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市围绕实现公共资源交易法治化、规范化、透明化目标,对开评标区进行智慧化提升改造建设,加强信用信息互通共享,创新监管,实现透明化管理,规范化运行,电子化操作,促进公共资源交易阳光化运行。
建设智慧化服务场所。投资29.5万元对市交易中心开评标区进行提升改造,按照标准合理布局公共服务区、开标区、评标区、述标谈判区、监督见证区等区域,新建行政监督室、业主监督室、电子见证室、述标答疑室及远程异地评标工位室,建成远程异地评标工位6个,评标区进出口配置了自动存包柜、电子安检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等设施设备,与省、州交易平台实现无缝对接;安装评标工位、行管监督、业主监督、交易中心见证、述标答疑场内互通的对讲系统,满足“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需求。1至6月,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组织进场交易项目60个,交易额9.94亿元,节约资金1426.38万元,节约率2.09%;增值资金1127.22万元,增值率3.60%,电子化率、远程解密开标率、工程远程异地评标率均达100%。
加强信用信息互通共享。为建设“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阳光交易平台,构建“公平竞争、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市场环境,禄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积极发挥部门联动优势,大力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用“红黑名单”,设立公共资源交易警示窗,将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当事人信用查询、信用报告、信用评级等信息纳入公共资源交易项目信息发布、资格审查、资格审查等交易活动全过程,对诚实守信主体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给予适当鼓励,对失信市场主体、被列入黑名单的市场主体,限制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让失信主体“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多措并举加快公共信用评价结果应用,不断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融合发展,有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良性发展。
多举措促阳光化运行。按照统一交易规则、实行标准化服务,统一工作流程、开展规范化服务,共享共用专家库,统一线上收退保证金,转变监督方式,实现电子监管等措施的落实,全面实现“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新模式,达到透明化管理,规范化运行,电子化操作,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实现公共资源交易标书电子化、评委异地化、评标远程化、监管协同化和管理网络化,用“技防”代替“人防”,网上开标常态化,优化了公共资源交易服务,降低企业交易成本,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了公共资源交易阳光化运行。各项措施的落实,规范了各参与主体的职责权限,做到不越权、不错位、不缺位,有效遏制了权力干预及监督服务中的不作为和乱作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暗箱”操作、违规交易等现象的发生。(市政务服务管理局 鲁正香 周海酽 )