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禄丰市中村乡风景秀丽的五台山脚下,有一个彝族聚居的叽拉村民委员会。村里有一个带领群众发展烤烟产业、改善人居环境、传承龙狮非遗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彝家汉子——他就是中村乡叽拉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中村乡第二届人大代表张玉东。
烤烟田里的“金色答卷”。近年来,叽拉村党总支始终把烤烟产业作为助力群众增收、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村党总支书记张玉东的带领下,烤烟生产做到早规划规模连片、坚持轮作,统一品种、集中供苗,抢节令抗旱抓实膜下小苗移栽等各环节科技措施的推广应用。叽拉村积极培育壮大“一村一品”,以党建为引领示范带动,全力做好烤烟产业服务。烟农通过种植烤烟有效增加收入,重视教育投入供孩子读高中、上大学、种植养殖等技能发展产业,建起了“小洋房”、购买农机运输车辆和小轿车。2025年,叽拉村委会种植烤烟2834亩,种焑农户231户,烟叶收购量44.1万公斤,均价35.3,4元,总收入达1558万元,种烟户户均收入6.7万元。
“非遗传承”娃娃手中的文化火种。作为一个村党总支书记、土生土长的舞龙舞狮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张玉东深知,非遗文化传承任重而道远,非遗传承要从娃娃抓起。叽拉村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特色村落,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经常举办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斗牛比赛、彝族歌舞比赛等活动。近年来,叽拉小学、中村小学分别成立舞龙、舞狮、舞凤队,将舞龙、舞狮纳入学校教学课程。工作无论有多忙,作为龙狮指导老师的张玉东都要抽出时间到学校指导学生训练。在第二十五届禄丰恐龙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叽拉小学舞龙舞狮、舞凤队《龙腾狮跃凤翩飞》表演的开场舞,以龙、狮的灵动舞姿奏响“古今对话”乐章。
15.8公里履职印记。“农村要致富,道路要先行”。为实现叽拉委会小村、矣子母、豆地冲、赵家村等6个自然村,9个村小组15.8公里道路硬化。张玉东等人大代表多次提出建议,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争取到了2023年较大人口规模(30户以上)自然村矣子母等村组道路硬化项目。该项目工程总投资860余万元,建设总里程15.8公里,工程于2024年6月底投入运行。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交通运输保障,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满足农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需求都将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干群同心擦亮乡村底色。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把水泥道路都修进了村里,广大农户都建起了小洋房、购买了小轿车、摩托车、三轮车。但一些村寨、村中仍然存在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现象。作为村党总支书记、乡人大代表的张玉东,通过村、组干部广泛宣传发动,规划村寨污水治理实施方案,分片挂包村组农户,党员干部带头带领群众干。在矣子母、豆地冲、四清村、张家村、赵家村等村组污水治理工作中,群众不等不靠自己动手参与村中人居环境卫生治理。经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叽拉村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开展人居环境提升整治,村寨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如今村组干部群众环境卫生意识逐步提高,村寨环境卫生面貌改善了,叽拉彝村变美了。张玉东说:“我们认真宣传发动农村污水治理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下乡工作组及村两委班子包村到户,包片推进环境卫生治理,全力以赴发动群众投工投劳,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不等不靠,把我们村寨环境卫生治理好,村落村貌干净整洁了。”
从保护区到亮丽名片。叽拉村于2009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民命名为省级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叽拉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2020年,在《云南省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的决定》命名中,叽拉大村榜上有名。2014年11月建成叽拉民俗文化传习所。叽拉舞龙队参加国际龙狮锦标大赛、全国农民运动会、全国龙狮锦标赛,云南省农民运动会等大型体育赛事20余场次,并屡获多项殊荣。中村乡叽拉舞龙队已成为禄丰对外展示全市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张玉东,他就是这样一个朴素的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虽然现在自己能力有限也只能尽自己的能力做好,能做一点事就算一点,致富得靠我们的双手来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