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了二十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从今往后,我再不用为邻里家庭矛盾纠纷操心费神了,可以全身心经营自己的家庭,我相信没有这些烦心事,我们一家人日子会越来越和顺。”看着新支砌的围墙,甸尾社区花红树村民小组村民董某某长舒一口气。
据了解,甸尾社区花红树村民小组村民董继某和董某某本是一母同胞的两兄弟,1999年,两弟兄决定自立门户,在分家过程中,由于家庭财产分割、赡养老人等问题没有协商妥当,虽然分了家,但两家人仍然在一个院子里居住,一扇门进出。久而久之,两家人常因为生产生活中一些琐事不断摩擦,纠纷渐起,拌嘴吵架成了家常便饭,以致两家人正常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亲戚邻里、村里也组织的多次调解,但皆无果而终。
2023年以来,广通镇人大主席团组织辖区州市镇人大代表在全镇创新开展“站室吹哨、代表报到”的“211”代表工作法。在落实“每月持证家访1户村组干部户、每季度进选区进村组参加1次村组户长会察民情解民忧两个制度”中,镇人大代表尹宏兵收到这起长达24年的纠纷诉求后,及时向社区代表联络室反映,社区联络室通过分析研究,先后2次组织村组干部到家中进行调解,最终没有达成和解协议,社区代表联络室将这一情况向镇代表联络站报告。
“群众利益无小事”。镇人大主席团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将村民诉求形成代表建议转交镇人民政府。镇人民政府责成副镇长鲍忠祥进行牵头落实,迅速召集法庭、司法所、综治办、甸尾社区等部门分析研判后,深入当事人家中进行调解。调解小组当场向当事人对宣传了《继承法》等法律法规相关条款,围绕财产分割、赡养老人等焦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协商谈判。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引导后,双方当事人当天达成了分家协议,并签字按上了鲜红的手印。第二天一大早,在甸尾社区杜志军、王春等人大代表的见证下,兄弟董某某开始在两家院子中央砌起了院墙,至此,两兄弟历时20多年的家庭纠纷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事情的解决,完全得益于镇人大主席团开展‘站室吹哨、代表报到’的‘211’代表工作法。”甸尾社区副书记尹宏兵介绍说。
据悉: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解决民生实事的工作机制,将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到村组“神经末梢”,打通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米”,广通镇从2023年2月以来,创新推出了人大代表“211”工作法。2—5月,辖区州市镇人大代表共持证家访288户村组干部户,召开村组户长会83场次,提出意见建议36条,其中有效落实25件,直接受益群众57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