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平浪镇黑苴村委会上街小组,有这样一位朴实的党员—曾建梅,她数十年如一日的默默照顾着住在隔壁的一名聋哑五保户老人陈大爷,不计得失、无怨无悔,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在无声世界里书写着最动人的大爱篇章。
陈月龙,黑苴村委会上街小组村民,先天聋哑,自小父母亡故且无兄弟姐妹,多年来一直独居,现年已经84岁。因无法正常与外界沟通交流,陈大爷生活的一直比较艰辛,曾建梅与陈大爷是邻居,自小便经常到陈大爷家玩耍,每次去陈大爷家看到的都是他破旧的房屋、脏乱的衣服,这深深刺痛了曾建梅的心,从此她便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尽力照顾独居的陈大爷,让他感受到亲人的关怀和温暖。于是成年后的曾建梅便默默承担起了照顾陈大爷的重任,当邻居用半开玩笑的语气调侃她“非亲非故的,这不是自找麻烦”时,她总是腼腆的红着脸说道:“远亲不如近邻,陈大爷是我的邻居,我就是他的亲人,照顾他有我的一份责任”。生活之余,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到陈大爷家中帮忙,有时是打扫室内外卫生,有时是采购生活用品,而类似洗衣服、被褥这些事,更是曾建梅每次必做的事情之一。只要看到污迹斑驳的被褥、衣服,她从来没有丝毫犹豫,挽起袖子立马就开始忙碌起来,先帮陈大爷换上清洗过的干净被褥,再找出清洗过的干净衣服,通过手式比划让陈大爷换上,然后把换下来的脏衣服带回家,用热水浸泡后再反复搓洗,直到衣物洁净如新。冬季里陈大爷的棉衣棉被厚重又沾满污渍,清洗起来格外费劲,她就反复揉搓,一次洗不干净就洗二次,多次漂洗,直到洗的干干净净,虽然每次都十分费劲,但看着老人穿上干净暖和的衣服时露出的幸福笑容,她觉得一切的辛苦都值得。
为了能和陈大爷顺畅“交流”,她总是细心观察老人的每一个手势、每一个表情,一点点摸索,逐渐读懂了老人简单手势背后的需求。陈大爷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总是找曾建梅寻求帮助,每次曾建梅都力所能及帮助陈大爷,用简单的手势交流,让陈大爷安心。记得2024年春节年初二的清晨,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陈大爷却因肠胃不适,焦急地敲响了曾建梅家的门,通过简单的手势交流,她立马明白了老人胃部不适,她二话不说,喊上丈夫,开着自家的车,一路疾驰将老人送到一平浪卫生院,挂号、缴费、取药,她跑前跑后,悉心照料。同年8月,陈大爷因缺钾引起低血压昏迷,情况十分危急。村卫生室简单处理后,曾建梅连夜陪着老人赶往禄丰市人民医院。在医院里,她守在老人床边,用学会的手势与医生沟通,详细描述病情,生怕遗漏任何细节。在老人住院的日子里,她每天往返于医院和家之间,为老人送去可口的饭菜,按时督促老人服药。在她的精心照料下,陈大爷终于转危为安。出院后,她依然没有丝毫懈怠,每天上门查看老人的恢复情况,定时给老人家送饭送药,直到老人康复才松下一口气来。
寒来暑往,四季更迭,曾建梅从未间断过对陈大爷的照顾。天刚蒙蒙亮,她就来到老人家中,打扫布满灰尘的屋子,清理堆积的垃圾;赶集的日子,她总会多买一份生活用品,为老人送去;遇到换季,她早早地为老人清洗、晾晒衣服被褥。这么多年的悉心照顾,让这位独居于世的老人感受到了家人的关心和关怀,也体会到了家的温暖与温情。每次看到曾建梅,老人家的眼神里就不自觉的流露出看到家人的喜悦与安心,也流露出对曾建梅的无限感激之情。
曾建梅不仅热心帮助困难群众,也积极发挥微网格员的作用,村邻之间有了矛盾纠纷,曾建梅积极努力帮助调解,谁家有了婆媳矛盾,第一时间入户开导、劝解,人居环境提升整治,曾建梅带头参与,美丽庭院评比,曾建梅户也榜上有名,曾建梅的优秀品德受到黑苴村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
曾建梅用自己的双手,为残疾聋哑五保户陈大爷洗去了生活的污垢,带来了干净与整洁;更用自己的爱心,传递了党的关怀与温暖,诠释了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她的事迹如同一束光,照亮了黑苴村党员群众的心灵,让爱在这里不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