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土官镇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聚焦基层治理中“发现难、上报慢、处置缓、反馈散”等痛点,聚焦“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创新推出“3433”工作措施,从问题发现到反馈跟踪全链条闭环管理,让基层治理更精准、服务群众更高效。“以前反映问题要等好几天才有信儿,现在网格员10天就来家里走访一次,镇上还能通过监控随时盯着安全隐患,解决问题又快又靠谱!”说起土官镇基层治理的新变化,辖区居民王大爷竖起了大拇指。
一、“常态查+智能盯”:织密排查网,隐患早发现
网格员小李展示着他的工作笔记,自豪地说:“每周巡查不松懈,每月走访全覆盖,还有监控帮着盯——现在村里哪户有困难、哪块有隐患,我们心里门儿清!”。土官镇通过“人力+科技”双轮驱动筑牢排查防线,一方面包村干部、网格员、微网格员实行“每周巡查、每月走访、每季回访”,重点关注脱贫户、独居老人等群体需求;另一方面依托“智慧土官”监控平台,对森林防火、道路安全等重点区域实时监测。专职人员与智能系统无缝衔接,确保住房安全、矛盾纠纷等问题“早发现、早介入”。
二、“四步走+简流程”:打通快车道,上报不拖延
为破解信息传递“中梗阻”,土官镇优化“群众报、网格巡、平台派、部门办”四步上报流程。群众可通过电话、微信群直接反映诉求,工作人员巡查发现问题即时录入系统,平台根据问题类型自动派单至对应部门。简化环节后,问题从发现到流转平均耗时缩短至2小时,处置效率提升60%以上。
三、“分级办+强督办”:破解民生事,办事少跑腿
土官镇实行“小事村办、大事联办、难事督办”分级处置机制,邻里纠纷、政策咨询等小事由镇村干部、网格员、微网格员当场解决;涉及道路维修、灌溉设施等民生工程,由镇党委牵头联合多部门协同攻坚;对历史遗留问题实行“挂牌销号”管理,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家门口的路坑洼不平,网格员当场就记下来,3天就协调人来修好了,真是把事办到了我们心坎上!”三合邑村居民看着新修的路面,笑意盈盈。
四、“限时结+全公开”:跟踪暖民心,服务更贴心
“上次反映的灌溉渠漏水问题,不仅7天内就修好了,村里还在公示栏贴了处理结果,我们都能看到进度!”清水沟村村民对反馈机制高度认同。
土官镇建立“快速响应+全程公开”反馈体系,简单问题1天内办结并电话告知,复杂问题3天内反馈解决方案及进度,办结后通过入户回访、公示栏张贴等方式公开结果。同时每月开展满意度测评,对群众反映的“不满意”事项重新督办,群众对基层治理的认可度显著提升。
如今的土官镇,网格员走村入户成常态,监控屏幕实时守平安,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音”。“3433”机制就像一套精准的“治理导航”,让基层干部知道“该干啥、咋干好”,让群众明白“有困难找谁帮”,真正实现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难在网中解”。
下一步,土官镇将持续深化“3433”工作法,拓展智慧治理应用场景,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富效率,让更多村民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