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平浪镇抗八井社区在面对人员的多元化和各类复杂挑战中,深化落实“四项机制”“三个清单”,持续拓展党建引领“枫平浪进”基层治理模式,探索建立“四分精治”法助推社区基层治理迈向新台阶,打通了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区域人员分色管理,实现人员动态精确掌握。针对辖区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抗八井社区对全域人员实行“五色”色卡管理模式。即红色卡:包含独居、孤寡、失独、孤儿、重度精神残疾等需高频次关怀的群体,实行及时走访,即时响应;橙色卡:残疾人、低保对象等群体,定时上门对接政策、开展生活帮扶;黄色卡:流动暂住人员、租户、空挂户等流动性强的群体,定期更新信息、排查安全隐患;蓝色卡:本地党员、外地党员等需定期联络的群体,组织参与社区共建、定期慰问;绿色卡:普通居民、自主稳定户等低干预群体,通过线上平台常态联系。截至目前,已通过赋色法对全区域内人员实现了动态精确掌握,纳入红色卡管理165人,橙色卡管理744人,黄色卡管理1534户,蓝色卡管理406人,绿色卡管理827户。
矛盾纠纷分级调处,实现矛盾事态精细化解。将矛盾纠纷分为简易纠纷、一般纠纷和重大纠纷三级。针对简易纠纷,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和微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由涉事网格的网格员、微网格员或社区调解员进行调处;一般纠纷,强化“网+社”联动,由网格员或微网格员上报给社区或社区警民联系工作室进行调处;重大纠纷,实行“1+N”调解模式(一个矛盾纠纷由多部门联调),由社区将了解到的矛盾纠纷情况上报给司法所、派出所和平安法治办等部门,由多家部门联合进行调处。截至目前,已调处简易纠纷22件,一般纠纷3件,重大纠纷0件,以三级矛盾纠纷分级调处机制,明确各级治理力量的职责,让矛盾纠纷得到“精准化、高效化”化解,推动社区矛盾事态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隐患排查分流处置,实现风险隐患精准管控。坚持问题导向,由网格员、微网格员和社区工作人员、下乡工作组、平安法治办工作人员、派出所民警等组成排查队伍,依托“暖冬”行动、“磐石”行动、“利剑行动”和季度安全检查,聚焦辖区“人、事、地”三类风险隐患开展“拉网式”排查和常规性排查,并将排查信息纳入到“不放松的人”“不放松的事”“不放松的地方”三张清单中。社区再结合排查到的隐患影响范围、化解难度,用红、黄、绿三色划分等级,村“两委”分析研判后将清单中的风险隐患按职能职责分流交由网格员、微网格员,社区干部或上报镇级职能站所、市级部门处置。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排查行动18次,排查到隐患18项,现已销号4项,其余几项均已纳入日常动态监测。通过“排查建单—分级定色—分流处置”模式,形成全链条治理闭环,实现隐患风险精准管控。
群众需求分类服务,实现民声需求精诚服务。立足主题党日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敬老节、春节等实际,创新推出“外卖式”志愿服务模式,让服务精准对接群众所需。网格员日常通过微信群、入户走访等收集社情民意,社区专人根据网格员收集到的社情民意分类“派单”给对应的助老志愿服务队、美好家园志愿服务队、环保志愿服务队等9支队伍的队长,队长“接单”后及时组织队伍内的志愿者“配送”服务到群众身边或到户,服务完成后由队长将服务反馈意见汇总报社区派单员处汇总归档,并及时将群众反馈意见中的亮点转化兑现在下一次服务中,以进一步强化服务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实现群众需求得到精诚服务。今年以来,已成功“派单”10次,服务群众300余名,收到有效意见10条,真正实现民声需求的精诚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