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对广通至黑井公路质量安全问题进行挂牌督办的通知》(云交建设便〔2025〕61号)要求,楚雄州交通运输局高度重视,督促禄丰市交通运输局严格落实整改责任,全力推进广黑公路质量安全问题整改。目前,涉及8个点位的质量安全问题整改工作已全面完成,2025年8月5日楚雄州交通运输局组织对工程质量进行核查。鉴于禄丰市交通运输局已委托第三方进行检测,为避免重复检测,相关第三方检测资料楚雄州交通运输局直接对第三方检测报告及现场进行核查。经过采取听取汇报、查阅相关资料、现场实地检查、现场访谈等方式进行核查,确认工程涉及质量安全问题已全部整改合格,并下发《楚雄州交通运输局关于广通至黑井公路质量安全问题整改情况现场核查意见》,交办存在问题3项,提出工作要求7项,禄丰市已组织并按照要求完成整改,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质量安全问题情况及原因分析
(一)问题情况及直接原因
1、K4+567~K4+638段右侧边坡防护工程存在少量框格梁内喷射混凝土掉块、露筋、强度和厚度不足等现象。该边坡防护工程面积2104平方米,存在问题面积约80平方米,因施工单位未按原设计材料配合比严格控制施工工艺所致。
2、K5+400处上边坡防护开裂变形较为严重,且坡顶上方有
人居住,存在较大营运和人员安全风险。施工时砂浆强度不足,加之坡顶住户违规在边坡防护面墙顶砌筑围墙和搭建房屋,加重护面墙荷载,同时住户将墙背回填位置作为菜地使用,房屋院内缺少排水设施,生活生产用水均在该位置汇集渗透,边坡土体含水量上升后土体膨胀,导致边坡防护开裂变形。
3、K0+500上挡护面墙垮塌。因2024年雨季连续降雨,边坡坡顶农村公路排水不畅,雨水汇集冲刷,导致广黑公路上边坡(农村公路下边坡)滑坡,上挡护面墙垮塌。
4、K3+200~K3+300左侧浆砌片石挡墙存在局部位移(与路面结构分离)的情况。该路段自然坡率过于陡峭,挡墙设计与地质勘察资料融合不深,挡墙尺寸偏小,导致基础底压应力变大,不利于挡墙抗倾覆和抗滑,存在挡土墙失稳的情况。同时,挡墙泄水孔变形失效,导致墙后路基渗入的地下水无法正常排出,路基稳定性降低。
5、K5+768~K5+800左侧浆砌片石挡墙存在勾缝脱落、墙身开裂、局部位移(与路面结构分离)等现象。该路段边坡横坡较陡,坡面为紫红色粉质粘土、角砾,地基承载力偏低导致挡墙位移,施工时未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的要求来砌筑,导致砌块之间出现了大量的间隙以及空洞,从而严重影响了挡墙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6、K6+426~K6+526(即抖音舆情反应的K6+200~K6+400段)左侧浆砌片石挡墙存在勾缝脱落、墙身开裂、局部位移(与路面结构分离)等现象。该路段自然坡率陡峭,地质属于天然碎石土堆方填方,挡土墙存在失稳情况,施工时所使用的砂含泥量偏高,导致砂浆强度不足;挡墙砌块未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的要求来砌筑,导致砌块之间出现了大量的间隙以及空洞,从而严重影响了挡墙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7、K8+800~K8+980右侧浆砌片石挡墙存在位移,局部开裂的情况。挡墙位于龙川江一侧,建成后由于基础处于河流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位移,但目前已稳定。墙身开裂原因为安装波形护栏,护柱打孔作业时破坏了原挡墙结构。
8、K0+114、K3+500路段出现路基沉降路面开裂问题。因路基回填碾压不到位,压实度不足导致水稳层断板后发生沉降。
(二)主观原因
1、思想认识存在偏差,责任意识淡薄。一是监管的主观能动性不强,过度依赖监理单位。现场驻地人员对现场监管不到位、监管覆盖面不全,认为监理单位代表项目业主行使质量监督管理权,承担监督管理责任,质量监管主要是监理的工作,交通运输局承担行业监管责任,管理好监理单位就行,对工程质量现场管理存在不严不实;二是对工程建设质量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进度、轻质量”的倾向。在项目推进中,过度关注工期节点,对施工环节的质量细节把关不严,导致质量隐患被忽视。
2、监管机制不健全,执行力度弱化。内部质量监管体系存在漏洞,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日常监督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一方面,检查频次不足,多为阶段性抽查,难以覆盖全流程;另一方面,对发现的问题整改跟踪不到位,未形成“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复查验收”的闭环管理,导致小问题演变成大隐患。
3、专业能力不足,技术把关不严。监管人员专业素养跟不上工程建设技术发展需求,对新材料、新工艺的质量标准掌握不全面,在关键环节的技术审核中难以发现深层次问题。同时,对监理单位的履职情况缺乏有效评估,未能及时纠正监理工作中的失职行为,导致监理作用未充分发挥。
(三)汲取的经验教训
此次质量安全问题教训深刻,我们认真反思总结,主要有以下三点启示:
1、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必须坚守底线思维。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发展根基,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松懈。此次问题警示我们,必须始终把质量放在首位,摒弃“重数量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的错误观念,树立“质量终身负责”的理念,从源头上筑牢质量防线。
2、监管责任必须落到实处,不能流于形式。监管环节的缺位是质量问题滋生的重要原因。只有建立全程跟踪、严格问责的监管机制,才能确保各项质量标准落到实处。任何对违规行为的纵容、对问题的敷衍,都是对公共利益的损害,必须坚决杜绝。
3、能力建设是监管工作的基础,必须持续强化。随着工程建设技术的不断升级,监管队伍的专业能力必须同步提升。只有不断学习新技术、新规范,才能准确识别质量风险,有效履行监管职责,避免因“本领恐慌”导致监管失效。
二、整改措施和实施过程及下步工作
(一)整改措施和实施过程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整改任务
楚雄州高度重视整改工作,及时成立以禄丰市人民政府市长为组长,州交通运输局分管副局长、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州国投公司副总经理为副组长,州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市交通运输局相关领导及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广黑公路舆情处置和施工质量安全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舆情监测处置组、施工质量安全排查组、质量安全问题整改工作组和资料收集组5个小组,各小组按工作职责协调推进广黑公路质量安全问题排查整改工作。
2、压实整改责任,确保整改推进
制定印发《广通至黑井公路舆情处置和施工质量安全问题整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对广黑公路质量安全问题整改各个阶段的工作进行了明确,要求市交通运输局要积极履行行业监管责任,牵头组织各参建单位认真抓好质量问题整改工作。各参建单位要履行好各自工作职责,加强协同配合,形成整改工作合力,推动整改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开展病险问题排查,进行问题交办。按照《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对广通至黑井公路质量安全问题进行挂牌督办的通知》(云交建设便〔2025〕61号)要求,对广黑公路全线开展了病险问题排查,共排查出8个点位的质量安全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会议交办,要求各参建单位要提高责任意识,齐心协力、协同配合围绕8个点位开展好问题整改工作,按时限要求完成整改任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召开推进会议,进一步压实各参建单位责任。分别于3月6日、4月22日召开广黑公路质量安全问题整改推进会议,进一步压实各参建单位责任,要求各参建单位加快推进整改工作,严格按照省厅、州局及市政府的要求按时完成整改工作。
3、开展方案设计,确保整改成效
由市交通运输局、禄丰通安公路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委托第三方设计勘察单位进驻现场对8个点位开展现场踏勘和方案设计,并出具了《禄丰市广黑线公路改建工程路基挡墙病害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和《禄丰市广黑线公路改建工程路基挡墙病害处置设计》(以下简称《设计》)。《设计》针对3个方面8个点位的问题,采取了以下设计方案处理:针对部分路段浆砌挡墙砂浆脱落、与路基分裂的问题,拆除原浆砌挡墙,重新浇筑混凝土。部分挡墙基础开挖后地基承载力较低,无法满足设计要求,采取设置桩基础的方案对地基进行加固,提高挡墙的整体稳定性;针对局部路段路基下沉的问题,挖除沉降路段,按照路面结构层设计的要求逐层填筑逐层碾压结构层,完成沥青面层铺筑;针对局部路段边坡喷射混凝土强度不够的问题,及时清除强度不够的混凝土,按照设计强度要求重新喷射边坡混凝土。《评估报告》和《设计》经专家评审、市交通运输局审批后及时提交施工单位组织实施。
4、强化过程管控,确保整改质量
开展全过程质量检测。整改过程中,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广黑公路质量安全问题整改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管,检测单位按照公路工程检测规范的有关要求及时对地基承载力、混凝土强度、压实度等各项技术指标开展质量检测,确保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加强原材料抽检。建设单位、第三方检测单位定期对砂石材料、钢筋、水泥等原材料进行抽检,对无合格证或抽检不合格的原材料责令施工单位及时清理出施工场地,坚决杜绝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压实参建各方监管责任。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管理五方责任,建设单位负总责,工作专班抓协调,监理单位履监督,施工单位控实施,检测单位保真实,通过责任绑定形成齐抓共管格局,共同提高广黑公路质量整改成效。通过层层把关和质量管控,广黑公路质量安全问题整改工作得到显著提高。
5、加强整改督查
楚雄州交通运输局、禄丰市人民政府定期对质量安全问题整改工作进行督查,通过督查,及时协调解决整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州国投公司成立问题整改工作专班进驻现场开展督促指导,对现场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整改工作顺利推进。同时加强对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管理,强化其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整改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二)下步改进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整改措施,坚决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1、强化思想引领,压实质量责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和“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践行“两个至上”理念,深刻认识工程建设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以此次质量安全问题整改工作为契机,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工作人员直接负责”的责任体系,明确各环节责任主体和追责机制。
2、完善监管机制,提升监管效能。制定《禄丰市农村公路项目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推行“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突击抽查”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实现施工全过程无死角覆盖。建立质量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对整改不到位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依法依规从严处罚,直至清出市场。同时,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质量评估,增强监管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专业能力。开展质量安全专业技能培训,重点学习工程质量标准、安全管理和新材料应用规范等方面的内容。建立“老带新”帮扶机制,鼓励经验丰富的骨干传授监管技巧。适时组织干部职工赴先进地区学习交流,借鉴优质监管经验,提升队伍整体水平。
4、广黑公路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对整个项目建设进度和政府公信力造成了重大影响。禄丰市深刻反思、痛定思痛,认真汲取经验教训,并以此次质量安全问题整改为契机,督促市交通运输局研究制定了《禄丰市农村公路项目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从制度上对农村公路项目建设质量监督管理进行了规范,为下步禄丰市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质量问题整改完成情况
8个质量安全问题点位的主体工程均于2025年5月25日以前完成,由于受极端天气影响,禄丰市遭遇了连续强降雨,导致沥青路面修复工作难以开展,经向省厅汇报,同意延期,于2025年7月13日全面完成沥青路面铺筑。
在整改过程中,除施工单位工地实验室自检外,第三方检测机构已按照规范要求对项目质量进行检测并出具《禄丰市广通至黑井公路质量安全问题整改工程质量检测报告》,经查看检测报告,路基压实度、挡墙地基承载力、混凝土强度等指标均合格。
2025年7月30日,禄丰市成立整改验收领导小组,组织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对8处整改点位进行验收,形成《广通至黑井公路质量安全问题整改工作验收纪要》及《广通至黑井公路质量安全问题整改验收报告》,确认整改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同意按合格工程验收。
2025年8月5日,楚雄州交通运输局组织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鉴于禄丰市已委托第三方进行检测,为避免重复检测,相关第三方检测资料楚雄州交通运输局直接对第三方检测报告及现场进行核查。经过采取听取汇报、查阅相关资料、现场实地检查、现场访谈等方式进行核查,确认工程涉及质量安全问题已全部整改合格,并下发《楚雄州交通运输局关于广通至黑井公路质量安全问题整改情况现场核查意见》,交办存在问题3项,提出工作要求7项,目前已全面整改完成,并达到要求。
四、事故责任追究情况
针对广黑公路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楚雄州交通运输局、禄丰市人民政府深刻反思,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相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进行严肃追究责任。
(一)责任倒查:责令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开展设计回溯核查;对核查发现的设计缺陷问题及时提出处置方案,交由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委托第三方机构出具路基挡墙病害评估报告,明确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责任。
(二)追责问责:2025年3月14日,禄丰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约谈市交通运输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现场负责人,3月15日,禄丰市交通运输局向禄丰市人民政府作出书面检查。2025年3月25日,市交通运输局对云南交通基建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发出了书面通报批评。2025年3月28日,市交通运输局约谈禄丰通安公路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四川汇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云南交通基建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4家参建单位负责人,责令各单位认真开展自检自查并提交自检自查报告;对禄丰通安公路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进行通报批评并抄送楚雄州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通安公路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母公司);依据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对相关责任单位2025年度信用评级进行扣分处罚。其中,四川汇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扣5分,北京国道通设计研究院扣13分。
(三)教育培训:2025年5月20日,禄丰市交通运输局牵头组织禄丰市广黑公路项目建设指挥部、楚雄交投公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禄丰通安公路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四川汇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云南交通基建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厦门合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和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开展了禄丰市广通至黑井公路质量安全问题教育培训。
五、质量问题整改报告向社会公开情况
向社会发放民意调查表34份,回收有效问卷34份,群众对整改工作满意度达100%。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广黑公路改建工程全长20.691公里,采用三级公路标准建设,目前处于施工质量缺陷修复阶段,后续将加快推进项目交工验收工作,同时加强工程运营期巡查维护,确保公路安全畅通。
综上所述,广通至黑井公路质量安全问题已全面整改完成,相关资料完备,验收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