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四常三强”全力保障孤残儿童权益保驾护航
为更好地保障孤残等困境儿童健康成长,推动孤残等困境儿童救助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禄丰市民政局立足部门职责,全力抓牢、抓细、抓实、抓好孤残等困境儿童关爱保障工作。
常态化排查精准认定。为进一步做好孤残等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市民政局印发了《常态化开展孤儿、残疾人两项补贴排查工作的通知》,市级按季度督查考核,乡(镇)、村(社区)两级一月一排查,一月一走访,排查不漏一户,关爱不漏一人,做到孤残等困境儿童救助精准、进退精准,建立走访排查关爱台账,实行动态管理。通过排查新增孤儿2人,截至2025年5月,全市纳入保障孤残儿童等困境儿童92人,发放资金61.695万元。
常态化监测保障权益。严格执行全市各类孤残等困境儿童保障情况月报制度,及时了解、汇总、跟踪孤残等困境儿童福利工作的落实情况,做到对各类孤残等困境儿童保障情况的动态监测,全力保障全市各类孤残等困境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基本权益。
常态化教育助学成长。持续实施“孤儿助学工程”,凡是已被认定为孤儿身份、年满18周岁后在普通全日制本科学校、普通全日制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等高等院校及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中专、大专、本科学生和硕士研究生均享受每人每学年1万元的资金保障,直至毕业,切实解决了每一名孤儿的上学问题,截至今年5月,全市共发放孤儿助学金 3人次,发放助学金3万元。
常态化救助生活无忧。为切实保障孤残等困境儿童基本生活,全面落实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政策,按时足额发放保障资金。2025年,截至2025年5月,全市纳入保障孤残儿童等困境儿童92人,发放资金61.695万元。
强化精准救助有力量。加强孤残等困境儿童数据精准统计和分析运用,及时将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等信息全部录入并更新到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实行常态化跟踪管理,确保数据动态、精准。主动加强与卫健、司法、医保、残联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对数据比对发现的疑似情况和问题线索,及时推送基层核实核准,确保符合条件人员及时纳入保障,不符合条件人员及时退出。
强化日常滴灌式呵护。一是开展日常生活照料。 将符合低保条件的留守妇女、老人、困境儿童等特殊困 难群体,及时纳入农村低保范围予以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定期走访了解孤残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依托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站、儿童之家等场所为孤残儿童家庭提供生活照料、清洁卫生和代购生活用品等志愿服务,解决他们生活中 的急难问题,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爱。二是开展日常安全排查。乡、村两级切实履行关爱保护孤残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主体责任职责,积极组织开展安全知识主题宣传教育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充分利用网络、微信、学校和村委会公示栏等载体,采取发放安全知识宣传单、张贴标语、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深入开展交通、用火、用电、游泳、取暖等 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各乡镇会同教育部门将安全知识宣传纳入教育授课内容和家长会培训内容,让孤残困境儿童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与预防技能。三是开展日常心理抚慰。以乡村两级为主体, 不定期为孤残困境儿童等 特殊群体开展精神关怀服务,通过电话问候、上门走访、陪伴活动 等方式,为孤残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送上精神关怀; 对有心理疾患的孤残、留守儿童,会同卫生部门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保持乐观健康的精神状态。层层落实孤残困儿童关爱保护责任,全市建立了一支由14名乡镇儿童督导员和168名村居儿童主任组成的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充分发挥儿童主任主导力量,加大辖区内孤困儿童寻访走访力度,组织开展关心关爱活动,实现儿童关爱服务队伍乡(镇)、村(居)全覆盖。
强化公众参与聚合力。引导学校、社区、村(居)工作人员等主动发现意识,增强家庭成员、亲友、邻居及社会公众对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事件的主动报告意识,鼓励社会力量和热心群众参与发现、告知、护送需要救助的孤残困境儿童,在发现或接到有关报告救助线索后,快速有效作出救助响应,做到发现一例、救助一例。加强孤残困儿童问题线索发现报告与核实核准、政策保障、关爱保护有效衔接、闭环管理,确保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和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全部落实、监护职责履行到位、保障标准符合规定、资金发放及时足额、关爱保护有力有效。严格规范实施“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福彩圆梦·孤儿助学”、“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等项目,持续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充分发挥专业社会组织作用,为孤残困境儿童等服务对象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精细化关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