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市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15分钟到场,7天和解!一平浪镇综治中心“流程化”扑灭情感冲突

日期:2025年07月29日   作者:   来源:一平浪镇    点击:[]

一场因“感情误会”点燃的冲突,被一平浪镇综治中心用“15分钟”按下暂停键;从砸车、动手造成轻伤二级,再到双方握手言和,仅用了7天。今天,我们用一张“流程图”复盘这起案例,看基层治理如何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一、15分钟到场:把“火苗”按在源头

6月12日19:08,普某因怀疑妻子与罗某有染,在朋友圈发布极端言论,同时砸毁罗某车辆并引发肢体冲突,导致罗某受伤、车辆受损。19:23,一平浪镇综治中心第一时间启动“警调联动”机制,统筹派出所迅速控制现场事态,同步指派经验丰富的调解员介入,形成 “现场稳控 + 矛盾疏导”的双重防线。19:30完成初步稳控,用时15分钟把“可能刑案”拦在第一步。正如调解员所说:“矛盾像野火,早一秒介入,就能少十分损失。”在本案中,正是这种 “快响应” 避免了冲突升级为刑事案件,为后续化解赢得了关键窗口。

二、3步精准研判:把“情绪”掰开揉碎

化解矛盾的核心,在于穿透表象直击根源。一平浪综治中心将“精准研判”作为流程化治理的核心环节,通过“三步法”破解情感纠纷的复杂性。

第一步情绪破冰:调解员分头“一对一”倾听,不急于评判对错,而是通过“共情式沟通”逐步消解对立,引导双方从“相互攻讦”转向“问题求解”。

第二步事实核查:网格员找到普某妻子核实,确认其与罗某仅为正常同事关系。第三方证言打破猜忌闭环,为调解奠定不可动摇的事实基础。

第三步法律定界:待情绪平复后,综治中心组织正式调解会,调解会上,调解员现场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75条(故意毁坏财物罪)、234条(故意伤害罪)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条款,把“赔钱还是坐牢”算成明白账。同时向罗某释明 “以暴制暴”的不当性,引导其通过合法途径维权。让“依法调解”成为硬标准。

三、多元化解:靠“全链条" 实现长效和解

综治中心将“一次性调解”升级为“全链条处置”,通过“协议履行+司法确认+跟踪回访”的工作流程,确保矛盾不反弹。

在本案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过失相抵”原则,普某赔偿罗某车辆损失1740元、医疗费4380元,共计6120元,分两期履行。为保障履行效力,现场引导双方申请“司法确认”,把调解协议变成“法院盖章”的强制执行力。

和解后,综治中心并未止步,而是启动“回访跟踪”流程,实时跟进履行进度,第一期款项24小时内到账。第7天,调解员上门给普某夫妻做“婚姻信任辅导”;第15天,社区开讲“情绪管理+法律常识”公开课。通过落实“矛盾化解——心理疏导——法治教育”三位一体长效机制,将这起纠纷的化解过程,转化为基层法治意识提升。第30天,电话+微信双回访,双方无再冲突迹象。

上一条:恐龙山镇织密“防汛网” 筑牢“安全堤”
下一条:中村乡:干部群众团结协作抗击洪涝灾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