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个北甸村的大妈来党政综合办公室反映园区企业征地的历史遗留问题,情况怎么样了?”“已经联合村组干部解决好了。”勤丰镇综治中心的负责人回答道。今年以来,勤丰镇深入推动镇村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落实好“四个转变”工作措施,让群众解决问题“最多跑一地”。
变“多中心”为“一中心”。勤丰镇党委政府坚持把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维护安全稳定的基础工作来抓,多次召开党委会进行专题研究。一是搭建平台。划拨5万元的财政资金强化经费保障,明确综治中心的职责定位,将勤丰司法所和平安法治办“合二为一”,把信访接待、矛盾纠纷调处、公共法律服务、网格化服务管理“四中心”整合为“一中心”。针对涉企矛盾纠纷突出的特点,创新设立企业矛盾纠纷调解室,建立“常驻+随叫随驻”工作机制。二是配强力量。明确由镇党委书记兼任综治中心主任,便于统筹各部门力量,政法委员兼任副主任并负责日常工作,日常入驻人员7人。计划将2025年新录用的12名同志安排到综治中心轮岗学习,熟悉矛盾纠纷调解及群众工作,坚决守好基层治理的“第一道防线”。
变“多张网”为“一张网”。按照“多网合一、提升效能”的原则,聚合基层党建、社会治安、消防安全、公共卫生等方面力量作为网格治理资源,推进“一张网”服务治理运行体系。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将党建工作的优势和活力转化为基层工作治理的效能和动力。建立608个“微网格”,将11个村(社区)的“一村一警”“法律明白人”“法治副村长”等力量嵌入网格,排查梳理各类矛盾纠纷,确保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努力将矛盾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强化智慧赋能。2025年共投入资金33.4万元,新安装监控摄像头126余个,在前期安装的摄像头的基础上,将容易引发聚众斗殴、酒后滋事的餐饮夜市、园区路口、警情高发及森林防火重点隐患地段纳入防范重点,实现公共区域监控全覆盖;同时及时快速处置滋事行为和人员,有效控制事态升级,起到良好的震慑效果。
变“多次跑”为“一条龙”。强化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机制,积极主动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一是落实好“以件计补”机制。对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健全考核机制适用予以补助,用正向激励的方式激发网格员干事创业热情,使网格员参与基层治理由制度约束变成自觉行动,有效解决“干部干、群众看”的问题。二是落实好重点人员“五个一”包保化解要求。创新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帮扶,突出做好特殊人群管理、帮扶、转化工作,打实街道社会治理边缘防线仗。通过主动上门服务、上门调解等,有效避免群众“多跑路”“走弯路”。
变“多道门”为“一扇门”。对涉及多个部门的信访问题,勤丰镇创新举措创造平台让群众解纷只进一扇门。一是整合资源。由镇综治中心牵头协调,整合派出所、司法所、民政部门、社会保障部门等资源和力量,由镇平安法治办负责“归口办理”,统一进行转办、交办、回访、反馈。二是创新“警调一站式”机制。为破解非警务纠纷报警增多导致的警力紧张的难题,勤丰镇党委政府决策,由镇综治中心聘用专业调解员李永德入驻派出所,完善“警调一站式无缝对接”工作机制。实施三个月来,勤丰派出所矛盾纠纷抄报函数量同比下降超66%,全面优化了全镇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效能。实现社会服务“零距离”、社会管理“全覆盖”、居民诉求“全响应”的三大目标。
“全力推动综治中心建设,强化人力、物力、财力保障,提升综治中心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能力和水平,让有纠纷就去综治中心成为全镇干部群众的一种共识。”勤丰镇党委贾书记在全镇干部职工大会上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