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一平浪镇抗八井社区:探索建立“五色”管理靶向精准抓基层治理

日期:2025年10月14日   作者:   来源:一平浪镇    点击:[]

近年来,一平浪镇抗八井社区因气候宜居、物价低廉,吸引了来自全国34个省份1534户旅居人员到此买房居住,人员的多样性加大了社区人员的管理难度。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一平浪镇探索建立了“五色”管理模式,靶向精准管理服务好不同群体人员,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以“红色”为网,兜住民生保障底线。纳入红色卡管理的主要是独居、孤寡、失独、孤儿、重度精神残疾等需高频次关怀的特殊群体,这一部分人员虽然相对稳定,但自我照顾能力较弱,抵抗风险能力低。为此,社区制定了“及时走访,即时响应”机制,通过将“红色卡”管理人员及时派单给社区网格员和微网格员,由社区网格员和微网格员每周监测上报具体情况,确保有紧急情况发生时有人在、有人管,真正织起特殊群体的保障网。同时,依托社区现有的9支志愿服务队伍,定期上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他们生活上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目前,纳入红色卡常态化管理的群体共165人,实地走访慰问45人次。

以“橙色”为桥,畅通政策关怀道路。纳入橙色卡管理的主要为残疾人、低保对象等大多行动不便或亟需政策帮扶的群体。针对这一群体,社区主动对接镇级民政、残联等部门,通过学习了解相关政策和办理流程,组织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定时定向”入户开展低保认证、补贴申请等服务,将政策送上门、服务送到家。同时,通过派单形式将“黄色卡”管理人员派单给网格员和微网格员,同样由网格员和微网格员每周监测具体情况并上报社区。今年以来,共为200余名群众提供“政策精准上门”服务,为11名群众对接政策帮扶,真正实现了各项惠民政策应享尽享、精准落地,畅通了政策关怀道路。

以“黄色”为锚,稳固社区治理根基。在抗八井社区黄色卡管理的主要群体是流动暂住人员、租户、空挂户等流动性强的群体即外来旅居人员。“候鸟式”的旅居造成了居住时间、居住地点的不确定性强,也增加了社区治理的难度。为此,社区通过制定《居民公约》、规范购房租房流程、主动报备等来建立全区域外来旅居人员的“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制度。截至目前,已建立起1534户的动态管理台账。同时,社区还结合网格员、微网格员的队伍建设动员21名在外来旅居人员中威信高、号召力强、有公心的人员参与社区治理,促进更多外来居民实现从“流入”向“融入”转变,稳固了社区治理的根基。

以“蓝色”为帆,引领群众共建共治。蓝色卡管理人员主要聚焦在380名本地党员、26名外来旅居人员中的党员,他们是社区治理的中坚力量和宝贵资源。对于他们的管理旨在激活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参与社区建设并带动周边群众参与共建共治。社区通过建立社区党员交流微信群,及时发布社区工作动态和活动信息,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大会等契机面对面与党员交流畅谈社区建设发展规划。同时,以党员的兴趣、专长等邀请党员参与矛盾纠纷调解、政策宣传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增强其参与感、归属感,从而构建起“社区+党员+群众”的社区治理新格局,今年以来,共组织党员开展共建共治活动10余次。

以“绿色”为渠,构建高效服务体系。绿色卡管理的主要是普通居民、自主稳定户等827户低干预群体。这一群体,自我管理能力强、家庭结构稳定,对于社区的需求多集中于便民服务、信息获取等常规领域,相较于其他四类管理难度低。因此,社区建立“线上+线下”的双向服务通道,线上通过居民微信群、电话等常态化开展好信息发布、活动预告、社情民意征集等;线下,则用好用活社区宣传栏、公示栏、LED屏等,提供透明化、标准化的公共服务,构建起“服务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高效服务体系,让社区将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分配到其他更需要关心关注的群体,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服务效率整体提升。

上一条:【榜样的力量②】扮靓家园的“领头雁”——记一平浪镇苏家村委会普家村村民小组长、藤子棚党支部书记普会荣同志人居环境整治事迹
下一条:【强责任 重监管 保安全】 恐龙山镇开展农业领域安全生产检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