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建设”是禄丰市的立市之本,2022年,禄丰市及时组织开展《禄丰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2-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是禄丰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指导性、纲领性文件。
二、编制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遴选工作的通知》(环办生态函〔2021〕353号);
(二)《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指标〉的通知》(云环发〔2022〕21号);
(三)关于印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生态函〔2021〕146号)
三、重点内容
(一)基础条件与形式分析
禄丰市位于滇中腹地,是楚雄州的东大门。境内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属滇中城市一小时经济圈范围,是昆明通往滇西各地的交通咽喉,有“九州通衢,两省驿站”之称。境内生态资源保存完好,有雕翎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樟木箐州级自然保护区、五台山省级森林公园以及恐龙化石之仓的恐龙国家地质公园。近年来,禄丰市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着力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设绿色经济走廊,以绿色引擎助推高质量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成效显著,为禄丰市建设、巩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楚雄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禄丰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禄丰市开启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在时机和形势上都迎来了最佳机遇期。
(二)规划总则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筹全局,带头实施主战略,实现主定位,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化、绿色发展之路,严格执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考核要求,走出一条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持续建设巩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果。
规划原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立足实际,彰显特色;统筹协调,分步实施;政府主导,公众参与。
规划范围:为禄丰市全域,包括11个镇、3个乡。规划总面积为3549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规划基准年为2021年,规划期限为2022-2030年。
规划目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突出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生态优势和文化优势,全面建设区域生态文明,助力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县、绿色能源产业示范基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民族团结建设示范区等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力争完成云南省、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各项指标,将禄丰市建成“国土空间布局合理,发展模式绿色高效、生态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方式低碳节约、生态制度完善健全、生态文化鲜明繁荣”的省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谱写好楚雄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先行示范区”的禄丰篇章。
(三)重点任务
1、健全生态制度体系。完善生态保护制度,建立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制度,不断完善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建立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2、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应对气候变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升水环境质量,防治声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开展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加强生态环境风险防范。
3、生态空间体系建设。加强生态空间用途管制,优化整合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国土空间优化布局。
4、生态经济体系建设。大力推动发展生态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形成能源利用新格局,打造绿色交通体系,持续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
5、生态生活体系建设。加强城乡环境一体化建设、打造绿色城镇化及生态城区,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和美丽乡村,全面绿色生活方式。
6、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深挖禄丰市特色生态文化载体,推进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常态化,推进生态文明共建共享。
(四)重点工程效益分析
围绕规划指标和重点任务举措,明确推进生态制度建设工程、生态安全构建工程、生态空间保护工程、生态经济发展工程、生态生活改善工程、生态文化建设工程共45项重点工程项目,预计总投资32.43亿元。
通过实施《规划》,生态经济模式基本形成,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增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不断推进污染防治的实施,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生态风险得到有效防范。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将明显提升。
(五)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成立禄丰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细化目标,分解任务,加强各部门对规划的组织落实。
2、制度保障。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建立健全环境综合决策机制,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健全公众参与机制,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3、人才保障。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培训制度,加大环保、生态经济等专业人才的引进,引进和培养人才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4、技术保障。利用网络技术、3S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决策支持信息系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化信息决策支持。
5、资金保障。发挥财政资源配置职能和引导作用,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