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市人民政府
首页 >> 市情概览 >> 乡镇概况

中村乡乡情简介

日期:2025年04月25日   作者:中村乡党政综合办公室   来源:中村乡    点击:[]

【概况】中村乡位于禄丰市区以北13公里,位于东经101°56'—102°09',北纬25°11'—25°27'之间,东西长21公里,南北宽28.5公里,东临和平镇,西连一平浪镇,北与武定县、元谋县接壤。是一个集山区、民族为一体的农业乡。

【行政区划】全乡辖中村、河西、叽拉、棠海、七峰、阿勒、鲁支、山前、峨山9个村委会,95个自然村,138个村民小组。乡党委下设下设10个党总支,46个党支部。有行政、事业单位16家(乡属各办(中心、队)8家,市属双管单位8家)。

【人口民族】2024年末,全乡有人口5788户,17704人,其中男性9031人,占51.01%,女性8673人,占48.99%;少数民族8771人,占49.54%。少数民族中,彝族5410人、苗族2541人、傈僳族736人,城镇人口数5048人,城镇化率达28.51%。

【自然概貌】中村乡素有“天然氧吧”之美誉,是禄丰市“后花园”。辖区内有风景秀丽的五台山森林公园,嘎力寺水库、研臼河等自然景观,宛如一个天然氧吧,是滇中具有较强开发潜力的旅游胜地。2007年被省人民政府评为“云南省生态乡镇”。境内最高点五台山海拔2525米,最低点中村小石桥南部河底海拔1592米。全乡总面积299.71平方公里,全乡山林覆盖率79.5%;有林地面积373026亩,其中国有公益林15483亩、省级公益林125625亩;有耕地面积22687亩,其中水田11186亩、旱地11501亩,是一个集山区、民族为一体的农业乡。

【资源特产】中村乡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及优异的气候环境,持续壮大特色产业。实施核桃提质增效项目100亩、板栗提质增效项目5000亩,核桃保有量2.83万亩,产量1284吨,板栗保有量2.77万亩,产量2092吨,“洒买助核桃”“绿栗板栗核桃”等绿色生态品牌持续打响;培育盆栽蓝莓13000盆;初步形成以玫瑰、康乃馨育苗为主栽品种的花卉种植区,鲜切花种植1193亩,产量3179万枝。

【经济状况】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57.47万元,其中:税收收入992万元,非税收入完成全年建议数50万元的330.94%,达165.47万元,完成向上争取资金1204万元,全面摸排政府差欠企业账款360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亿元,立项备案项目30个,入库26个;引进1000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9个,引进协议资金2.1亿元,到位资金1.9亿元。年内赴省外、州外考察产业项目2次,走访企业7家,接待来访企业2家。培育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2户,在库7户企业完成销售额9890.4万元、零售额9585.4万元,同比增长121.14%、120.35%,为全乡经济带来新动力。

【科教文卫】持续开发“农业+旅游”产品组合,带动农副产品加工、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举办2024年农民丰收节、傈僳族阔时节、“中国梦·劳动美”演讲比赛、“翻‘书’越岭‘阅’见中村”等群众性文化活动13次。省级非遗项目皮影戏在第四届传统曲艺汇演中荣获优秀组织奖,舞龙舞狮、彝族刺绣传承人参加州级“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演展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传承不断加强,打响叽拉龙狮凤品牌、阿勒、峨山《迁徙舞》及彝族刺绣品牌,傈僳族“上刀山、下火海”阔时节品牌、苗族花山节品牌,进一步彰显中村文化底蕴和活力。持续打造龙泉森林公园景观,年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履行控辍保学主体责任,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16人33.92万元,发放营养餐补助金657人56.167万元,兑现雨露计划资金28人5.05万元,“金秋助学”资助优秀学生76人5.66万元,全乡适龄儿童入学率、义务教育巩固率均达100%。认真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年开展服务9664人次;完成“两癌”筛查962例;投资5万元开展河西卫生室中彝医阁规范化建设,持续推广中彝医适宜技术。

【社会民生】各项民生事业统筹发展。投资71.62万元实施敬老院消防设施提升改造,投资135万元实施乡政府保障房建设项目,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3.4万人488.9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参保缴费1.46万人,持续推进医保电子凭证推广应用,累计激活1.51万人。持续做好困难群体关心关爱工作,发放城乡低保金1.02万人330.42万元、临时救助金61人11.86万元、各类生活补助22人9.1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390人37.32万元。推荐“贷免扶补”及创业担保贷款5户150万元,发放重点优抚对象173人148.41万元,征集兵源7人。积极开展国有存量居住用地盘活,以112.2万元成交价拍卖原乡经济发展办公室。

【乡村振兴】争取衔接资金781.7万元实施阿勒冷库、米线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4个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对11户34人未消除风险监测户全部落实开发式帮扶,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645人,外出务工2433人,发放务工交通补贴190人12.84万元,全乡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8%、12%。

【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制定《中村乡集镇区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6个工作组赶集日密切配合,推动管理工作常态化。集镇“飞线”治理已完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投资66万元建成中村乡垃圾中转站,压缩处理集镇区及周边村庄生活垃圾285.56吨,常态化清理卫生死角40余处,制止占道经营30余处,劝导乱停乱放车辆90余次,责令改正、现场教育80余人次。深入开展农村厕所提升专项行动,全乡改厕率达71%,66座公厕做到一厕一管护。健全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建、管、用机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85%以上,全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12个自然村,河西完成整村推进8个自然村,完成阿勒石门坎、鲁支麻栗树、棠海秀水沟3个自然村的污水试点基础设施建设,小磨房、下村正有序推动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108次,清理村间道路168.4公里,四旁植树2.1万株,村庄绿化植树50亩。大力推进美丽庭院及绿美乡村建设,申报市级美丽村庄4个,州级绿美村庄9个,累计创建美丽庭院1020户、建成州级绿美村庄32个。

【生态建设】林长制、河长制落实有力,投资190万元在中村等5个村委会实施1万亩森林抚育项目,乡村两级林长、河长共巡林246次、巡河276次,组织干群484人开展“清河行动”20场次。办理毁坏、非法占用林地案件3起,并处罚金2万余元,完成林地、草地、湿地、荒漠化普查图斑3679个;累计清除河库垃圾11余吨,清理整治河道8.9公里。认真开展河西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建设协调工作,全面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分类制定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方案,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100%达标。投入资金104.5万元实施凤凰山瞭望台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设置森林草原防火检查站7个,落实“五种人”及70岁以上老人监护1171人,防火期登记进出山人员9544人次,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得到加强。“绿剑云南”“绿剑楚雄”等省、州生态环保交叉执法检查反馈的2个问题已通过市级验收,依法关停中村采石场、李家锅采石场,完善五台山二道坝围网、栏杆及标识牌。

【产业发展】实施玉米高产提升行动核心区样板100亩、示范区样板650亩、玉米繁种200亩,开展10个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粮食播种面积3.437万亩,产量1.31万吨。实施油菜单产提升行动“示范乡镇”创建项目8000亩、示范样板1550亩,产量1736.6吨,结合“阿勒水乡生态榨油坊”产销模式,生产原生态菜籽油250余吨。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种植烤烟6800亩,收购烤烟95万公斤,收购均价36.33元,居全市第4。蔬菜产量2.13万吨,青早蚕(豌)豆产量2506.4吨。畜牧业保持稳步发展,全年出栏生猪2.8万头、牛2905头、羊1.05万只、活家禽21.07万只,完成肉牛投保714头21.42万元。

【壮大集体经济】投入棠海飞地村集体经济一平浪青豌豆预制菜等4个产业项目衔接资金781.7万元,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补齐农机基础设施短板,围绕党建引领“四联三促”,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棠海、叽拉、河西、阿勒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以上,其余5个村均达10万元。

【安全生产】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加强对非煤矿山、工矿企业、重点项目施工工地、烟花爆竹、危化品、尾矿库安全运行等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班子成员带队开展综合安全大检查16次,查处事故隐患并责令整改13起。紧盯道路交通、企业生产、食品安全、校园安全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执法检查,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000余份,制定食药品安全等各项检查实施方案5份,检查辖区内学校、副食店、餐饮及各类食品销售摊点20余次,有效筑牢全乡安全“防护网”。

【基层党建】今年以来,组织召开党委会17次,研究党建相关工作30项。制定印发《中村乡2024年基层党建工作实施方案》《中共中村乡委员会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24年工作要点》《中村乡党建带群建2024年工作要点》,以项目化、清单化分解量化党建工作任务,全乡4个“一带五区”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通过个人自学,“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专题学习,配合读书班1期,开展警示教育2次,举办“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1期。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全乡18支文艺队演出150余场,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420余场;开展扫黄打非,开展联合检查48次,完善农家书屋借阅、登记制度,巩固好余毒流毒清理成果;加强99个自然村大广播和应急广播建管用工作,开展乡村干部网络安全知识培训4次,做好网络舆情处置。对所属56个基层党组织全覆盖“过筛子”,按照三个等次分类确定先进党组织21个,中间党组织32个,后进党组织3个,结合分类定级工作,对照负面清单逐一摸排,精准确定软弱涣散党组织1个。制定一支部一方案,严格落实“四个一”包挂,于9月整改验收完毕,3个后进党组织也按照“先进带后进”标准开展整顿提升。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摸排统计工作,全乡共储备入党积极分子17人,2024年发展党员5名,全乡储备村级后备力量58人,储备优秀青年人才27名。今年来向市级推荐2名优秀年轻干部(事业人员)为副科级领导干部,落实党组织书记考核备案制度,完成三季度考核并全面落实市级备案制度,巩固拓展村“两委”换届成果,由乡党委书记、副书记带队派出调研组全覆盖开展换届后村“两委”班子分析研判工作。

【平安建设】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统筹辖区5001户居民划分基层微网格417个,有效承载管理服务功能。持续开展“法律六+N进”活动,开展集中普法8场次,解答群众法律咨询60余人次,开展普法宣讲进校园、进教堂、进机关、进村组24场次,边调边普31场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不断健全,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15件,受理调解113件。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市级交办3件已办结2件;市法院抄报2件、中村派出所抄报11件已全部办结。整合力量及设备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培训1场、应急演练1场。加强98个自然村大广播和应急广播建管用,开展乡村干部网络安全知识培训4次,做好网络舆情处置。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集中普法宣传296场次,5家部门联合开展“利箭行动”12场次,全年共处置各类报警159起,立刑案8起,破案7起,受理治安案件46起,查处42起,治安处罚36人,进一步巩固七年“省级无命案先进乡镇”创建成果取得成效。

【作风建设】坚持“第一议题”抓学习,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以“党建+”为抓手,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立足岗位作贡献”等活动,展现“比学赶超”状态;深入抓好“两个革命”建设,修订完善干部职工纪实考核制度、应急打卡制度、考勤填报等,发出督查通报13期,发文办会较上年减少5.7%、8.4%,切实提升工作效率。认真贯彻落实机构改革各项任务,22名干部职工取得执法证,统筹安排、科学调配各办、中心、队8个。聚焦党的建设等23项职能类别,梳理工作事项清单1949项,基本履职事项149项,配合事项142项,上交事项108项,职能配置更加合理。

【表扬表彰】中村省级非遗项目皮影戏在第四届传统曲艺汇演中荣获优秀组织奖,舞龙舞狮、彝族刺绣传承人参加州级“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演展销。打响叽拉龙狮凤品牌、阿勒、峨山《迁徙舞》及彝族刺绣品牌,傈僳族“上刀山、下火海”阔时节品牌、苗族花山节品牌。

上一条:土官镇镇情简介
下一条:彩云镇镇情简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