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禄丰市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不动摇,聚焦绿色化转型和智慧化发展,奋力推动近60年发展历史的钢铁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全州迄今为止最大的工业投资项目,云南德胜钒钛金属生态产业园(一期)仅17个月即点火投产,较预期提前90天,成为全省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典范,云南德胜钒钛新材料有限公司成功入选云南省百强民营企业、全省产业投资突出贡献企业。
破局立新,重塑产业发展格局。紧抓国家钢铁产业政策调整契机,以“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调整搬迁、实现节能减排”为目标,投资180亿元分两期建设云南德胜钒钛金属生态产业园,紧扣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主线,重点布局钒钛金属精深加工、绿色装配式建筑等新兴产业,全力推进年产2.5万吨清洁钒、100万千瓦钒液电池等项目,推动产业产能结构从传统钢铁冶炼向“钒钛主导、钢铁协同”转型,形成钒钛产业发展新格局,目前已具备年产150万吨铁、150万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1至5月,累计产铁66.71万吨、钢58.25万吨、钢材56.70万吨,钒渣2.72万吨、五氧化二钒0.26万吨,自发电1.99亿度;实现营收20.6亿元,利润955万元,上缴税金1422万元。
优化服务,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坚持服务跟着项目走,成立工作专班,全程帮代办项目备案、环评、能评、安评、用地、水保等审批协调。创新组建绿色钒钛产业链“大党委”,由市委主要领导挂帅担任书记和“项目管家”,召开50余次专题会议,帮助企业破解超百个难题。争取专项债1.33亿元建成4603米环城东路(钒钛南路段),畅通了钒钛产业物流通道;筹措2000万元高效推进98户房屋征拆,为云南德胜钒钛金属生态产业园(一期)提前建成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始终把招强引好列为“头号工程”“书记工程”,依托云南德胜钒钛金属生态产业园10万吨钒渣产能优势,成功引入投资12.37亿元的100MW/400MWh全钒液流独立储能电站、投资0.6亿元的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化、投资1.17亿元的禄丰市全域综合交通和能源融合建设试点等重大项目,不断延伸和完善钒钛产业链条,促进绿色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以龙头企业为牵引,构建从矿山采选到储能电站的全链条产业体系,目前已培育8户钒钛企业,其中,规上企业3户,产业集群效应持续增强。
绿智融合,生产效能全面跃升。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工程,支持企业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创新构建“一个数据中心+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铁区、钢轧、管控一体化”的智慧发展模式,投资1.9亿元打造“5G+”数字应用场景,实现“5G+铁水一罐制”智能运输和“一键炼钢”自动化生产,显著提升产品品质与生产效能。云南德胜钒钛金属生态产业园转型升级后,引入直送直轧、控轧控能、转股高速上钢及全智能化等棒材生产线前沿技术,年产160万吨双高棒生产线扎制速度达45米/秒,吨钢成本降低约100元,成功实现多规格、高速度、智能化、低成本生产目标。坚持以“钒钛+钢铁”融合为路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园区内配套建设120吨提钒转炉,运用绿色高效工艺,钒回收率超90%。项目按低碳标准建设,投产后年碳排放总量从259.9万吨降至247.05万吨,降幅4.95%,污染物排放达国内先进水平。加速推进德胜新能源低碳物流循环产业园项目,投资4600余万元购置82辆新能源重卡,整合产业、物流与新能源资源,构建“产——运——服——循环”生态体系,打造新能源重卡全产业链服务平台与低碳物流示范基地,树立货运行业绿色转型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