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市级各有关部门:
《禄丰市林业和草原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第二届市人民政府第1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禄丰市人民政府
2022年8月3日
(此件公开发布)
禄丰市林业和草原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2022年6月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一节 “十三五”林草建设主要成效
第二节 存在问题
第三节 面临机遇
第二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发展目标
第四节主要任务
第三章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第一节 推进长江重点生态区生态保护和修复
第二节 推进国土山川大绿化
第三节 强化森林资源大保护
第四节 加强森林资源质量精准提升
第五节 加强草原保护与修复
第六节 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
第七节 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
第八节 推进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
第四章 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一节 加快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第二节 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
第五章 发展生态富民产业
第一节 促进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完善产业发展服务体系
第三节 巩固脱贫成果与助推乡村振兴
第六章 建设美丽禄丰
第一节 修复生态景观
第二节 提升生态公共服务
第七章 数字林业建设
第一节 林草资源数字化
第二节保护修复数字化
第三节 生态产业数字化
第四节 生态文化数字化
第五节 林草政务数字化
第八章 重点领域改革与制度体系建设
第一节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第二节 健全林草治理体系
第九章 支撑保障体系建设
第一节 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
第二节 加强林草有害生物防治
第三节 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
第四节 强化林草种苗保障
第五节 切实加强依法治林
第六节 强化科技创新推广
第七节 科技人才队伍培养
第十章 规划实施保障
第一节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第二节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前 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发展林业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林草产业既是传统产业,又是朝阳产业;既是基础产业,又是富民产业;既是生物产业,又是碳汇产业。林草产业以其基础性、循环性、碳汇性、多样性的特点和资源可再生、产品可降解的优势,以及涵盖范围广、就业容量大、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的发展潜力,受到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高度重视。加快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乡村产业兴旺、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社会对优质林草产品需求的重要举措,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建设“美丽禄丰”的重要途径,对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推进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林草发展的总体目标。按照国家、省、州林草发展的总体部署,禄丰市林业和草原局根据《禄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组织编制《禄丰市林业和草原发展“十四五”规划》,并与《楚雄州林业和草原发展“十四五”规划》进行衔接。
《禄丰市林业和草原发展“十四五”规划》在总结“十三五”林业改革发展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林草发展现状、面临的形势,结合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家相关政策及林草发展趋势,提出“十四五”时期禄丰林草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建设任务、重点工程及保障措施,是安排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是全市未来五年推进林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全市林草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约束性指标。“十三五”时期,既是禄丰林业稳步发展的五年,也是发展困难较多的五年,全市林草系统干部职工坚持以生态保护为先导,切实推动国土绿化、林草重点领域改革,坚持依法管理森林和草原资源,积极发展绿色惠民生态产业,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作用,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全力保持了林草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好局面。
第一节 “十三五”林草建设主要成效
回顾“十三五”,全市国土绿化成效显著,生态修复治理不断加强,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林草经济持续增长,林草防灾减灾能力持续提升,林草改革全面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林草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国土绿化成效显著
以实施重点生态工程为抓手,大力加强生态修复治理,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十三五”期间,各级投入全市森林生态建设项目资金共计23231.6万元,完成人工造林66741亩,完成义务植树939.51万株、四旁植树1233.6万株。每年管护森林面积394.95万亩,完成森林抚育项目3.5万亩。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3.2万亩。2016年至2019年,每年兑现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补偿面积142.41万亩,2020年兑现148.91万亩,累计兑现资金7185.5万元。总投资95526.26万元的禄丰市国家储备林等林业生态建设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招标确定了社会资本方,正式签订了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和PPP项目协议并启动实施了部分子项目。总投资19838.73万元的昆明至大理至丽江高速公路禄丰段路域环境绿化美化工作强力推进。成功申报国家森林乡村3个。2020年末,全市林地总面积26.54万公顷,森林蓄积量达1525.84万立方米,森林面积达23.2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5.3%。与2015年底相比,森林蓄积量增加了480.3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增加了0.84个百分点。
二、资源保护管理不断加强
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认真落实生态红线保护制度,全面开展森林督查,查处各类破坏森林资源案件1448件,处理违法犯罪人员1422人次。全市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市境内有自然保护区3个,总面积7406.74公顷。草地综合植被盖度为60.6%、总面积为25476.95公顷,其中草原面积25102.44公顷、草地面积374.51公顷。湿地面积4269.37公顷,其中自然湿地面积2116.63公顷,人工湿地面积2209.94公顷,湿地保护率达74.66%,自然湿地保护率达85.31%。
三、林草改革稳步推进
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累计办理林权抵押登记80起,抵押面积10.85万亩,抵押宗地240宗,贷款金额17454.5万元。累计办理林权流转林地面积8.72万亩,流转金额7607.06万元,流转宗地1270宗。国有林场改革主体任务全面完成,国有林场管理体制理顺到位,全市国有林资源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统筹国有林场改革同步推进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了樟木箐州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及五台山县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充实了人员编制,机构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
四、林草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
坚持投入不减、力度不减、劲头不松,高位推动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累计投入森林草原防灭火资金3889.41万元,新建、扩建防火通道192.77公里,修建消防水窖76个,瞭望台1座,专业扑火队营房及物资储备库3055平方米;购买森林防火无人机27架,安装野外视频监控75个,购置运兵车4辆、通信指挥车1辆;实施了无线数字通讯系统模改数项目,建立了全市护林员定位系统,森林防火信息传送系统、林火监测系统、指挥通讯系统、扑救系统及扑火阻隔系统不断完善。2016年—2019年,禄丰市森林防火工作考核连续4年位居全州10县市榜首。科学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积极引进肿腿蜂开展松纵坑切稍小蠹防治、利用无人机开展防治实验,完成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30.17万亩,防治草原虫害4.6万亩,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内。
五、林草产业快速发展
围绕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大力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完成低效林改造及核桃提质增效7.26万亩。全市登记在册的种苗生产经营单位达52户,林业专业合作社9户。其中:大华农产品种植营销专业合作社、和平缘农林产品种植营销专业合作社被认定为林农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云南嘉缘绿色有限公司经省林业厅复评为省级龙头企业;1户观赏苗木企业被省林业厅认定为首批“森林云南”建设省级示范基地。核桃面积525300亩,挂果面积19万亩,核桃产量3082吨,产值8013万元;板栗面积6.91万亩,产量3493吨,产值2794万元;花椒面积1.83万亩,产量396吨,产值1146万元。林业行业口径总产值193903万元,为“十二五”末97021万元的近2倍,提前完成并超过“十三五”末15.6亿元的规划目标。
禄丰市林业和草原“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 |
单位 |
2015年 |
2019年 |
2020年 |
“十三五”规划2020年目标 |
森林覆盖率 |
% |
64.6% |
64.98% |
65.3% |
66.6% |
林业总产值 |
万元 |
97021 |
173073 |
193903 |
260000 |
第二节 存在问题
“十三五”时期,禄丰林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离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生态环境的期盼还有差距,发展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生态修复难度增大
局部生态脆弱地区,自然立地条件差,造林成林困难,加之传统的劳动力、土地等投入要素优势逐步丧失,造林抚育用工短缺,劳动力成本上涨,造林难度大,恢复生态成效缓慢。
二、资源保护压力加大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项目使用用地持续增加,森林资源保护压力日趋增大,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矛盾突出。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破坏森林生态环境时有发生,全面保护天然林的任务十分繁重。
三、体制机制缺乏活力
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产权界定不清是制约林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经营权落实不到位、处置权设置不完整等问题,规模经营和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程度不高。产权模式落后,投融资机制不活,社会资本进入困难,改革红利远未释放。
四、林草产品供给能力不足
森林、湿地、草原等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产品供给和生态公共服务能力,与人民群众期盼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人们对身边增绿、社区休憩、森林康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资源还未有效转化为优质的生态产品和公共服务,生态服务价值未充分显化和量化,林草巨大的生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
五、基础设施装备落后
林区道路、供电、饮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滞后,相关扶持政策难以落实。林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低,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资源管理、林业执法、有害生物防治等现代装备手段落后,实用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不足,林草人才队伍薄弱,基层林草中心基础设施装备落后。
六、管理服务水平不高
林业自然资源保护、公共资源配置、生态效益补偿、损害责任追究等制度尚不健全。资源管制、营造林管理较为粗放,森林、湿地、草原、荒漠、野生动植物等资源监测、保护修复等难以做到精准保护、精准建设。信息化建设滞后,林业大数据融合度低,互联网等现代先进技术应用不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主动性、融合性、创新性不够,服务林农群众的手段落后。
第三节 面临机遇
从国家、省、州发展战略及我市林草事业面临的发展形势,“十四五”时期,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机遇。
重大战略机遇。国家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等重大发展战略,将使云南从开放发展的“末稍”变为前沿。禄丰处在国家战略规划区的重要节点上,资源、环境区位优势明显,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省、州发展战略,实现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重大战略机遇。
重大历史机遇。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特别是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三个定位”的力度不断加大,将会以更大更快的步伐推进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这些重大理论创新和战略部署,将对林业产生深层次、全方位的影响,为我市林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
重大政策机遇。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战略重点,制定出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的全面落实,将产生极大的政策“溢出效应”。
重大发展机遇。《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以及生态公益林补偿等制度,为我市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积极推进“森林城市、绿色城乡”创建工作,启动实施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随着这些工程项目的实施,我市林草发展也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第二章 总体思路
“十四五”林草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需要我们认真理清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科学合理确定好发展目标,并围绕目标任务抓好工作落实。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考察云南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楚雄现场办公会议总要求、州委加快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楚雄行动,以争当建设全国生态文明排头兵先行示范区及全省绿色产业基地建设示范区为目标,以推动林草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为路径,以实施重大工程、深化重大改革、完善重大制度为抓手,全面实行林长制,加强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推进国土绿化,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积极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大力实施“一二三”行动,加快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基础保障能力,不断推进林业草原现代化建设,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推进全市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推乡村振兴贡献林业和草原力量。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大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切实做好自然保护地、野生动植物保护,确保自然生态系统安全稳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进发展和保护协调共进。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集约资源保护与发展,把节约放在优先位置,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最大化;在资源保护与发展中,把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生态建设与修复中,以自然恢复为主,自然修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
坚持质量优先、量质并进。树立质量导向、效益导向,实现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尊重自然规律,切实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优质性,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尊重市场规律,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着力补齐短板,提升林业草原基础设施和现代装备建设。
坚持人民主体、绿色惠民。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生态产品、优质生态服务的迫切需求。充分发挥林草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添绿色福利和生态福祉。
坚持改革创新、高效治理。把握改革创新的正确方向,扩大改革红利和创新红利,释放各类主体参与林草建设的内在潜力和活力。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加强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完善提升,努力把林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充分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市自然生态系统更加稳定,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稳固,生物多样性保护更有成效,绿色惠民生态产业更有活力,生态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和治理能力明显增强。努力构建稳定的生态林业体系,高效的民生林业体系、繁荣的文化林业体系、优美的森林城镇,使林业和草原事业在禄丰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加强,在生态建设中的首要地位得到进一步体现。
一、生态安全屏障更加巩固
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通过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开展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提升生态修复和生态屏障功能,加强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确保生态系统结构更加稳定,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承载力明显提升,形成有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到202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2.5%,森林蓄积量达1600万立方米,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68立方米/公顷,林地保有量23.13万公顷,森林保有量22万公顷,自然保护地面积2.6万公顷,湿地保有量达0.42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75%,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率达9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61%,天然林面积17.13万公顷,国有天然林面积1.13万公顷,林草产业总产值达26亿元以上。
生态景观修复从沿路、沿河湖、沿集镇(简称“绿美禄丰”)绿化向国土空间全域延伸,景观功能和美景度不断增强,持续提升全市绿色颜值,全市呈现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山水美良好格局。
二、林草产业体系更加高效
依托我市森林资源优势,创新林草发展机制,转变林草发展方式,优化林草产业结构,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培育林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形成资源支撑、产业带动、品牌拉动的发展新格局。全面建立林业资源高效利用机制,推动建立现代林业经营利用机制,全面落实森林、林地、湿地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支持林业加工企业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率。深化林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扶持生物材料、生物医药、生物能源、森林食品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核桃、板栗、林下经济等非木质利用产业。大力发展花卉苗木、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产业,带动林农增收致富。到2025年,全市林草产业总产值达26亿元以上,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调整到60:15:25,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5000元以上。
三、生态文化更加繁荣
大力弘扬生态文化,着力打造人文林业,建立生态文明道德规范,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普及森林文化知识,提高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逐步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社会氛围。积极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努力打造森林文化品牌,提升我市森林生态文化的影响力。到2025年,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年价值量达170亿元,把禄丰创建为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森林乡村70个,建设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1个,生态文明教育普及率达85%,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8%以上。
四、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更加现代化
——大力推进林草生态保护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保护;健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机制,大力推行树种珍贵化、材种大径级化、结构复层异龄化建设模式,精准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落实森林生态系统修复举措,坚持人工造林与自然修复并举,进一步加大森林抚育力度,修复完善森林生态系统。到2025年,混交林占比达17%以上,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达62%。
——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初步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重要生态系统和重点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保护能力全面提升,滇中动植物宝库地位得到巩固提升。加强对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永续利用,以保护自然、服务人民、永续发展为目标,扎实做好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规划编制、勘界立标、整合优化及确权登记等工作。
——加强林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全力防控松材线虫病;加强防治机构队伍建设,培育防治服务组织,建立健全跨区域、跨部门联防联控机制;扎实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主动衔接森林防灭火体制改革,补齐补强护林、扑救、工作队伍,加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强化电子监测和森林消防能力建设,提高林草灾害防控现代化水平。到2025年,森林火灾受害率在0.9‰以内,有害生物成灾率在4‰以内。
——完善林业生态多元补偿机制。探索建立林草生态多元补偿的长效机制,积极创新补偿模式。建立和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稳步增长机制;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引导社会各方参与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探索推进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增量扩面。积极争取财政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赎买等改革补助标准。逐步将已赎买的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调整为生态公益林;完善天然林停止商业性采伐管护补助制度。继续实施天然林停止商业性采伐管护补助政策,争取统一天然林管护与公益林补偿标准。探索通过捐赠、资助、认养等多渠道筹措天然林保护修复资金;建立湿地补偿机制。探索开展试点,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创新绿色金融支持保障机制。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林权抵押贷款,满足林农资金需求;争取银行金融机构加大林业信贷投放,争取开发性、政策性银行贷款投入林业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构建林业金融风险防控体系。积极完善资产评估、森林保险、林权监管,推动林权抵押贷款增量扩面。
——严明林业生态资源保护责任制度。完善森林资源利用监管制度。探索推进林长制试点;实行林业资源用途管制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林业生态监测评价,深化护林员和管护体制改革,落实森林巡护;建立健全责任考核制度。认真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将森林资源资产纳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重要内容,推动完善领导干部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开展林木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强化责任考核。
——加快推进林业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林业“一张图”。深入开展“互联网+林业”行动,充分利用北斗导航定位、高分辨率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加快推进林业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不断完善资源动态监测。着力林业大数据的集成、共享,综合应用资源调查更新和遥感动态监测技术,开展资源年度动态监测,为森林资源监管提供支撑;积极构建资源监管“一体化”。整合林区现有林火监测、道路监控、林业执法及无人机等资源,建设森林资源综合视频监控体系。到2025年,林业信息化率达60%。
——着力提高林业科技支撑水平。大力推进科技兴林,推广实施种业创新、森林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与恢复、森林质量提升和可持续经营、森林灾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着力加快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强化林业科技服务,继续推进科技下乡,开展林业技术咨询、服务,推进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着力提高林业经营管理科技含量。到2025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
——健全林业法治保障体系。加强林业法治建设,争取组建林草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加大林业执法力度,狠抓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等资源保护,严厉打击乱占滥用林地、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活动。
禄丰市林业和草原发展“十四五”主要指标表
类别 |
指标 |
2020年 |
2025年 |
属性 |
生态保护 |
森林覆盖率(%) |
65 |
62.5 |
约束性 |
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 |
1461 |
1600 |
约束性 |
|
林地保有量(万公顷) |
26.397 |
23.13 |
约束性 |
|
自然保护地面积(万公顷) |
2.58 |
2.6 |
约束性 |
|
湿地保有量(万公顷) |
0.41 |
0.42 |
约束性 |
|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率(%) |
90 |
95 |
约束性 |
|
草原综合植被盖度(%) |
60.6 |
61 |
约束性 |
|
湿地保护率(%) |
62 |
75 |
预期性 |
|
天然林面积(万公顷) |
18.05 |
17.13 |
预期性 |
|
其中:国有天然林面积(万公顷) |
1.13 |
1.13 |
预期性 |
|
混交林占比(%) |
16.98 |
17 |
预期性 |
|
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立方米/公顷) |
64.96 |
68 |
预期性 |
|
经济民生 |
生态服务功能年价值量(亿元) |
156 |
170 |
预期性 |
林草总产值(亿元) |
19.3 |
26 |
预期性 |
|
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 |
80:10:10 |
60:15:25 |
预期性 |
|
省级森林城市(市城)数量(个) |
0 |
1 |
预期性 |
|
森林乡村(个) |
17 |
70 |
预期性 |
|
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个) |
0 |
1 |
预期性 |
|
村庄绿化覆盖率(%) |
27.3 |
>48 |
预期性 |
|
基础保障 |
林业信息化率(%) |
53 |
60 |
预期性 |
科技进步贡献率(%) |
55 |
60 |
预期性 |
|
森林火灾受害率(‰) |
<1 |
<0.9 |
预期性 |
|
有害生物成灾率(‰) |
<4 |
<4 |
预期性 |
|
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 |
50 |
65 |
预期性 |
第四节主要任务
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家和省、州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林业草原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加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系统修复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增加森林、湿地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巩固和扩大生态空间,增强自然生态功能,构筑国土绿色生态安全屏障。
一、大力推进国土绿化,全面改善生态环境
聚焦“三沿”重点,谋划实施退耕还林、陡坡地生态治理、国家储备林等林业生态建设、路域绿化美化、石漠化治理、星宿江龙川江流域生态治理等重点生态项目,积极开展宜林荒山荒地绿化美化5年行动,大力推进城乡绿化、造林困难地绿化、矿区复绿等国土绿化工作,继续做好国家和云南省森林乡村创建工作,全面改善生态环境,为全市人民营造优美宜居的环境。
二、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深入贯彻落实《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严格保护天然林及公益林;加强草原监测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草原监管效能;严格执行林木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加强林地管理;强化红线保护意识,切实落实森林资源保护责任,确保森林资源稳中有升;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全市森林生态安全。
三、加快林草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紧紧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三张牌”,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优化林草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优质林草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着力抓好以核桃、板栗、花椒等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产业提质增效,促进精深加工,提升附加值;着力培植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动林草产业转型升级。
四、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守好生态保护红线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管理,构建“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监管网络体系,强化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监测,着力提升自然保护地生态功能,坚决守好生态文明建设最前沿阵地和最核心区域。加强湿地保护制度建设,以湿地保护小区和湿地公园建设为重要抓手,提升湿地保护率,扩大湿地面积,全面加强湿地保护管理。
五、夯实林草发展基础,提高治理保障能力
一是加强森林草原防火体系建设,加大专业防火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构建森林草原一体化防火机制,提升林草火灾综合防控能力。二是加强林业有害生物智能化体系建设,提高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灾减灾、服务保障等体系建设。三是加强国有林场水电路建设及自然保护地、乡镇管护站点建设,不断改善基层林草管护人员工作及生活条件。
六、压实工作责任,全面推行林长制
建立以林长制为主体的党政领导保护发展林草资源责任体系,市、乡、村分级设立林长,建立林长制。各级林长组织制定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规划,协调解决区域重点难点问题,落实森林草原防灭火、重大有害生物防治责任制和措施。明确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目标责任,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监管到位、奖惩严明的长效机制。
第三章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系统修复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增加森林、草原、湿地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巩固和扩大生态空间,增强自然生态功能,构筑国土绿色生态安全屏障。
第一节 推进长江重点生态区生态保护和修复
牢固树立“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以推动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整治和自然恢复为导向,立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加快打造长江绿色生态廊道。
一是加快保护与修复沿江生态系统,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实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沿江重要湿地保护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全面保护和恢复湿地资源,提升天然林整体功能,保护野生动植物及生物多样性,加强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修复。二是大力实施退耕还林,提高林草植被质量。三是对石漠化严重地区实行综合治理。四是加强退化林和人工纯林修复,增加复层异龄混交林比重,构建绿色生态走廊。
第二节 推进国土山川大绿化
一、加快造林绿化
坚持全民义务植树,推广认种认养林木林地等多种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发动全社会力量植树增绿。坚持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并举,加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绿化美化国土空间。按照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要求,实施退耕还林。推进石漠化重点生态区域系统修复,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加强退化森林和残次林修复,封补抚改并举,逐步培育为混交林、复层林、异龄林,增加珍贵树种、乡土树种、长周期树种比重,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加快开展乡(镇)村(组)造林绿化示范建设。建设树种配置合理、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森林生态系统,形成沿江、沿线、沿河(库)的国土绿化网格,促进山脉、河湖、城市、乡村绿化协同。
二、推进石漠化重点生态区域系统修复
加强石漠化土地治理,以自然修复为主,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增加林草植被,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稳步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系统修复,自然修复与人工促进相结合,综合治理,提升生态服务功能。
三、加快国家储备林建设
利用好国家开发性、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渠道,完善财政贴息激励机制,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储备林投资、运管和管理,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到2025年,实施国家储备林建设4.1万亩。
第三节 强化森林资源大保护
一、全面保护天然林资源
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加强管护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管护区域全覆盖。对典型的天然林生态系统集中分布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全面保护天然林实行政府负总责,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全落实,实行国有天然林资源总量管控,天然林保护能力全面提高。
二、严格保护林地资源
强化林地“一张图”建设、应用和维护更新,分级分类进行林地用途管制,严格控制林地转化为其他用途土地。建立以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总量与强度双控的森林采伐管理新机制,健全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和政策体系。加强执法体系建设,严格实施森林资源监督,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破坏林地行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和复壮,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
三、全面保护湿地资源
建立湿地保护制度,实行湿地资源总量管理,明确管护主体的保护责任。开展退耕(牧)还湿,稳定和扩大湿地面积。开展污染和有害生物防控,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湿地生态质量,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完善湿地资源调查监测、科普宣教和技术培训体系,构建统一的湿地监测、评估和预警平台。开展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社区扶持共建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
四、全面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保护、修复和扩大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建设生态廊道。开展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优先实施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保护地管理和建设。严格监管乱捕滥猎、乱采滥挖、乱食滥用野生动植物等不文明行为。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警示教育。
第四节 加强森林资源质量精准提升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造管并举、量质并重的森林可持续经营原则,强化系统管理,实施科学经营,加快培育多目标多功能的健康森林。
一、分类促进科学经营
科学开展天然林经营。保育结合,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森林演替,调整林分层次结构,优化树种组成,大力培育天然复层异龄林。“原生林”要充分利用自然演替和更新能力,以天然更新为主,维护良好的森林结构和功能。“次生林”要加强中幼龄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调整和优化林分树种结构、龄组结构、径级结构和密度结构,使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更加稳定。“稀疏林”要实行封育和补植补造,增加珍贵树种、乡土树种混交和深根系树种比重,恢复森林环境。加快开展人工林经营。大力推进人工商品林集约经营,提高森林经营强度,积极改造低效退化林分,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产出。根据林分生长状况和自然分化情况科学实施抚育经营,适时调整林分密度,促进林木生长。
二、强化森林经营管理
在做好二类调查及各项专业调查基础上,国有林场以提供森林生态服务为主线,以林场为单元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重点培育珍贵树种、大径级优质良材和优美森林景观。集体林以推进规模经营为抓手,鼓励经营主体编制和实施简明森林经营方案,将经营措施落实到山头地块。建立森林经营成效监测评价体系,加强对森林经营活动的管理监督。构建森林经营成效监测网络。
三、推进混交林培育
新规划造林地应优先营造混交林,现有人工纯林逐渐采取森林抚育措施调整树种结构,退化林、残次林修复采取补植改造、树种替换等方式修复为混交结构,积极推行针叶与阔叶树种混交、先锋树种与演替后期树种混交、乔木与灌木树种混交,大力发展乡土树种、珍贵树种、深根系树种、演替后期树种为建群种的混交林,形成层次多、冠层厚、生态位错落有致的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森林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
第五节 加强草原保护与修复
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分类施策、综合治理的原则,遵循草原生态系统的内在机理和规律,争取实施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努力推动形成健康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
一、健全草原保护修复制度
全面落实地方党委政府保护修复草原主体责任,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的草原保护管理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完善草畜平衡制度,健全全民所有草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编制草原经营方案,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和稳步增长机制。
二、加强草原保护修复
积极争取实施人工种草、退牧还草、退耕还草工程等退化草原生态修复工程,采取补播改良等模式,对严重破损草地进行修复。
三、加大草原保护执法力度
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等法律法规,把依法治草贯穿于草原保护修复全过程。建立禁牧区域管护制度。开展破坏草原资源专项整治行动,整治侵占、滥垦、乱开等破坏草原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四、从严管理草原资源
严格落实草原资源用途管制和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制度,各类征占用草原建设项目要严格执行林业和草原部门前置审核和立项预审制度,未经林业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办理草原转建设用地审批手续,项目审批部门也不得核准或批准项目建设,严禁先行施工后补办手续。严厉查处非法开垦草原、非法占用草原、非法采挖草原野生植物等违法行为。
五、提升草原防灾减灾能力
完善草原灾害应急预案和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健全各级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大草原防灾减灾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装备保障水平。建设草原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草原管理数字化。加大草原植被修复技术应用,提高草原生态保护科技水平。
第六节 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
加大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对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建设美丽禄丰、为全市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落实湿地保护与恢复的法规政策
严格依法依规落实保护好、恢复好湿地资源。建立完善严格的湿地保护、恢复考核指标体系,将湿地保护恢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实行湿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科学完善湿地保护的政绩考核制度,落实好湿地保护的主体责任。
二、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的能力建设
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组织领导,完善湿地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湿地资源保护管理机构,充分发挥湿地保护管理职能作用。建立高素质的湿地保护和恢复的业务队伍。完善湿地监测网络,强化科技支撑,配备湿地保护的监控监测技术设备与手段。建立湿地保护成效奖惩机制,强化激励效果。
三、全面保护与恢复湿地
根据生态区位、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建立和完善湿地分级体系。加大湿地修复与保护力度,加快实施湿地生态修复,扩大湿地面积,恢复湿地生态服务等功能。实施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等重要湿地生态功能区的湿地保护工程。加大投入,采取退养还滩、退耕还湿、排水退化湿地恢复等措施,对集中连片、破碎化严重、功能退化的自然湿地进行修复和综合整治,增强湿地生态系统自然性、完整性、稳定性。对湿地进行全面保护与恢复,进一步提升湿地生态承载力,以及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产品供给和生态公共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创新湿地保护管理形式,建立完善市、乡、村三级管护联动网络。
四、建立完善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湿地保护补助专项资金。按照中央关于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要求,建立完善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相关制度,以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为基准,逐年提高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充分保障湿地保护恢复经费需求。
五、严惩侵占破坏湿地的违法违规行为
建立湿地保护红线制度,实行湿地总量管控。正确处理好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实行最严格的湿地保护制度。切实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非法乱占滥用湿地行为,控制湿地流失,恢复并扩大湿地面积。
六、强化湿地保护教育宣传
以广播、报刊、电视、网络等为媒介,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利用每年2月2日“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宣传普及湿地保护的意义、知识、政策、法律法规等,增强公民保护湿地的认知和自觉性,充分调动各级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参与湿地保护的积极性。利用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等重要湿地场所,开辟为青少年湿地保护科普教育基地,培育青少年保护湿地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
第七节 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
石漠化治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治理,治理措施涉及多方面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林草植被保护与恢复、草食畜牧业发展、水土资源综合利用。石漠化综合治理是维系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岩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强化林草植被的保护和恢复,提高植被质量
加强林草植被保护与恢复是石漠化治理的核心,是区域生态安全保障的根基。采取封山育林育草、人工造林、退耕还林还草、森林抚育等多种措施,加强岩溶地区林草植被的保护与恢复,提高林草植被盖度与生物多样性,促进岩溶地区生态系统的修复,防治土地石漠化。加强石漠化地区良种壮苗繁育基地建设,开展石漠化治理的优良树种、林种等配比结构、困难立地造林技术集成、生态经济型修复等综合治理模式的研究、试验、示范与推广。
二、强化草地改良与建设,适度发展草食畜牧业
发展草食畜牧业是兼顾生态治理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因地制宜地开展草地改良、人工种草等措施恢复植被,提高草地生产力。按照草畜平衡的原则,充分利用草地资源以及农作物秸秆资源,合理安排载畜量,加强饲料贮藏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传统放养方式,发展草食畜牧业。
三、统筹利用水土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适度开展以坡改梯为重点的土地整治,降低工作面坡度,改善土壤肥力,建设坡面水系、水利水保、生物篱等综合配套措施,减少水土流失,实现耕地蓄水保土,建设高效稳产耕地,保障粮食供给。
第八节 推进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
国有林场是生态修复和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维护生态安全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推进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对全面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作用。
一、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
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保育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使森林质量明显提高,森林蓄积逐年增长,林分结构更趋合理,树种比例更加协调,推进生态林场建设。林场应根据自身情况,完善森林经营方案,制定有针对性的经营措施,开展人工造林、中幼林抚育、低效林改造、封山育林等工程建设,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体系建设,科学防控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天然林管护能力建设,保护和修复天然林资源,逐步提高天然林生态功能。对公益林和商品林实行分类经营管理,突出主导功能,发挥多种功能,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对公益林中生态功能低下的疏林、残次林等低质低效林,采取林分改造、森林抚育等措施,提高公益林的质量和生态保护功能。不断提升森林质量,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国有林场实际情况,以完善国有林场基础设施体系为目的,加快林场供电、饮水、道路、通讯网络、环境卫生、管护站点用房、防火阻隔系统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规范林场建设。
三、推动森林文化工程建设
国有林场根据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特点,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森林文化建设活动,推动文化林场建设。一是充分发挥森林多功能作用,拓展国有林场在森林教育、森林体验、森林疗养等方面功能。依托优秀的森林环境、富集的生物多样性,合理配置旅游要素,建设森林康养、森林氧吧等观光度假基地,为人们提供走进森林、享受自然的好去处。二是探索建立森林科普和森林教育。设立森林文化示范区,设置自然观察径、森林教室、森林作业体验场、植物园森林体验馆等项目,展示森林文化,传承林业精神,让人们走进国有林场,既受教育又长知识,既提升品位又陶冶情操。三是开展营林文化建设。将新的森林经营理论与林业发展实践相结合,探索建设碳汇林业的标准地,风景林、游憩林营造的示范区,健康森林、近自然林的推广区。
四、提高信息化水平
以应用需求为导向,以融合创新为动力,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加强国有林场信息化基础建设,提高林场信息化管理及应用水平,推进智慧林场建设。一是加强林场信息化基础建设。通过加强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积极推进无线网络建设。根据业务需求安装和使用各种传感设备、智能终端、自动化装备等,提高林场信息采集水平。通过信息资源整合改造和开发利用,建立或完善国有林场信息资源数据库。二是提高林场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并推进国有林场网站群建设和网上办公系统建设。三是推进林场信息化应用水平。通过形成智慧林场森林资源一张图,完善智慧林场森林资源监管体系。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在国有林场林火监测、预警预报和应急防控等方面,加快林业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防控体系建设。推进智慧林场重点工程监督管理平台建设。
第四章 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首先要保护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自然保护区保护水平,接入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全面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加强野生动植物管理,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积极开展重要物种栖息地保护恢复和生物廊道建设。
第一节 加快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自然遗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改革任务。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明确自然保护地功能定位。将生态功能重要、生态环境敏感脆弱以及其他有必要严格保护的各类自然保护地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范围;科学划定自然保护地类型。对现有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点)、自然保护小区、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等各类自然保护地开展综合评价,按照保护区域的自然属性、生态价值和管理目标进行梳理调整和归类,逐步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分类系统;编制自然保护地规划。落实国家发展规划提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要求,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自然保护地规划,明确自然保护地发展目标、规模和划定区域,将生态功能重要、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生态保护空缺的区域规划为重要的自然生态空间,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整合交叉重叠的自然保护地。以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为原则,遵从保护面积不减少、保护强度不降低、保护性质不改变的总体要求,整合各类自然保护地,解决自然保护地区域交叉、空间重叠的问题;归并优化相邻自然保护地。制定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办法,明确整合归并规则,严格报批程序。对同一自然地理单元内相邻、相连的各类自然保护地,打破因行政区划、资源分类造成的条块割裂局面,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完整、物种栖息地连通、保护管理统一的原则进行合并重组,合理确定归并后的自然保护地类型和功能定位,优化边界范围和功能分区。
二、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
统一管理自然保护地。理顺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管理职能。建立统一调查监测体系,建设智慧自然保护地;合理调整自然保护地范围并勘界立标。根据自然保护地范围和区划调整办法,依规开展调整工作。开展自然保护地勘界定标并建立矢量数据库,与生态保护红线衔接,在重要地段、重要部位设立界桩和标识牌;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根据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每个自然保护地作为独立的登记单元,清晰界定区域内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主体,划清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使用权的边界,明确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种类、面积和权属性质,逐步落实自然保护地内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代行主体与权利内容,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实行协议管理;实行自然保护地差别化管控。根据各类自然保护地功能定位,合理分区,实行差别化管控。
三、创新自然保护地建设发展机制
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以自然恢复为主,辅以必要的人工措施,分区分类开展受损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建设生态廊道、开展重要栖息地恢复和废弃地修复。加强野外保护站点、巡护路网、监测监控、应急救灾、森林草原防火、有害生物防治和疫源疫病防控等保护管理设施建设,利用高科技手段和现代化设备促进自然保育、巡护和监测的信息化、智能化。配置管理队伍的技术装备,逐步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分类有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对自然保护地进行科学评估,将保护价值低的建制城镇、村屯或人口密集区域、社区民生设施等调整出自然保护地范围。依法清理整治探矿采矿、水电开发、工业建设等项目,通过分类处置方式有序退出;根据历史沿革与保护需要,依法依规对自然保护地内的耕地实施退田还林还草还湖还湿;创新自然资源使用制度。全面实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健全特许经营制度,鼓励原住居民参与特许经营活动,探索自然资源所有者参与特许经营收益分配机制;探索全民共享机制。在保护的前提下,在自然保护地控制区内划定适当区域开展生态教育、自然体验、生态旅游等活动,构建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态产品体系。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功能。推行参与式社区管理,按照生态保护需求设立生态管护岗位并优先安排原住居民。建立志愿者服务体系,健全自然保护地社会捐赠制度,激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建设与发展。
四、加强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督考核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强化自然保护地监测、评估、考核、执法、监督等,形成一整套体系完善、监管有力的监督管理制度。
第二节 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
一、开展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
优先实施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程,完善布局并建设一批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中心,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和野化放归。
二、强化野生动植物基因保护保存体系
开展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摸底,收集、保护、引进一批珍贵种质资源,建设一批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重点领域、重要生态系统、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极小种群、地方特有动植物的保护。建立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监测、评价和预警系统,完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
三、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加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保护地管理和建设。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完善观测体系。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警示教育。强化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繁育、利用监管,严格监管乱捕滥猎、乱采滥挖、乱食滥用野生动植物等不文明行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积极开展各类寒舍活动,提高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第五章 发展生态富民产业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合理利用林草资源,是遵循自然规律、实现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与自然资产保值增值的内在要求,是推动产业兴旺、促进生态美百姓富有机统一、满足社会对优质林草产品需求的有效途径。
第一节 促进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充分挖掘林草产业在绿色发展中的优势和潜力,以政策引导、示范引领、龙头带动为抓手,发展特色产业,扶持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打造产业品牌,优化产业结构,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产业集群,推进林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干果产业
根据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要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破市场销售瓶颈,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增强市场竞争优势,加快形成品牌效应,做强做大核桃产业,加快发展板栗、花椒等干果产业。
二、推动经济林和木本花卉苗木产业提质增效
突出资源特色,以市场为导向,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创建木本油料、特色果品、木本饲料、森林药材等经济林和特色木本花卉苗木示范基地,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培育特色主导产品。
三、巩固提升林下经济产业化水平
大力发展野生食用菌、林下药材、森林食品等产业。完善林下经济资源保护利用政策措施。支持规模经营主体完善林下药用植物、食用菌仿野生种植技术、规程和标准,提升林下经济质量效益和品牌建设能力。
四、增强木材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突出森林可持续经营和定向集约培育,加大人工用材林培育力度。以国家储备林为重点,加快大径级、珍贵树种用材林培育步伐。推进用材林中幼林抚育和低质低效林改造。支持林业重点龙头企业或有经营能力的社会投资主体参与原料林基地建设。
五、规范有序发展特种养殖
发挥林区生态环境和物种资源优势,鼓励社会资本与科研单位合作,产学研用相结合,发展食用、药用动物养殖,发展野生动物驯养观赏和皮毛肉蛋加工。完善野生动物繁育利用制度,加强行业管理和服务,推动野生动物保护、繁育与利用规范有序协调发展。
六、促进林草产品加工业升级
引导和促进林草产品加工重点企业进一步提高林草产品储藏、保鲜、烘干、冻干、分级、包装能力和水平,重点加快突破核桃、板栗、花椒、野生食用菌等林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培育发展森林生态食品。开发林业生物质能源、材料和产品,挖掘林产工业潜力。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集种养加服于一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各类林草产业联盟,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七、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
加强与文化旅游等部门合作,制定森林生态旅游与自然资源保护良性互动的政策机制。依托“一部手机游云南”智慧平台,推动森林生态旅游服务信息标准化建设,建立统一的信息统计与发布机制。积极培育森林生态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开展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加强试点示范基地建设,打造特色森林生态旅游线路、森林生态旅游地知名品牌。引导全市围绕森林生态旅游开展森林城镇、美丽乡村、森林村寨和森林人家建设。
八、积极发展森林康养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充分发挥禄丰独特多样的森林康养资源优势,规划和科学利用森林生态环境、景观资源、食品药材和文化资源,积极探索森林康养与医疗、教育等产业的融合模式,大力兴办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等森林康养服务。建设森林浴场、森林氧吧、森林康复中心、森林疗养场馆、康养步道和导引系统等服务设施。加强林下药材种植培育、森林食品和药材保健疗养功能研发。推动实施森林康养基地质量评定标准,创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
九、培育壮大草产业
摸清全市草原资源现状,编制草原产业发展规划,实施草原生态修复工程,强化草原保护管理,建立健全草原可持续利用机制,提高草原牧草供应能力。启动草业良种工程,加大以本地优良草种为主的草种繁育体系建设力度,逐步形成草品种集中生产区。加大牧草种植业投入,出台草产品加工业发展激励政策。重视发展草坪业,提高草坪应用水平。
第二节 完善产业发展服务体系
一、壮大经营主体
以龙头企业为重点,以林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化服务组织为依托,加快新型林草业经营体系建设。切实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资和经营环境,努力解决企业在投资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引导发展以林草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为龙头、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林农和草农为基础的“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林草产业经营模式,打造现代林草业生产经营主体。
二、完善投入机制
完善林草产业发展投入制度,加强林草产业资金投入。统筹用好林业贷款贴息、退耕还林还草、陡坡地生态治理、造林补助、森林抚育、林业科技示范推广等林业项目资金,优化投入机制,探索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林草产业,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林草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做优、做强、做大林草产业。
三、保障用地需求
根据国家土地法律和政策,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林草产业基础设施、生产经营设施和服务设施提供建设、经营和生产用地。
四、拓展金融服务
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加强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积极争取金融机构优惠贷款和抵押贷款,争取金融机构开发林业全周期信贷产品。积极协调金融机构拓宽支持林业产业的金融产品,鼓励各地建立林权收储担保服务制度,支持林业规模经营主体创办(领办)林权收储机构,支持其以自有林权抵押折资作为保证资金。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林产品抵押、质押融资。争取保险机构扩大保险覆盖范围。完善林草资源资产评估制度和标准。
五、加强市场建设
依托核桃等有较大种植规模的产业基地,支持开展集加工、包装、储存、物流、贸易功能为一体的林草产品综合市场。推广“互联网+林业”模式,建设林草产品电子商务体系,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加强大数据应用,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大力推行订单生产,鼓励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农民组织建立长期稳定利益共同体。深入实施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完善统一规范的产品标准、认定和标识制度。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健全评价体系和命名制度。实施林业碳汇市场化建设工程,加快发展碳汇交易。
六、加强招商引资
充分发挥我市林草产业资源和绿色生态优势,筛选出有吸引力的林草产业投资项目,建立完善林草产业招商项目库,加大林草产业招商引资力度。
七、强化科技支撑
加强林草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大力培养产业技术人才。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八、维护质量安全
健全林草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林草产品质量评价制度和追溯制度。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大力推进产地标识管理、产地条形码制度。建立林草产业市场准入目录、市场负面清单及信用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主要林草产品质量安全抽检机制,及时发布检测结果,引导企业落实产品质量及安全生产责任。加强林草有害生物预防和控制。
第三节 巩固脱贫成果与助推乡村振兴
高质量发展林草产业,不断提高群众收入,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脱贫质量和夯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实施林业项目建设
实施人工造林、退耕还林还草、森林抚育、林产品加工、生态修复、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项目,充分调动贫困人口参与林业项目建设,增加收入。推动实施森林乡村、森林人家创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产业,促进群众就近务工增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盘活林业资源,理顺林业投资、担保、抵押、贴息等一系列林业投融资体制机制,实施招商引资,积极引进有实力、有意愿的企业和个人,投资开发荒山、荒滩,开展森林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康养等项目建设,稳定并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二、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大力培育林业新型经营主体,引导林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林场和种植大户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流转林地发展林草产业,通过“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建设特色经济林、苗木基地,林产品加工企业,鼓励辖区具有劳动能力、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全面参与,建立市场主体与农户增收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农户自身造血功能,带动增收。通过林草产业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促进林草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生态体系的建设,使林业产业步入持续、稳定、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三、培植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加大对林农户的林草产业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有利于实施林草产业发展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一支有利于乡村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厚植林草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促进林农增收。
四、创新激励机制
创新林业管理机制,积极引导林业企业吸纳更多的贫困户进入生产环节,带动稳定增收。鼓励经营主体加快林业企业建设步伐,鼓励扩大经营规模,进行提档升级。
五、优化资源配置要素
充分发挥林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优化资源配置要素,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结构优化的林业产业体系、服务体系,建立带动一批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种养等产业,打造乡村生态产业链。进一步盘活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利用现有生产服务设施用地开展相关经营活动,壮大集体经济。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生态保护修复,从事森林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产业开发,改善人居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把森林康养产业打造成林草产业发展新亮点。
第六章 建设美丽禄丰
围绕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山水美的目标,着力实施国土山川大绿化,全面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大力推进美丽禄丰建设。
第一节 修复生态景观
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提高城乡绿化覆盖率,提升森林景观,改善人居环境,营造优美的生态空间。
一、大力发展森林城市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充分发挥森林在改善城市宜居环境和城市现代风貌方面的独特作用,增加城市绿色元素,使城市森林、绿地、水系、河湖、耕地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加强城市内绿化,建设城市绿廊,推进屋顶绿化,使城市适宜绿化的地方都绿起来;疏解城市功能腾退的土地,优先用于绿化。加强城市周边绿化,利用城市周边闲置土地、荒山荒坡、污染土地,开展植树造林,成片建设城市森林、湿地和永久性公共绿地。大力提高城市特别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森林景观,建设林水相依、林路相依、林居相依的城市森林复合生态系统,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为城市营造绿色安全的生产空间、健康宜居的生活空间、优美完备的生态空间。加快推进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庄、森林人家建设,初步形成符合市情、具有特色、类型丰富的森林城市格局。力争到2025年,将禄丰建成省级森林城市。
二、着力建设美丽乡村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生态建设,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开展美丽乡村、生态乡村示范建设活动,按照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的要求,建设一条进村景观路,保留一处公共休憩绿地,保护一片民俗风水林,配置一块排污净水湿地,房前屋后见缝插绿,田间地头造林增绿,实现村庄绿化靓化,形成沿河风景林、房前屋后花果林、村中空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的美丽乡村绿化格局。
第二节 提升生态公共服务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努力把高质量的生态成果和生态效益有效地转化为生态公共服务,构建内容丰富、规模适度、布局合理、满足不同群体需要的生态公共服务网络。
一、构建生态公共服务网络
加大自然保护地、生态体验地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开发和提供优质的生态教育、游憩休闲、健康养生养老等生态服务产品。加快发展生态标识系统、绿道网络、环卫、安全等公共服务设施,营造生态优美、景观多样、绿色宜人的生态空间。精心设计打造以森林、草原、湿地、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花卉苗木为景观依托的生态体验精品线路,集中建设一批公共营地、生态驿站,开展空气负氧离子监测发布,提高生态体验产品档次和服务特色,让广大人民群众亲近森林、感知森林、享受森林。增加森林和湿地碳汇,减少林业碳排放。建立健全林业碳汇计量与监测体系,开展林业碳汇调查和连续动态监测,完善森林、湿地、木质林产品各类碳库现状及动态数据库,加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林业碳汇技术标准体系。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碳汇林业建设,指导开展碳汇造林,搭建碳汇林业信息服务平台。积极推进林业碳汇项目减排量交易试点,推进林业碳汇自愿交易。加强林业碳汇交易机制研究,扩大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储备量,加强交易项目的后续管理,推动林业碳汇的可持续发展。
二、大力繁荣生态文化
丰富和完善生态博物馆、科技馆、标本馆和植物园、野生动物园等生态文化载体,加强生态文化传播体系平台建设,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态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以植树节、森林日、湿地日、爱鸟周等重要节日为契机,集中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将自然生态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从小培养爱护森林、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市”等建设,发掘保护原生态文化。
第七章 数字林业建设
依托和融入全省数字林业建设,以楚雄州数字林业新基建重点项目为抓手,积极推进林草资源、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产业、生态文化、林草政务数字化建设,初步建成全市数字林业框架体系,基本实现行业监管实时化、资源管理高效化、生态修复精准化、产业服务智慧化、生态文化大众化、林草政务电子化。
第一节 林草资源数字化
林草资源数字化是数字林业的基础,着力建设林草资源空天地立体化感知体系,升级完善林草资源“一张图”,建立省州市上下贯通、相关部门横向联通、标准统一的大数据平台,促成数据汇聚和共建共享。
一、建立林草感知“一张网”
以现有森林防火监测体系为基础,加强天网、空网、地网建设,建成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采取卫星遥感、无人机高空瞭望、视频监控、地面人工监测等手段,构建林草资源天空地立体化监测体系。不断拓展卫星数据种类,提高影像的分辨率和时效性,加强卫星影像数据的推广使用和应用培训。抓好以视频监控和无人机高空瞭望为主的空网建设。加快全市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进度,尽快实现全市组网,并融入州级系统。抓好以护林员巡山护林为主的地网建设。全市护林员是林草资源保护的重要“神经网络”,作为森林的守护者和数据的采集者,依托护林员队伍,可源源不断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源。
二、建立林草资源“一张图”
以现有林地“一张图”数据为基础,按照统一技术标准和空间基础,汇聚全市各类林草生态资源、产业资源和保护管理数据,建成林草资源“一张图”,实现二三维可视化展示,多层次、全方位反映各类林草资源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各类资源不重不漏,推动“以数管资源”向“以图管资源”的林草管理方式变革。划分各级各部门的共建责任,明确共享权利。强化和规范“一张图”系统的应用,确定过渡期,过渡期后所有与资源相关的业务部门必须使用“一张图”。依托“林草感知一张网”,配以专项调查,配合省州林草局完成好全市性林草资源“一张图”数据更新,逐步实现林草资源“一张图”实时动态更新。
三、数据汇聚“一平台”
按照数据共建共享原则,以林草资源“一张图”数据为基础,依托省级“林业大数据中心”平台,开展林草基础数据、政府开放数据、互联网数据以及第三方产学研合作数据的汇聚、整合、存储、交互、清洗、转换、标准化等工作。林草云平台建设。建设以服务林地管理、森林经营、资源监管和产业发展为核心的云应用,实现森林相关多源数据的采集、连接、整合、挖掘和云计算,支撑基层林草部门的资源管理、动态监测、营林活动和宏观决策需求。市级大数据节点建设。完成全市地理信息数据库、地形图数据、不同时期不同分辨率的卫星影像数据、各类资源监测数据库、各类项目数据库、林草产业大数据等林草数据汇集。建立集数据分析、挖掘和可视化于一体的数据分析与挖掘系统,开展数据分析技术研究。
第二节保护修复数字化
一、生态保护数字化
(一)林草保护数字化
以林草资源“一张图”和立体化监测体系为基础,建设林草资源监管预警平台,构建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快速监测预警系统,对全市林草资源进行精确定位、精准保护和动态监管。
(二)林草防火数字化
以地面视频监控网建设为主体,以卫星遥感分析、无人机航摄、地面巡护及其他感知系统为补充,建设市、乡两级森林防火监测预警平台并接入州级平台,对辖区内的防火监控进行全方位管理,实现林火提前预警、精确定位、科学调度和及时处理。
(三)有害生物防治数字化
构建林草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与防治可视化决策分析系统,实现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构建林草疫源疫病追踪分析与预警系统,实现疫源疫病扩散追踪与预警。
(四)自然保护地管理数字化
建设自然保护地立地监测体系和综合监管平台并接州级平台,提升自然保护地管理科学化、信息化水平。加强保护地监测站点布设、监测因子采集、数据实时传输、信息终端调阅建设,形成保护地空间多层级数据收集和管理者决策多途径信息支撑,实现自然保护地“一套数、一张图”、看得到野生动植物、管得住人的全新“互联网+自然保护地”管理模式。
(五)野生动植物保护数字化
以自然保护地为重点,综合运用地面人员巡护监测、无人机采集、智能视频监控、红外相机监控等多种手段,部署智能视觉感知系统,实现对主要旗舰物种的协同感知、实时监控和智能管理。构建协同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助推珍稀野生动植物的科学管理。
(六)天然林和公益林管理数字化
基于林草资源“一张图”,建立天然林和公益林管理信息系统,对天然林及公益林范围、面积、类别、保护等级、管理属性、补偿对象及管护要求等进行数字化管理,加强天然林及公益林保护和补偿资金的管理。
(七)国有林场管理数字化
基于林草资源“一张图”,建立国有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对国有林边界、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威胁因子等内容进行管理,对国有林保护管理成效进行实时评价。
(八)智慧林区建设
择优打造一批智慧保护地、智慧林场、智慧湿地,推动保护管理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二、生态修复数字化
(一)工程决策智慧化
依托林草资源“一张图”、森林资源大数据,推动形成“数据采集挖掘→数据分析建模→人机协同联动”的智慧决策运行机制,找准生态保护修复的瓶颈和突破口,有效支撑国土绿化、生态修复、保护监管等重大决策制定,促进实现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规划计划地块化、精细化,提高保护修复精准度和资源配置效率。
(二)工程管理数字化
依托林草资源“一张图”,建设生态工程监管平台,对全市实施的生态工程项目,包括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公益林建设、石漠化防治等实现数字化管理,实时追踪各类工程项目进展,监督工程项目开展,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进一步提高林草部门工程管理能力。
(三)种苗管理数字化
搭建种苗管理系统,形成全市种苗良种库,数字化管理种苗培育,从源头上保障种苗质量,提升造林质量和成效。
第三节生态产业数字化
一、基地管理数字化
加快基地数字化建设,围绕全市重点发展的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等领域,建设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利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和集群调度等技术,强化林草灾害预警及林草应急指挥调度,促进基地建设实现实时监控、精准管理、远程控制和智能决策,实现信息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和集成。
二、产品加工数字化
推进板栗、野生菌等生产加工流程数字化升级,并向数字集成化、高度自动化和数字林草定制化方向发展。集中发展一批物联网技术应用和大数据信息服务示范项目。引进先进设备、先进生产线、自动化装备、自动化监测设备等,全面提升产品加工数字化。
三、质量追溯数字化
加快绿色林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通过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和GS1编码技术,形成完整的“产品源头赋码、标识销售,产品有检测、过程可追溯”的信息溯源链条,实现对主要绿色产品的全周期信息可追溯,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产品交易数字化
依托现有资源,构建农户、企业、线上平台一体化的生产销售网络,实现产品生产流通和电子商务无缝对接,推进电子商务技术应用,加快产品线上推广和线下融合。推广线上平台带货销售模式,在抖音、微视等APP短视频平台推广销售特色林草产品。加快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信息技术应用,鼓励产品销地市场和产地市场完善信息管理系统,推动智慧型批发市场建设。
五、生态旅游数字化
建设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服务平台。积极推进智慧生态旅游建设,对生态旅游区域的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实现生态旅游管理与服务、生态旅游体验、生态旅游营销等方面的智能化。汇聚整理全州森林康养基地、体验基地、养生基地等森林康养资源,开发生态康养在线服务系统,集成和发布森林浴、森林步道、养生温泉、养生饮食、森林茶馆、运动养生等信息,推荐最适合森林康养目的地等。
第四节生态文化数字化
一、网上场馆建设
加快推进林草网上数字博物馆、标本馆、图书馆、动植物馆等建设步伐,让人们充分享受林业生态文明成果,汲取林业生态文化营养。创建野生生物电子标本库,结合实物、标本、产品等传统方法,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和网上展览技术融合,推送逼真的现场效果,实现即时互动体验。
二、全媒体建设
开展全媒体建设,做好门户网站的规划、设计、建设、上线和运营等工作。创新生态文化传播形式,充分运用各种新媒体如微信公众号、微博、微视、抖音等APP加强林草宣传,提高林草部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互动,对林草政务宣传、林草形象提升起到有效作用。
三、林草在线教育
在林草信息化平台建设在线教育功能,开展对全市林草系统职工的教育培训,采用在线交互式网络学习模式或网络课程自主学习模式,让全市林草职工能接触学习最新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为林草信息化建设输送人才。建设“互联网+科技服务”平台,打造技术开源社区、智库平台,支撑林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智库咨询、科技服务和人才培训等应用。
四、野生动植物网上直播
依托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等野外视频监控系统,建立网络森林草原景观、野生动植物等直播观赏平台,开启林草生态文化展示、宣传、交流的窗口,展示禄丰多姿多彩的生态景观和生物多样性。
第五节林草政务数字化
一、行政审批数字化
建成覆盖市、乡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并接入省级、州级平台。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加强线上智能应用、优化业务流程、促进数据共享、政务服务快捷提供,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不断增强群众和市场主体的获得感、满意度。
二、办公智能化
改进和优化在现有林草办公系统,简化办公流程,进一步推广智能办公系统的应用,文件线上实时推送,倡导无纸化办公。优化移动设备端办公系统程序,开发移动设备端文件签字功能,缩短办公时间。加强智能推送提醒紧急林草工作系统建设,保障林草工作及时完成。
三、决策智慧化
运用大数据分析挖掘和可视化展现技术开展专项分析,为宏观决策提供大数据支撑。汇聚林草资源数据、建设超算分析平台、创新协同应用模式,采用云计算、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决策等技术,综合运用海量数据进行态势分析,提供科学决策新手段。
第八章 重点领域改革与制度体系建设
全面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挥国有林场在绿化国土中的带动作用,增加林业发展内生动力。
第一节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一、全面推进国有林场改革
合理界定国有林场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国有林场改革。一是创新国有林场管理体制。落实国有林场法人自主权,经营活动实行市场化运作,“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森林资源监管、培育和抚育经营。二是加大对国有林场的支持力度,逐步提高公益林管护费补助标准。在保持林场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森林多种经营,发展森林旅游等特色产业。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林场供电、饮水、道路、管护站点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与城镇发展的融合度。四是加强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强化地方政府和党政领导干部森林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等职责,提高生态指标考核约束力。
二、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在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基础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一是加快形成集体林地三权分置和互惠共赢的权利关系。按照产权规律和林业经营特点分置三权,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加强承包经营合同管理。二是扶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各类专业大户、家庭林场、股份制林场,加快发展合作经营,鼓励组建林业合作社,推进集体林权规范有序流转,支持多种形式的林业适度规模经营。三是推动各种资本进入集体林发展。加大对造林、林木良种、森林抚育的财政支持力度;支持工商资本投资林产业,总结推广林权出资注册制度;引导金融机构完善针对新型集体林经营主体的信贷、保险支持机制,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通过置换、赎买、租赁、入股等形式收储重点区位商品林;健全林木采伐管理;创新林地使用机制。四是加快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建设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加快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等绿色新兴产业,推进森林旅游示范区和森林人家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五是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建立林权交易平台、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业融资担保、林权收储等服务机构;指导农户制定适合家庭经营的简易森林经营方案;加强林业信息化建设;强化林权管理服务中心职能;加强承包经营纠纷调处;加快推进林权类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探索建立林业法律援助机制。
第二节 健全林草治理体系
按照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推进林草现代化的任务要求,建立健全以自然生态保护为主体的林草制度体系,为林草改革发展提供强大保障。
一、建立健全林草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对国土空间内的林草资源明确产权主体,明晰产权关系,使林草资源的占有、使用、收益、处置,做到权有其主、主有其利、利有其责。一是明晰国家所有的林草资源产权。对国有林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立由国家所有、省级政府行使所有权并承担主体责任、由地方政府分级管理的体制。二是强化集体林地经营权能。健全集体所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农户行使承包权的集体林地产权体系,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依法赋予农民对承包林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对经营权实行依法有偿流转。
二、建立健全林草资源用途管制制度
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科学促进生态系统修复,维护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加强生态红线管控。执行最严格的管理办法,实行生态红线总量管控。加强林地、草原、湿地、荒漠化土地用途管制,实行规划管理、定额管理和用途管制,划定封禁保护区。
三、建立健全林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制度
按照林地、草原、湿地、林木等林业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实行领导干部林草生态资源资产责任和离任审计制度。
四、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
对林草资源实施最严格的监管制度,确保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最大变量”释放“最大能量”。一是建立生态资源监测和评估机制。建立定期清查与年度监测相衔接、国家监测与地方调查相协调、抽样调查与区划调查相结合,覆盖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全国连续清查调查监测评估机制。二是推行生态政绩考核机制。探索建立将资源消耗、生态破坏、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绿色考核评价体系,增加生态相关指标权重,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成立权威、独立的生态绩效评价机构。三是严格生态损害责任追究。根据《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要求,按照生态损害责任追究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生态破坏处罚力度。四是建立生态资源社会监督机制。增强公众生态意识,畅通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渠道,健全举报和处置机制,把生态资源置于全社会监督之下,提高生态资源监管成效。
五、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实行生态补偿,调动利益相关方保护生态的积极性,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一是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标准。根据生态区位、资源状况、保护难度等,实行森林、草原、湿地等差别化补偿机制,探索建立与国家财力增长、工资物价水平、生态服务价值等相挂钩的动态补偿机制。二是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严格落实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国家禁止开发区转移支付资金,加大转移支付资金支持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力度。在生态区位极为重要区域,探索政府赎买(租赁)非国有林地、湿地、水源地试点,建立永久性保护区域。
六、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投入制度
充分体现林草公益属性,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推动林草深化改革、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一是建立营造林投资机制。增加营造林投资规模,通过整合用好现有财政性资金提高造林补助标准。加大林草重大技术装备投资力度。二是完善林草补助制度。重点支持营造混交林,将新造林抚育纳入林草补助范围,并按照抚育措施实行差别化的补贴政策。探索建立林下经济补助扶持机制。加大对林草灾害监测和防治的投入力度。完善财政林草补助资金监管体系。三是建立投资执行监管稽查制度。加大林草资金稽查力度,确保中央投资的有效落实和效益发挥。
七、建立健全金融保险服务制度
创新金融扶持政策,发展绿色金融,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释放林草发展潜力,将林草的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一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开发贷款期和宽限期长、利率优惠、手续简便、服务完善等适应林草特点的金融产品。二是完善林业贷款贴息政策。推进实施财政贴息政策,加大贴息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财政、林草、金融管理部门共同参与的林业贴息贷款协同监管机制。三是完善森林保险制度。引导保险机构完善投保程序、简化投保手续、降低保险费率,积极支持保险机构建立森林保险专业查勘定损平台,提高森林出险后的理赔效率,推动建立森林巨灾保险基金、巨灾再保险等。四是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国家储备林、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绿道、城郊公园、休闲游憩设施以及林区公共服务设施等领域探索实施PPP项目。
第九章 支撑保障体系建设
第一节 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
切实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按照“科学分区、分类施策”的治理原则,推进传统防火和科学防火相结合、风力灭火和以水灭火相结合、人力灭火和机械灭火相结合。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一体化建设。加强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和应急扑火队伍建设,强化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装备技术水平。加大依法治火力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预警响应规范化、火源管理法制化、火灾扑救科学化、队伍建设专业化、装备建设机械化、基础工作信息化,全面提升森林草原火灾综合防控能力。
第二节 加强林草有害生物防治
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采取“突出重点、分级管理、分类施策、分区治理”的防治策略,构建集智能化的监测预警、法制化的检疫御灾、专业化的防治减灾、机动化的应急救灾于一体的现代化防控体系,加强检疫执法队伍建设和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严密疫情监测,强化植物检疫,大力推行区域化联防联治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坚持绿色防治和森林健康发展,积极应对突发林草有害生物灾害,严控主要林草有害生物灾害传播与扩散。
第三节 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
一、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建设
以监测防控为抓手,促进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和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体系协调健康发展。优化站点布局,适度扩大监测站的数量,稳步提高监测覆盖率。建立和完善监测监管机构和监测网络,全面提升监测水平,保障信息高效、准确及时报告。
二、加强野生动物重大疫源疫病应急机制和预警机制建设
严格落实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责任制,建立健全市、乡(镇)两级重大疫源疫病应急指挥机构,完善应急预案,组建应急处理预备队,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和奖金,提高突发性疾病和危险性疫病监测能力。继续扩大主动监测预警范围,稳步推进重要疫病的主动预警,同时加大野生动物疫病趋势分析和风险研判力度,创新完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新模式。
三、加强重点野生动物疫病预防
加强疫源候鸟迁徙、重要疫病本底调查,提高主动预测预警、疫情防控阻断等方面支撑能力,实现监测防控方式由被动防控向主动预警转变。
四、加快推进监测防控信息化
推进信息平台后续建设,将遥感、卫星定位、远红外、无人机监测、“互联网+”等技术应用于现场监测,将信息采集、汇总分析、远程诊断、决策指挥、应急响应、宣传教育等功能集成于信息平台。
五、推进突发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建设
推进跨地区、跨部门疫情联防联控。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的宣传,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科学有序调动各方面力量,强化信息整合和共享,协同做好监测防控工作。充分发挥部门间联防联控机制的作用,强化对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置。
第四节 强化林草种苗保障
一、强化科技支撑,全面提高林草良种选育水平
全面开展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着力加强主要造林树种、重要乡土树种以及珍稀濒危树种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工作。加强经济林、速丰林和耐干旱、耐盐碱的主要造林树种和重要乡土树种的良种选育。积极开展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和良种繁育技术推广。加强优良草种繁育。
二、加强林草良种基地和苗木生产基地建设
努力构建以重点林草良种基地为基础的林草良种生产供应体系。完善苗木生产供应体系,保障性苗圃实行订单育苗,重点培育林草良种苗木、珍贵树种苗木及生态林苗木。加强重点林草良种基地建设和管理。
三、强化林草种苗市场监管
按照林草种苗标准,强化林草种苗许可、标签、档案、检验和品种审定制度,组织开展林草种苗执法行动,依法打击生产经营假劣林草种苗、破坏种质资源、乱采滥收林草种子等违法行为。
四、健全服务体系,努力提高林草种苗综合服务水平
加强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指导和服务。加强林草种苗信息化建设,培育区域种苗交易市场,健全林草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
五、继续加大林草种苗政策扶持力度
争取设立林草良种补贴专项资金,争取对林草种质资源保存库、重点良种基地、重点采种基地、保障性苗圃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予以支持。落实林草良种补贴政策。通过税收、信贷和贴息等政策措施,鼓励和扶持、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参与林草种苗生产。
第五节 切实加强依法治林
提高林草法治水平,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推进林业和草原现代化提供可靠保障。
一、强化林草执法体系
加强林草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主体资格管理,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稳步推进林草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调整执法职能,整合执法资源,建立健全林草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大林业综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保护森林资源。加强林区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全面夯实完善林区治安综合防控和反恐维稳体系,提升人防、技防、物防水平。
二、健全林草普法体系
提高林草干部队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推动工作的能力水平。在全社会深入开展林草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用法治意识构筑全社会保护生态的无形红线。健全林草普法体制机制,创新形式手段,丰富内容载体,提高普法宣传的实际效果。把法律意识培养与生态道德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让尊重自然、保护森林成为公众精神信仰和道德风尚。
三、健全林业行政决策机制
严格遵守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听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落实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和风险评估机制。依法全面履行林业行政职能。
第六节 强化科技创新推广
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驱动力的作用,把满足林业和草原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需求、解决关键问题作为林业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有带动性、标志性、突破性的重大科技项目。
一、加强林草科技推广机构建设
围绕推广先进、成熟、适用林草新成果、新技术,建立完善市、乡(镇)林草科技推广机构,强化科技推广职能,加强推广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提高科技推广机构的技术推广条件和能力。
二、建立林草科技示范基地
根据林草区域发展战略布局,选择有区域性特点、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地方,建立完善林草科技示范点及林草科技园区,促进科研、教学单位与地方林草生产部门紧密结合,整合科技资源,以技术示范、成果转化、辐射带动为目标,把林草新技术、新成果、转化推广辐射到林草生产建设第一线,为广大基层生产单位和林农提供示范样板,充分发挥科技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三、建立完善林草科技创新体系
积极争取各方面的奖金支持,用于科技基础设施、试验基地、人才队伍等创新条件建设。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充分发挥林业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创造出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和新技术产品。充分发挥市场投资机制的作用,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入林草科技创新工作。实施林草科技人才计划,加大优秀拔尖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造就一批林草创新人才队伍。
四、加强林草科技服务
通过政府引导,充分发挥社会资源优势,实现科技服务领域人才、技术、设施、基地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完善林草科普基地、培训基地、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强化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和能力。
第七节 科技人才队伍培养
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将林草科技人才置于林草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位置,拓展林草科技人才队伍,优化林草科技人才结构,提升林草科技人才素质。
一、强化林草管理机构职能
统一行使对森林、草原、湿地、石漠化和野生动植物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职责。明确基层林草中心的公益属性,解决好身份编制问题,改善基层工作和生活条件,稳定健全林草基层生产、技术、管理队伍。加强林业职业教育,完善基层林业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体系,加快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激励人才向基层流动、到一线创业,优化基层森林经营人才配置机制。
二、提升林草科技人才素质
立足现有林业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积极开展专题培训、实践锻炼和继续教育深造,推进科技人才资源的二次开发,全面提高林草科技人才队伍素质。
三、建立科技人才选拔机制
建立完善林草科技人才选拔激励机制,调动科技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防止和避免林业专业技术人才流失。继续推行和完善公开招考、招聘、竞争上岗等措施办法,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
四、建立符合林草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和优化林草科技人才培养机制,以提高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构筑林草科技人才成长环境和创业平台。充分发挥省内林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在培养科研、推广运用人才的作用,组织林草系统人员进行培训,提升林草科技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依托生态建设、林草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借助省级林草科技力量,加速科技专家、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的培养,提升综合运用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打造一支基础扎实、技术过硬、业务娴熟、创新能力强的林草科技人才队伍。
第十章 规划实施保障
完成“十四五”林草发展各项任务,需要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林草支持保护制度体系建设,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为发展现代化林业和草原事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一节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林草建设的社会性、公益性、系统性很强,推动林草工作需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优势,摆上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日程。一是实行党政领导林草生态建设目标责任制,健全林业生态建设组织机构,落实编制,明确责任主体。二是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实行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编制林业资源资产负债表,实行领导干部林业资源资产在任和离任审计。三是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林业生态建设目标责任落实情况作为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二节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本规划是指导林草改革发展、实现未来五年发展蓝图的纲领性文件,林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完成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和保障措施。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跟踪分析,建立规划实施评估机制,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定期公布重点工程项目进展情况和规划目标完成情况。加强年度计划与本规划的衔接,确保本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落地、实施、见效。加大规划宣传力度,凝聚社会共识,完善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科学决策和民主监督机制,及时公开规划实施情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