场次,年均培训师生2000余人次,显著增强了师生安全防范意识与遵纪守法观念。
深化依法治理,织密安全屏障
普法教育是基础,依法治理是关键。中村乡建立常态化治理机制,凝聚多方力量协同发力,切实提升校园安全管理精准度与有效性。
定期联席会商,精准研判安全问题。中村乡小学建立校园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邀请担任法治副校长的派出所所长、副所长及司法所所长参会。会议聚焦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校园欺凌防治、师生反诈宣传、消防安全管理、交通安全保障及学生不良行为引导矫正六大核心议题,直击校园安全痛点,深入分析现状与隐患。
多方协同施策,高效破解安全难题。结合校方通报的安全工作情况及薄弱环节,三位法治副校长发挥法律执行、治安管理、矛盾调解等职能优势,开展集体“会诊”剖析问题根源。各方围绕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提升法治教育渗透力、优化“家校社警”四方联动防护网络等关键问题交换意见,明确工作重点与协同方向,形成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
通过该机制,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隐患、潜在欺凌苗头等问题得到及时处置,推动“家校社警”力量从简单参与向深度融合转变,为校园安全绘制了清晰的“时间表”与“路线图”。
下一步,中村乡将持续探索普法教育与依法治理的深度融合,精准对接校园安全需求,实施靶向策略,切实增强未成年人安全防护意识与能力,不断巩固校园安全“铜墙铁壁”,为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