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1日是国际民防日。“国际民防日”是国际民防组织统一确定的,它通过开展社会宣传活动,宣传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和民防知识。国际民防组织(ICDO)设在瑞士日内瓦,于1931年成立。该组织现有49个成员国和10个观察员国。我国于1992年加入该组织。
2025年3月1日是国际民防组织成立94周年纪念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强化国防意识,筑牢安全屏障。
国际民防日的由来:1931年,“日内瓦区国际协会”成立,在此基础上国际民防逐步发展起来。1949年,协会制定了《关于战时保护平民的日内瓦第四公约》。1958年,协会改名为“国际民防组织”。1976年,“国际民防组织”制定了组织章程。1977年,制定了《第四公约的两项附加议定书》。1990年为加强公众保护生命、财产和环境的意识,纪念1972年3月1日国际民防组织成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民防组织(ICDO)根据在日内瓦举行的第九届会员大会决议,指定每年的3月1日为“国际民防日”。
民防的起源:民防起源于“炸”出来的民防意识。民防萌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出动“齐柏林飞艇”猛烈空袭英国伦敦,“要地防空”便应运而生。1917年8月,伦敦成立了“防空指挥部”,先后采取了许多防空措施,称得上是民防的萌芽,而防空洞则成了国外民防工程当之无愧的“始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更加注重城市防空的基础设施尤其是民防工程建设。整个二战中,多国大量减少损失,即使是遭到原子弹袭击的日本长崎,搬进坑道内的造船厂和鱼雷车间,不仅没有人员伤亡,而且照常开工。冷战结束后,民防工程的地位反而随着高新武器装备在战争中的大量运用,显得更加重要。在著名的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民防工程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
民防是什么:民防,即民事防护,是政府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空、抗震、抗洪、防台风、防火灾和防化学事故等救灾措施,防范与减轻灾害危害的活动。在现代社会,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频发,民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够保护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还能在灾害发生时迅速组织救援,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
国际民防组织的规模:目前,世界上已有110多个国家建立民防体系,并制定了民防法规,把平时防灾救灾和战时防空有机结合起来。
“国际人防日”禄丰市宣传标语口号:1.关注民防,平安生活;2.提高民防意识,筑牢安全防线;3.支持防灾减灾,共建平安家园;4.长期准备、平战结合、平安生活;5.战时防空抗毁,平时抢险救灾;6.防空防灾一体化,以人为本保安康;7.防灾未雨绸缪,减灾莫失良机;8.警钟长鸣抓防范积极防灾保平安;9.做好防空防灾工作,创造平安生活环境;10.长期准备、平战结合、平安生活;11.普及人防(民防)知识,提高公众人防(民防)意识;12.人民防空为人民,人民防空人民建;13.关注人防,关爱生命;14.人民防空与经济建设相协调、与城市建设相结合;15.人民防空与社会发展共兴衰;16.人民防空与城市建设同发展;17.加强人民防空建设,提高城市防护能力;18.深化人防改革,推进“两防一体化”;19.居安思危,勿忘人防。
民防工作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让我们携手共进,关注民防、参与民防、支持民防,共同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在2025年国际民防日到来之际,让我们再次行动起来,为构建更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禄丰市人民政府国防动员办公室
2025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