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市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禄丰市:党建共建为移民新村建设添新彩

日期:2023年12月14日   作者:禄丰市搬迁安置办公室   来源:禄丰市搬迁安置办公室    点击:[]

近年来,禄丰市始终高度重视移民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和平镇作为一个库区移民较多的乡镇,搬迁群众安置好后,如何长期跟进管理、持续扶持发展难题现时问题亟待破解。禄丰市搬迁安置办党组与和平镇党委意见统一、步调一致,坚持党建引领、协同共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大路溪、大厂、张家村3个库区移民较多的村(社区)为重点,共同参与建设“美丽家园·移民新村”项目,扎实推进移民搬迁后扶工作取得新成效。

党建+美化让移民村破茧蝶变。走进和平镇各个移民新村,平坦整洁的村庄道路蜿蜒伸展、路旁各色鲜花争奇斗艳、鳞次栉比的砖混小楼、老少咸宜的文化广场……一幅幅人在景中、村在画中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禄丰市搬迁安置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的“美丽家园·移民新村”项目,在和平镇大厂村投入移民专项资金1849.34万元,装饰粉白和平镇大厂村墙体11000平方米,拆除老旧危房1260平方米,开挖树塘1800个、绿化370平方米;对杨柳河移民新村项目批复总投资1245.92万元,对5000平方米的墙体进行了美化、新建了188.57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生态污水处理池等基础设施;投资和平镇大路溪社区复原村1215万元,拆除老旧生产用房3731.32平方米。和平镇积极协同,建立健全卫生保洁制度、推行房前屋后“三包”责任制、“红黑榜”制,定期组织党员群众集中清理卫生死角,全面开展“五乱”治理,禁止柴草乱垛、垃圾乱倒、污水乱泼、车辆乱停等行为。持续提升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村内脏、乱、差环境状况,形成宽敞、干净、有序、美观的村庄新颜。

党建+培训为移民后扶赋效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激发移民致富的内生动力,在和平镇广泛宣传、扎实摸底,移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结合实际选定培训工种,由市搬迁安置办负责联系邀请培训讲师,选定中医(民族医)药种植能手、中式烹调师、电工等工种作为重点开展技能培训,培训采取理论与实作相结合,以现场实操为主,加强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管理服务,严格取证考核考评,提高参训人员的技能水平。截至目前,共开展技能培训9个班次,参训人数达473人,其中:中药材种植能手158人、中式烹调师219人、电工26人,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20人,肉牛养殖技术50人。

党建+特色因地制宜旧貌焕新颜。因修建东河水库搬迁安置的大厂村,集山水林田湖草为一体,空间立体资源十分丰富,面对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市搬迁安置办公室协同和平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发展移民村特色优势产业、优化提升基础设施、绿化亮化景观工程,投入移民专项资金1197.78万元。将大厂村18户村民20亩的耕地集中流转后,统一规划管理打造的“农特产品观光园”,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移民群众也通过地租和农副产品附加值实现了增收。

党建+宣传促移风易俗见实效。移民搬迁物质条件改善后,村民们更需要的是思想观念的改变和精神世界的充实,移风易俗,是打造文明乡风的关键。和平镇以农村移风易俗整治工作为切口,多措并举,全面弘扬文明新风尚。2023年,由市搬迁安置办协调投入资金30万元,与和平镇共同组织实施,对大厂村、复原村、杨柳河村进行墙体文化美化亮化工程,墙体宣传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村规民约等内容,共美化墙体14000余平方米,文化上墙13000余平方米,标识景观5处,通过文化墙建设的推进,形成一幅幅构思精巧、栩栩如生、内容积极向上的文明主题漫画,美化人居环境,提升乡村品位,其直观的宣传方式,凝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正能量宣传主旋力,群众更易于接受与理解,还借助图文并茂的形式“秀”出移民新村文明新风尚。(中共禄丰市搬迁安置办公室党组、中共和平镇党委供稿)

上一条:禄丰市供销社坚持“三个强化”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
下一条:云科院服务小组深入禄丰企业开展一对一服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