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禄丰市:聚创新之势 筑产业高地

日期:2025年09月29日   作者:李燕芳   来源:市工业信息化科学技术局    点击:[]

近年来,禄丰对照云南省“3815”战略,紧扣楚雄州东部核心增长极、产业重镇和“压舱石”“顶梁柱”的发展定位,发挥交通、区位、资源优势和产业园区平台优势,围绕绿色硅、绿色钛、绿色钒钛、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培育支撑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新动能,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2025年1—7月实现工业总产值141.9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速1.6%。

建强平台,增强创新策源能力。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目前锦润数控、隆基硅材料、国钛金属、德胜、铁峰等一些重点企业与中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机械研究总院云南分院、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等院所建立产学研用合作,在技术攻关、科技人才、实践实训、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新发展。同时依托龙佰禄丰钛业、云南国钛稳步推进云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昆明理工大学合作共建了绿色钛现代产业学院,为打造“绿色钛谷”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撑。——绿色硅(制造端)产业。楚雄(禄丰)隆基一、二、三期共50GW切片及禄丰隆基投资5.9亿元实施了10GW单晶硅切片技改项目,对2、7车间单晶切片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切片产能将从每年55亿片提升至65亿片,形成了禄丰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绿色钛产业。钛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云南国钛8万吨海绵钛生产线达产达标、龙佰禄丰2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及配套高盐废水处理项目、云南东锆3万吨电熔氧化锆一期建成投产,绿色钛产业建成、在建产能达50万吨高钛渣、3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8万吨海绵钛、2万吨钛材。禄丰产业园区(钛金属)新材料集群被授予云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成长型制造业集群”称号。——绿色钒钛产业。历时两年半的云南德胜钒钛金属生态产业园项目2024年11月11日点火进入试运行,标志着德胜钒钛成为目前全省唯一一个在钢铁冶炼过程中实现同步提钒的钢铁企业,填补了楚雄钒产业链和钒钛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链的空白。——装备制造产业。以数控机床为主的产业集群,云南锦润数控公司年产5000台数控车床生产线建设、8万吨数控机床铸件消失模智能化生产线建设,锦润数控与中国机械总院云南分院成功签约了工业母机中试(产业化)基地合作项目,攻坚主轴、丝杆、导轨等难题,成功研发了搅拌摩擦焊设备及其操作系统,逐步实现国产替代进口。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户、高新技术企业23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户、州级企业技术中心4户。

攀高逐新,壮大科技创新主体。禄丰市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作为壮大实体经济的重要措施来抓,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引导支持中小企业实施科技创新、技改扩能,增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中小企业发展质效,激发实体经济新动能。积极支持企业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落实相关优惠政策,目前,全市有国家级“小巨人”2户,“独角兽”企业1户,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户,创新型企业20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7户。

筑巢引凤,厚植引才聚才沃土。聚焦绿色硅、绿色钛、绿色钒钛、绿色智能装备制造4条产业链,依托“千名硕博进楚雄”平台,新引进产业领军人才16人、高层次人才团队3个。目前共引进急需紧缺人才323名、优秀青年人才845人、回引本土人才344人,建成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创新创业平台3个、省级专家科研工作站14个、院士专家工作站5个、“云岭大师工作室”“彝乡名匠”工作室6个、企业培训中心8个,先后引育省州党委联系专家、云岭技能大师、省级突出贡献人才、首席技师、彝乡名匠、彝乡英才、兴楚技能人才65人,为相关产业发展汇聚人才力量。

(禄丰市工业信息化科学技术局 李燕芳)

(此件公开发布)

上一条:敲响“双节”廉洁警钟 筑牢廉政思想防线——禄丰市司法局召开2025年“国庆、中秋”节前集体廉政谈话会
下一条:禄丰市市场监管局开展黄金首饰店专项检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