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禄丰市以创新驱动为“新”的引擎,以高质量发展为“质”的锚点,以产创融合为发展“生产力”的航向标,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优化创新服务举措,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加快培育创新主体,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入推进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围绕硅、钛、钒钛、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遵循“重点突出、培新培优、扩量提质”原则,持续深化“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队培育模式,加速推动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逐步扩大国家高企“禄丰矩阵”。目前,全市共有独角兽企业1户,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户,高新技术企业23户,省级质量标杆企业1户,百亿级企业2户、国家级创新示范企业1户、全省百强民营企业5户,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5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3户。

加快建设创新平台,优化创新资源布局。持续推动科技创新载体平台扩量提质,依托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聚焦高端装备、新材料和大健康三大主导产业,大力支持企业建设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载体。搭建了省级及以上中试车间1个、企业技术中心6个、工程研究中心4个、院士专家工作站5个创新研发体系,加速区域创新要素资源流动,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

加快引进创新人才,促进产创深度融合。通过产业引才、活动引才、政策引才等方式,深入推进校企合作,着力打造人才聚集“强磁场”。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目前锦润数控、隆基硅材料、国钛金属、德胜、铁峰等一些重点企业与中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机械研究总院云南分院、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等院所建立产学研用合作,在技术攻关、科技人才、实践实训、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新发展,全市累计入选省科技副总3名。
(市工业信息化科学技术局 李燕芳)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