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市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农作物病虫简报第十一期

日期:2024年07月19日   作者:   来源:市植保站    点击:[]

玉米病虫害发生形势分析与防治

禄丰市境内去年秋季到今年春季持续干旱,进入夏季降雨均匀充沛,阴雨天多,土壤及空气湿度大,气候较特殊,造成今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流行情况与常年差异显著。

目前多数玉米进入小喇叭口期至抽雄期,玉米生长整齐、长势好,预计进入中后期后仍然多雨、多湿,极易造成病害的进一步发生流行。各地要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做好玉米中后期中耕管理,开展好病虫害的田间检查和防治技术指导,做到应防尽防,控制病虫害的扩散蔓延及危害,确保今年玉米丰收。

一、玉米叶斑病(灰斑病、小斑病、大斑病、白斑病统称玉米叶斑病)

1、玉米灰斑病:根据近期调查,目前发生面积占调查面积的2.48%。病情较轻,处于开始发生初期。预计下阶段病情会快速发展,进入发生盛期,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后期重发生,应引起重视。

2、玉米小斑病:目前发生面积占调查面积的10.41%。多数玉米处于开始发生初期,但是在一些品种上发病较早,发生较普遍。预计下阶段会快速进入发生盛期,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各地应根据不同品种的具体发生情况,及时做好防治。

3、玉米大斑病:目前发生面积占调查面积的0.22%。多数玉米处于开始发生初期,预计7月下旬进入发生盛期,发生程度为中等发生。

4、玉米白斑病:是我市新发生的主要病害,传播蔓延速度极快,应引起重视。根据近期调查结果,目前该病开始零星发生,发生面积占调查面积的0.9%,病情较轻,处于开始发生初期。

玉米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具有易传播、染病快、发病迅速、产量损失大等特点,应列为玉米生产中后期重点防治的病害。近几年来,玉米叶斑病在我市发生危害都较重,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中后期雨水集中,容易出现多雨、多湿,寡日照和后期低温的天气,利于叶斑病发生流行。玉米叶斑病多数年份在喇叭口期开始发病,灌浆至乳熟期为发病高峰期,今年部分地区在玉米旺长期就开始发病,发病较早。各乡镇在监测调查中发现玉米叶斑病发生,要及时指导开展防治,建议在发病初期防治,防控药剂推荐:丙环唑、嘧菌酯、苯醚甲环唑、苯甲·吡唑酯等。

二、草地贪夜蛾

草地贪夜蛾已在禄丰市长期定居繁殖和为害,给玉米生产造成极大困难,已成为玉米产业最重大害虫。今年从3月下旬开始在春早玉米上发生为害,根据7月12日至17日调查结果,玉米草地贪夜蛾发生田块占调查田块的33.86%,平均虫伤株率2.9%,最高达44.5%;据调查统计,目前全市玉米草地贪夜蛾累计发生7.63万亩次,组织开展防治14.57万亩次。发生程度接近去年同期,目前仍然处于发生盛期,下一步各乡镇要注意田间调查,积极组织群防群治,充分发挥专业化防治组织的作用,做到“治早、治小、治了”。防治药剂可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螨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等农业农村部推荐的防治草地贪夜蛾药剂。

三、玉米螟虫、玉米蚜虫

今年玉米螟虫、玉米蚜虫越冬基数高,气候也利于玉米螟虫、玉米蚜虫的发生,多数地区玉米螟、玉米蚜虫为中等发生。根据调查结果,玉米螟平均虫伤株率0.45%,最高达2.66%;据调查统计累计发生1.87万亩次,组织开展防治3.65万亩次。玉米螟虫防治方法:可以治螟药剂喷雾法喷雾,或在玉米心叶末期,可用绿地虫清放入心叶卷筒内防治。玉米螟虫防治药剂可参照防治草地贪夜蛾药剂。

现在多数玉米蚜虫处在发生始盛期,是组织防治的关键时期。玉米蚜虫药剂防治:可选用25%吡蚜酮或20%吡虫啉兑清水喷雾。

四、玉米锈病

根据近期发生情况调查结果,玉米锈病发病田块占调查田块的23.29%,病情重于常年,处于开始发生期,对产量没有造成明显影响。随着玉米生育期大量进入喇叭口期,气候条件适合锈病发生的情况下,发病面积会迅速扩大,病情快速加重。锈病防治药剂可选用25%丙环唑或20%粉锈宁乳油兑水喷雾防治2至3次。

五、玉米细菌性顶腐、茎腐病

玉米细菌性顶腐、茎腐病,是近几年少量零星发生的新型病害,由于发生在个别玉米株上,发生数量不多,对产量影响不大,干部群众对这两个病害认识不足。今年夏季降雨早,降雨充沛,阴雨天多,湿度大的气候特点极有利于顶腐、茎腐病等细菌性病害的发生流行,加之在部分地块中耕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下,或种植了抗病性不强的玉米品种,造成玉米细菌性顶腐、茎腐病在部分地块中发病加重。

1.玉米细菌性顶腐病:病原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发病症状:心叶呈灰绿色失水萎蔫枯死,形成枯心苗,叶基部水浸状腐烂,病斑不规则,褐色或黄褐色,腐烂部有或无特殊臭味,有粘液,叶片失绿或变薄透明,叶缘缺刻和叶片撕裂,顶部腐鞭状扭曲、卷裹。

2..玉米细菌性茎腐病:是由菊欧文氏菌玉米致病变种引起的病害,主要为害中部茎秆和叶鞘。田间症状:玉米十多片叶时,叶鞘上初现水渍状腐烂,病组织开始软化,散发出臭味。叶鞘上病斑不规则,边缘浅红褐色,病健组织交界处水渍状尤为明显。湿度大时,病斑向上下迅速扩展,严重时植株常在发病后3~4天病部以上倒折,溢出黄褐色腐臭菌液。干燥条件下扩展缓慢,但病部也易折断,造成不能抽穗或结实。

3、玉米细菌性顶腐、茎腐病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杂交种是首要防治措施。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合理密植,降低土壤湿度等措施可以使植株健壮,减少茎腐病。

(3)合理轮作,深翻土地,清除病残,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可以减少田间菌源,达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4)在发病初期开展农药防治,控制发展势头,可选用:噻菌铜、噻枯唑(叶枯唑)、农用链霉素、中生菌素等。

上一条:庆七一 颂党恩
下一条:禄丰市“生态葬”结出累累硕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