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市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禄丰:新型工业化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

日期:2024年09月27日   作者:李燕芳   来源:市工业信息化科技局    点击:[]

工业兴则百业兴,工业强则百业强。近年来,禄丰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努力展现新作为,全市工业经济呈现规模总量显著扩大、结构效益不断改善、动能转换持续加快的良好发展态势。

聚焦“首位产业”,集群布局“加速度”。通过抢抓省人民政府“一园一策”政策机遇,以云南禄丰产业园区为总抓手,围绕绿色硅、绿色钛、绿色钒钛、绿色智能装备制造、绿色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找准新赛道、增强竞争力,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形成五大主导产业集群发展优势,禄丰市工业经济发展动力强劲,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促就业成效明显。目前,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9户,其中产值突破百亿级企业2户、产值超10亿元企业4户。2023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92.95亿元,增加值可比价同比增长13.3%,增速排名全州第一;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84.99亿元,占全市GDP的30.6%;实现工业固定资产增长64.3%,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9.4%。其中,绿色硅产业集群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体切片工厂,2023年实现了工业产值250.65亿元;绿色钛产业集群构建了完整的钛矿采选至钛材深加工的上游产业链,成为亚洲最大的海绵钛生产基地,2023年实现产值49.92亿元;绿色钒钛金属产业集群成功打造出一个集高端、智能、绿色于一体的钒钛金属生态产业园,2023年产值达到48.32亿元;绿色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荣获云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装备制造·数控机床)的称号,建成全国最大的炮塔式摇臂铣床生产基地,2023年实现产值10.15亿元。

推进“智改数转”,做强能级“转换器”。近年来,全市已有19家企业启动实施了共计28个技改升级项目,累计投入技改资金48.6亿元,同比增长40.8%,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1.5%。云南德胜钒钛金属生态产业园项目计划投资180亿元,依托“钒钛+钢铁融合、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路径,打造绿色钒钛全产业链,实现超低排放目标,排放量将锐减至原有水平的五分之一,标志着禄丰市在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禄丰隆基总投资6.98亿元实施二、七车间切片规模化技改提升扩产建设项目,整体替换为国内最先进工艺的200台切片机,使单车间的切片产能大幅提升20%以上,为硅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在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禄丰市先后引入四川德胜集团、龙佰集团、隆基绿能集团等重大企业集团在禄丰投资兴业,先后培育了861户工业企业,直接提供就业岗位约3万个,间接聚集城镇人口5万余人,每年发出职工工资10亿元以上。通过与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资源,联合建立研发中心、专家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其中,云南国钛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成功突破了国内转子级海绵钛的“卡脖子”技术难题,2023年被福布斯列为新晋“独角兽”企业,同时被省委省政府选定为全省20户重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企业之一;昆明理工大学钛产业学院落地禄丰,与云南省专家人才产业服务团签约建设禄丰市绿色钛产业柔性引才基地;锦润数控与中国机械总院集团云南分院合作共建工业母机中试(产业化)基地。目前,全市五条重点产业链上的23家链上企业,与61家省内外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云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3家。

优化营商环境,做深企业“蓄水池”。在绿色硅、绿色钛、绿色钒钛、绿色智能装备制造、绿色新能源5条重点产业链、上创新成立了产业链“大党委”,协调跨行业、跨乡镇事项;组建处级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产业服务专班44个,实行专班调度机制,定期研究和现场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堵点难点问题;设立助企纾困服务日,党政主要领导带头每个月抽出1天时间,同民营企业零距离沟通、面对面解决问题。2024年,共为企业提供现场指导帮办服务618户次,解决各类问题126个,兑现助企纾困补助资金1764.62万元,办理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73242.6万元。

(市工业信息化科学技术局 李燕芳)

(此件公开发布)


上一条:“一处书香地、满城读书人”——禄丰市举办2024年讲书人比赛
下一条:禄丰市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2024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题培训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